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半仙道:“这个不难,另择一处宅院,舍弃这里不住,也就是了。”
冯天魁哪里舍得这天大富贵,不禁面色赧然:“请活神仙周全个法子,怎么能两全才好。”
陈大人也在一旁附和:“人生在世,名利当先,岂有愿意拱手相让这天大富贵的?石神仙你好歹想个法子,帮人帮到底。”
石半仙为难道:“办法倒也有一个,只是终究是逆天而为,怕是不妥。”
冯天魁听了大喜,立刻许诺黄金百两相酬。石半仙想了想,掐指一算,道:“三天之后是冥府点检鬼卒的日子,你速准备五千瓷人,须得神态各异,烧制上姓名八字。我替你点穴深葬,这就顶得上你冯家世世代代的子孙后人了。记住,一定得是瓷人,木人腐烂,铁人锈渍,惟有瓷人才能长存。”
冯天魁如得了救命符一般,连连点头。
陈大人担忧道:“进贡的瓷器还没烧制出来,这五千瓷人既要神态各异,又要烧制上姓名八字,工程浩大。只有三天时间,来得及吗?”
冯天魁笑道:“这个却不难,我一定如期赶制出来。”原来冯天魁除了日常供货的瓷器烧制厂,私下还另有一队工艺高超的工匠。
三天很快过去,陈大人早早来到冯府,冯天魁准备的瓷人尚有一部分没有运到。石半仙准备好黄纸、朱砂、罗盘等器具,单等着五千瓷人到齐。不一会儿,最后十盒罗列整齐的瓷人运到了。这些瓷人虽然高不过尺许,却是男女老幼都有,形态逼真,背后各有烧制上的姓名八字。石半仙并不急于点穴下葬,而是逐个看那些瓷人背后的姓名八字。
冯天魁道:“老神仙请放心,这些瓷人的姓名八字虽然是胡乱起的,却绝对没有重复。我一家性命在此,岂敢儿戏?”
石半仙但笑不语,让冯天魁摸不着头脑。石半仙仔细翻检,不时挑出一个瓷人放在一旁。又挑出几个,一并呈给陈大人。陈大人接过来,这时随从呈上一片花瓶碎瓷。陈大人仔细比较,脸色越来越凝重。冯天魁暗叫不好,但是已经晚了。
“冯天魁,这片如意瓶残片你应当眼熟吧?瓷人上的字迹居然与残片上的字迹一致,你有何话说?”陈大人冷冷道。
那片碎瓷正是如意瓶残片,由前不久犯事的叶家商号经办。这种如意瓶以男女合欢的春宫图为造型,多是供皇上在寝宫把玩。有次侍寝的妃子无意中打破了,没想到内壁上居然有字。皇上一看,竟是他与皇后的名讳,被以巫术恶毒诅咒。皇上吃一惊,将另外几只如意瓶摔碎查看,果然又找到两只有字的。皇上龙颜大怒,将负责采购的买办王大人连同叶家一族,满门抄斩。
4。风水人心
瓷人上出现了与如意瓶相同的笔迹,冯天魁心底忐忑,面上却佯装镇静自若:“笔迹相仿也是有的,大人此举岂不是疑我吗?”
“那瓷人神态逼真,与如意瓶上的合欢男女颇为神似,你又怎么解释?”陈大人逼问。
“匠人手笔,多是类似的。”冯天魁冷汗直下,兀自强撑道。
陈大人冷笑一声,道:“把人带上来!”
这时差役押着一队烧瓷工匠进来,其中一个瘦小的男子被打得皮开肉绽。差役一松手,立刻扑倒在地上。冯天魁一惊,陈大人居然派人暗中跟踪他的家丁,找到了那个烧制作坊。这男子正是当地妙手制瓷的一脉传人,擅长利坯。利坯是将定型的坯磨精心打磨,瓷壁越是光滑纤薄,就越珍贵难得。这在瓷器烧制工是最见功夫的一道工艺,须得拿捏精准,不然过薄的没出窑就成了残品。
这男子气息微弱,供认不讳,那些带字的如意瓶正是冯天魁让他烧制的。他依照冯天魁的吩咐,在利坯时将如意瓶打磨得很薄。尤其瓶上美人腰肢与手肘处,更是薄如蝉翼。这样烧制出来的如意瓶看似没有问题,但极易破损,拿在手里反复把玩就会碎裂。冯天魁将这几只如意瓶混入贡品里,以此陷害叶家商号,好取而代之。
冯天魁听了,一时面如死灰,知道铁证如山,再也无法狡辩了。
这时玉翠从内宅出来,服饰整洁,神智清醒地参拜陈大人。冯天魁指着她,愕然道:“你,你……”
“她是京城万花楼的小玉姑娘。”陈大人看他一眼,冷冷道。
原来这一切都是陈大人一手安排。得知冯天魁要纳妾,就让小玉混进冯府。他筹集大量银两,以各种手段让冯天魁的商号赚去,然后让小玉装疯,散布关于判官的说辞,同时调遣差役,乔装成劫匪掳走冯天魁的女儿女婿。他处心积虑营造这种状况,然后就是石半仙出场,借化解阴阳宅为由,引出五千瓷人,这才找到证据,洞悉如意瓶的真相。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冯天魁不解地问,“哪一笔交易,我不是让你赚得盆满钵溢?你为什么要和真金白银过不去?”
陈大人看他一眼,道:“现在不妨告诉你,前任被满门抄斩的买办王大人,正是在下的恩师。我深知恩师与叶家都不会做这种自掘坟墓之事,后来见你极力取代叶家,就疑心是你做的手脚。事实果然如我所料,说起来还得感谢你的贪婪成性,这才让我的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这么说,阴阳宅,五千瓷人都是假的?”冯天魁瞠目结舌,悔恨道,“我被你们骗了,我的宅院本来就没有问题,是个纳财进宝的所在!”
“世人都迷信风水,哪里知道风水其实是人与天地的感应。无论造坟建宅,都应以积德为本,相互潜移默化,绝对不是随便找块地建宅埋骨那么简单。”石半仙面色戚然,长叹道,“你心里只有钱财二字,就是住在龙脉仙境的风水宝地上,也只能是不得安宁的阴阳宅啊!”
【财聚阴阳宅】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