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更新:05-1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这是文天祥的诗歌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体裁:【七律】 类别:【】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这首诗收录在文天祥的《指南录》中,堪称其杰作之一。它大约创作于祥兴二年(即1279年),也就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正月,当时他正身处零丁洋。在元军元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顽强抵抗的张世杰之际,文天祥便以这首诗来彰显自己的节操。

作者在生死攸关之际,对过往人生进行回顾,心中感慨万分。他着重提及了两件重大事件:一是通过明经考试步入仕途,二是积极投身“勤王”事业。以此为起点,巧妙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及他个人的内心世界。“干戈寥落”这一表述,是对国家整体形势的概括。根据《宋史》的记载,朝廷曾征召全国兵力,然而像文天祥那样毅然举起义旗、为国家献身的英勇之士却寥寥无几。作者以“干戈寥落”这四个字,巧妙地流露出对那些苟且偷生者的强烈愤慨,以及对投降派的严厉指责!

若首联是从纵向角度追溯,那么颌联则是横向铺陈。「山河破碎,风中飘散着柳絮,身世起伏,雨中击打着浮萍」,作者借助凄凉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国家衰败,深刻地表达了他的悲痛。亡国之臣如同无依无靠的浮萍,漂泊在水中,无处依托,这种境遇本身就十分悲惨。而作者在「萍」字上加上「雨打」二字,更是凸显出凄凉之感。作者的经历,如浮沉不定,生动描绘了他那充满艰辛与坚韧的斗争历程以及充满波折的人生。此联对仗严谨,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描绘情景。在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的部队在元军的打击下败退,他们曾从皇恐滩撤至福建。那时,他们面临大海在前,追兵在后,如何突破那九死一生的困境,转败为胜,成为了他最担忧、最心神不宁的难题。如今,军队溃败,他沦为俘虏,被押送至零丁洋,怎能不感到孤独无依?这一联诗极具情感韵味,"皇恐滩"与"零丁洋"这两个饱含情感的地名巧妙地相互映衬,作者巧妙地运用它们来描绘自己往昔的惶恐不安与当下的孤独落寞,堪称诗坛上的千古绝唱。

在这六句中,作者将家国之仇、艰难险阻描绘到了极致,将哀伤的情感汇聚成高潮,然而在最后两句中,却突然转折:「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唯有坚守信念,才能永载史册!」他以雄浑的气势、激昂的调子结束全文,彰显了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念。结尾的巧妙安排,使得整篇文章从悲凉转为豪迈,从压抑变为昂扬,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壮丽之歌。

文天祥曾在广东省珠江口的零丁洋被俘,并在此地留下了诗作。自德硝元年(1275年)正月,他倾尽家产支持军费,响应朝廷的“勤王”号召,至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战败后被俘,这段经历恰好持续了四年。在汉代,明经取士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皇恐滩,又称惶恐滩,原名为黄公滩,后来因为读音相近而误传。这个滩位处江西万安县境内的赣江之中。汗青,即史册,在古代,人们用竹简来代替纸张记录历史。制作竹简的过程中,需要用火烤去竹子中的水分,这个过程被称为“汗青”。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老园丁竟用这招繁殖八仙花?扦插时间和技巧大揭秘 下一篇:国学热催生文化传承师?报考资料、流程及年龄要求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