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反对的声音一再高涨,家长也心存疑虑,但幼儿园、中小学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的热潮并未消散。 既有对国学的热忱,也有学校追求纪律的功利动力。
对于父母来说,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但《三字经》和《弟子规》真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有用吗?
1.可以培养节奏感。
《弟子规》、《三字经》等读物三字一句,节奏清晰,朗朗上口。 当孩子大声朗读时,他们会在声音中得到愉快的体验。 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当孩子长大后,这种节奏感可以转化为语感,这在语文学习中是更珍贵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培养节奏感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一定非得是《弟子规》或者《三字经》。 唐诗选、《韵律悟》等都很好。 (歌诗不建议太小的孩子听。)它也是很好的审美材料。
2.可以引导孩子的行为。
《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规定。 对我们指导孩子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很有帮助。 例如,“父母打电话时反应不要迟缓”,教导孩子积极、及时地回应父母和他人的电话。 “道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沉重而舒适,而不是快速或模糊。” 告诉孩子说话要清晰,不要太快。 “平静行走、站直”是对孩子走路、站立的基本提醒,“晨洗、漱口、便便、洁手”指导卫生习惯……这一切,《弟子规》都涉及到更宽。 三字经典也是如此。
这里需要顺便提一下的是两本书最受诟病的地方,那就是对孝道的过分强调。 这也是现代人读起来会觉得很不舒服的地方。
但孝文化实际上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秩序基石。 《论语》开头第二章讲了家庭伦理和秩序对于国家秩序的重要性。 这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肖在这类作品中的地位。 (如果您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不喜欢其中的内容,可以跳过,不考虑完整性)
3、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些文化知识。
《三字经》里还是有很多文化常识的。 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不知不觉地积累很多文化知识。 这些常识可以成为我们的孩子与他人交谈或理解更高层次事物的起点。
但我个人认为这个目的对于小学之前的孩子来说是最不重要的。 纯粹为了文化常识而学习这些是非常没有意义的。
另外,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推荐过《千字文》,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提高文化知识的基础课文。 开始写论文的孩子可以读《龙文鞭影》。 龙文是古代对千里马的称呼。 只要见到鞭影,就能驰骋千里。 作者的言下之意是,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有助于孩子成为“千里马”。 与《千字经》一样,本书也是四言两韵句。 主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典故、轶事和传说。 加上讲解,也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亲子读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弟子规》和《三字经》属于国学,但不能代表国学。 中国研究的范围和功能更加强大和复杂。 如果你因为不喜欢国学而讨厌《弟子规》和《三字经》,那实在是没有必要。
【《弟子规》是不是如传说中那样可怕呢?】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