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其七绝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故又称“七绝大师”。 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王昌龄的仕途坎坷,常年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中,见证了唐朝从盛世逐渐衰落的过程。 他的诗作呈现出写实风格,多描写他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 王昌龄在唐代鼎盛时期曾到过边疆,将个人对边疆生活的感悟融入到他的诗歌中。 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忧国忧民的思想、战场上杀敌的欢乐、对残酷现实的批判。 以及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远征士兵及其家属的同情。
王昌龄写妇女怨情的诗很好,但学界普遍认为他最好的诗是写边塞诗。 他的边塞诗雄伟高远,意境深邃,有豪爽雄浑之美,更有深情幽怨的意境美,既体现了时代风范,又体现了诗人的心胸,具有丰富的意境美。审美特征。
为了更好地认识王昌龄,通过诗歌了解他那个时代的人、事、情,哲理诗画特意精选了他最著名的几首诗,让我们一起朗诵经典,品味诗的人生。 。
1. 出堡垒
秦朝明月在汉关,万里行军的人们还没有回来。
但让龙城的飞将留下来,也不教呼玛去阴山。
翻译:依然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门。 征战久远,征战万里的士兵有去无回。 如果龙城飞将李广今天还活着,匈奴绝对不会被允许南下过阴山牧马。
赏析:这是一首哀叹边疆战乱不断、国内缺少良将的边塞诗。 这首诗的第一行是最耐人寻味的。 这里说的是函馆,明月秦朝时期,历史巨变,战事不断的叹息。 第二句描述了在义务兵归来之前有多少人战死沙场,留下了多少悲剧。 三四句话,表达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志,希望“龙城飞将”出现,平定乱局,稳定边防。 全诗用平常的语言唱出了雄浑豁达的主题,气势流畅,连贯,吟诵绝对令人惊叹。 明代人李攀龙曾称赞其为唐代七绝杰作,一点也不为过。
千古名言:但留龙城飞将,莫教呼玛去阴山。
2.参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金甲,楼兰不破不还!
赏析: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 乌云笼罩了青海湖,雪山突然变得漆黑一片。 塞外孤城上的将士们还想看看远处的玉门关。 在黄沙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已破,但不打败敌人,决不会回到家乡。
千古名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将一去不复返!
诗人传记——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京兆长安(今西安)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家境贫寒,主要靠务农为生。 他三十岁左右就中进士了。 初任省学堂秘书,后任博学弘词、司水尉。 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回到长安,授江宁城。 受谗言,贬谪龙标尉。 安史之乱时,被刺史卢秋宵所杀。 这或许是唯一让我们遗憾的事情,那就是生的洒脱,死的不明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颇深。 其诗善奇绝,尤其是他即位前赴西北边疆时所写的边塞诗。 王昌龄的诗文密而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当时他叫王江宁。 今编文集六卷,诗四卷。 代表作有《行军七诗》、《出塞》、《少女怨》等。
3.《芙蓉楼送辛建》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竹山谷。
洛阳亲友相问,玉壶里冰冰心。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用比喻来表示自己虽然受到非议,但心胸开阔、清明,亲友也能放心。 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情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里里外外都洁白纯净,就像白玉壶里的冰块一样。
千古名言: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心玉壶。 (这句话是王昌龄最著名的一句话)
4.军歌七首
琵琶舞出新声,始终是关山的旧爱。
听不完烦恼忧愁,秋月高照长城。
千古名言:搅乱不能不闻热闹。 秋月高照长城。
5、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妆翠楼。
忽见街柳色,悔教夫女婿寻侯。
译文:闺中少妇,不知悲; 春天来了,她精心打扮,独自登上绿塔。 忽见街边柳树新绿,心中悲凉; 哦,我后悔当初不应该让我老公去找一个头衔。
赏析:这是一首闺房诗,描写了上层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 诗首句与题意相反,形容她“不知悲”,天真浪漫,充满幻想; 第二句写她爬楼梯赏春,带着一种孩子气、无知、晚熟的天真。 第三句急转,写突然的景象。 柳色唤情,柳树青青,夫未归,时光已逝,春情易失; 四句话描述了她对自己当初鼓励丈夫追求爵位的错误的认识和悔恨。 这首诗并没有刻意写怨恨和悲伤,但怨恨的深度和悲伤的沉重却完全暴露出来。
千古名言:忽见街边柳色,悔教夫婿寻爵。
6.送薇儿
醉别江楼柑橘香,江风送雨入舟。
宜君远在潇湘月,愁闻猿梦长。
千古名句:夷君远在潇湘月,愁闻猿梦长。
7. 采莲歌
荷叶裙剪成一色,芙蓉开向脸庞两侧。
我在泳池里看不到它,但一听到这首歌就感觉有人来了。
赏析:从这首歌可以看出,王昌龄既有豪放阳刚的一面,也有细腻细致的一面。 这首诗对女性的外貌、体态、声音、心理特征的描写极为相似。
千古名言:荷叶裙一色剪,芙蓉向脸两侧开。
8.送柴诗雨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去不感伤。
青山同云雨,明月未曾两镇。
千古名言:青山云雨同,明月曾两镇。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诵读经典!】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