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赏析: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

更新:09-22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欣赏通过欣赏和分析产生理性的理解。 它不仅受艺术作品形象和内容的制约,而且还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艺术观点、艺术兴趣等对形象进行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醉花吟·重阳》欣赏。 仅供参考。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雾气浓云愁,天吉祥,金兽节又到,玉枕纱灶,半夜凉气透东篱,酒香满堂黄昏后酒来,暗香满袖,不禁心醉神迷,西风卷帘,人瘦如黄花。

李清照(1081—1155?),中国宋代著名女诗人,字义安居士。 李清照出生于济南(今山东),出身书香世家。 父亲李格非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最后的四位学士之一。 其母王氏善作词、词。 她的丈夫赵明诚是徽宗宰相赵廷芝的儿子。 曾任地、县行政长官。 他酷爱金石学。 两人结婚后,成为了挚友,感情深厚。 夫妻俩收藏了大量极其珍贵的金石书画,共同收藏。不料,靖康元年(1129年),金兵南侵,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俘,政坛大乱。局势动荡。 他们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迁。 不久,赵明诚病逝,李清照也失去了爱情。 她的丈夫伤心欲绝。 此外,夫妻俩渡河带回的字画、碑刻大多在战乱中丢失,这让她精神上备受折磨。 从此,李清照流离失所,在孤独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生长在一个经济条件良好、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 此外,她勤奋好学,擅长诗、书、画、乐。 她才华横溢,知识渊博。 堪称一代才女的李清照的诗词艺术作品大多已失传。 据说《述语词》是后人编撰的,约有四十首诗。 李清照虽然艺术造诣很高,但相比之下,流传较多、影响较广的还是她的诗。 因此,世人视李清照为诗人。 归因于著名诗人

李清照一生,无论是深闺还是流浪,都没有忘记作诗作词。 有趣的是,她在诗歌写作和填词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她评论古今,与时事、政治有关的题材一般都以诗歌来表达,而个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则以诗歌来表达。大多是用文字来表达的。 歌词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她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和精神生活的悲欢离合几乎都可以在她的诗中找到。 她的诗以《南渡》为界。 南渡前,她多写闺中之乐、思夫之情; 南下后,她写的多是战争时期的感伤和悲伤,以及对过去的哀悼和追忆。

据考证,这首《醉花重阳》是南行前写的。 当时,赵明诚正在外地做官,夫妻两地分居。 李清照独自在家守着空荡荡的房间。 恰逢农历9月9日重阳节。 “每逢佳节,我都会三思而后行。” 《亲爱的》,李清照思念丈夫,写下了这首《醉花重阳》

影片第一句,“烟云浓云愁永日,瑞闹除金兽”。 我选择了“薄雾”和“厚云”两个意象作为开头,用天气来暗示我的心情。 写的是阴天,天空阴沉,大雾弥漫。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天气可以极大地影响人的心情。 许多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都善于用天气作为陪衬。 比如,杜甫晚年因“安史之乱”而隐居夔州,写下了著名的《求行》。 《八一》诗开头:“玉露枯枫林,巫山巫峡气气江浪涌,天波涛动,挡风云接地。” 这里用的“玉露”二字是“枯萎”、“空气荒凉”。 “见天勇”、“接地吟”等意象表现了深秋的颓败景象和阴郁气氛,为后诗人描写作者多年旅居异国他乡的忧伤铺平了道路。战争,无法回家。 李清照的第一首诗在诗中使用了与杜甫相同的技巧,因为“烟雨浓云”导致“悲伤永远的日子”。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愁”字,而这个“愁”也是整首诗的中心词。 但何愁呢?全诗不详的原因有二:一是文学重于含蓄,诗更重内涵。 诗歌的目的不应该直接说出,必须由读者慢慢品味。 二、在古代社会,女人认为丈夫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委婉地表达出来

评论家对“浓雾浓云”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前面提到的阴沉的天气;二是指前面所说的阴沉的天气。 二是指古代香炉烧香时产生的烟雾。 我个人更喜欢前一种解释。 若“浓烟云”,“云”指的是香炉的烟雾,与“瑞闹灭金兽”同义。 古人赋诗,惜墨如金。 两句话表达同一个意思,浪费笔墨。 这里的“瑞闹”是指香料,“金兽”是指香炉铸造成金兽形状。 古代有钱人家常在家里摆放香炉。 妇女不能随意外出,必须终日守护香炉。 天气阴沉,他们独自待在空荡荡的房间里。 她和丈夫相思,不能相见。 伴随着作者的只有无尽的“悲伤”

上一部电影的第二句“重阳节又是重阳节,玉枕纱厨,半夜凉意透”。 李清照在此指出:今天又是重阳节,这个节日是思念亲人的日子。 不过,今年的重阳节,虽然枕上枕着素雅的玉瓷枕,周围还围着蓝纱灶防蚊虫,但那句“半夜凉了”才是第一要义。电影! 多么“凉爽的第一口呼吸”。 到了重阳节,已经是深秋时节了,深秋的夜晚颇为凉爽。 这是自然现象,谁都可以理解。 然而,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性质。 它是一种现象,但却用来表达一个女人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渴望丈夫的悲伤和痛苦。 其更深刻的意义是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凄凉。 这句话和前面的“烟云密布,悲哀永存”是一样的。 表面上写的是天气、季节在人体内引起的“悲”和“凉”,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因孤独、寂寞、思念丈夫的痛苦而引起的“悲”和“凉”。并且无法见面。

第二部第一句“东篱饮酒黄昏后,暗香盈袖”。 “东篱”的典故出自陶渊明名诗《饮酒五》“东篱下采菊,悠然见南山”,本意是自由自在。 李清照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黄昏时分,东篱边喝酒,无人喝酒,无人说话,独自喝得郁闷。 满溢的酒香无法得到丈夫的称赞,只能飘进他的袖子,再次渲染了李清照孤独迷茫的心境。

影片的最后一句是“无路销魂,西风幕后吹,人瘦如黄花”。 这里的“销魂”就是悲伤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重阳节期间,女人独自一人在空屋子里的心情)别说不悲伤,(这种悲伤)如西风卷起门帘,(女子孤独悲伤)如黄花凋零。 这句话是全诗的精髓,是李清照的神笔。 其文学内涵深厚,创新重要。 把女人比作花,是文人的创造。 过去有太多的作品和作家把女性比作花朵。 正如后世评论家所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 把女人比作花的人都是庸人。 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白痴李清照。 他还将女性比作花朵。 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把悲伤中的女性比作残败的“黄花”,既生动又贴切。 ,其中的“瘦”更是淋漓尽致,其大胆创新的思维,是典型的拟人手法,为后世不少人所称道。 元代易时珍在《琅琊记》中谈及李清照的《醉花吟重阳》时,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醉花吟》诗于双日写信给明成。九节,明成赞叹惭愧,欲胜谢诸宾客,三日三夜废寝忘食者得五十宫,载以安反复弹奏,以示友人。卢德福。德福反复弹奏,说道:“只有三句才算完美。”明诚质问他说:“失去灵魂是没有办法的。 幕后西风吹,人瘦如黄花。”这个故事是易安写的。 说明了李清照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也说明了“无处可去”。 《销魂,帘后西风吹,人瘦如黄花》是一首古今绝句,是李清照观察生活、感悟人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成果。也是李清照完美填词功力的集中体现。

李清照的《醉花重阳》是她诗歌中的重要代表作。 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在于,全诗没有一个词表达作者的悲伤和孤独。 然而,这种情感在全诗中无处不在。 再次说明文学的重要性在于精妙、细腻。 正如清代陈廷焯在《云韶集》中赞叹《醉花阴重阳》:“无一词不雅,深情苦涩,元代词曲常同”。 ”。 ”。

注释翻译

单词和短语的注释

⑴醉花印:字牌名,又名“九日”,双音小令,斜韵图案,五十二字,上下栏五句,三斜韵。

⑵云:一为“气”,二为“阴”。 担心永恒的日子:难以排解悲伤,感觉日子太长。 永恒的一天,漫长的一天。

⑶瑞脑:一种香的名称。 又称冰片、冰片。 灭金兽:香炉里的香料渐渐燃尽。 消除,一是“针”,二是“喷”。 金兽,一种动物形状的铜香炉。

⑷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同为阳数,相互重叠,故名。 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 南朝梁于建武《九日侍宴赏园应命》:“清气围风,重阳长寿”。

⑸纱厨房:纱帐,防蚊蝇。 宋代周邦彦《浣溪沙》:“薄纱灶空,席纹如水浸芙蓉。” 厨房是一扇“窗户”。

⑹凉:一是“秋”。

⑺东里:一般指采菊花的地方。 东晋陶渊明在《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古今人们所传颂的名句。 因此,“东方篱笆”也成为诗人常见的菊花典故。

⑻秘香:指菊花的香味。 映秀:满袖。 《古诗十九首·庭院有一棵怪树》:“登栏断其荣,无不思念。 香满袖,路遥不可及。” 这里使用的是它的含义。

⑼狂喜:形容极度悲伤、悲伤。 南朝姜炎《送别》云:“狂喜者,唯有辞别”。 “消失”一词的意思是“消失”。

⑽西风帘卷:秋风吹动帘子。 西风,秋风。

⑾Bi:一是“相似”。 黄花:指菊花。 《礼记·岳令》:“莒有黄花”。 菊,原用菊花。 唐忘机《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知苏杰将归。”

白话翻译

雾气浓重,云层厚重,日子难过,金兽香炉里龙脑香缭绕。 又到了重阳节,我躺在纱帐里,枕着玉枕,半夜的凉风刚刚浸湿了我的全身。

我在东篱边喝到黄昏,淡淡的黄菊香充满了袖子。 别说青丘不压抑。 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比黄花还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清照早期的爱情诗,是诗人结婚后写的。 宋徽宗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国子监学生赵明诚结婚。 婚后不久,丈夫“远行”,她在闺房里感到孤独。 她深深地思念远方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年),时值崇宁九年,人们在节日期间更加思念亲人,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赵明诚。

关于作者

李清照长得像宋代女诗人李清照。 号义安居士,蕲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年生活富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收集、整理字画、碑刻。 金兵入侵中原,流居南方。 明诚病逝,只剩下他一人。 他的诗歌前期多写自己闲适的生活,后期则常常感叹自己的身世,带着感伤的心情,也流露出对中原的向往。 在形式上,他善用白描技法,自创通道,语言清丽优美。 论强调联想规律,崇尚雅情,提出“不成一家”之说,反对歌词用诗。 他也能写诗,但流传下来的不多。 他的一些篇章是及时的、历史性的,而且用词大方,这与他的文风不同。 有《易安文集》、《易安词》,已佚。 后人有辑有《蜀舆词》。 今有《李清照集注》汇编。

【李清照《醉花吟·重阳》赏析】相关文章:

醉花赏析尹李清照09-26

《醉花吟》李清照赏析04-15

李清照《醉花吟》赏析10-17

李清照宋诗《醉花吟》赏析08-23

李清照《醉花吟》艺术欣赏09-28

李清照《醉花吟》原文及赏析07-20

李清照《醉花吟》诗赏析12-25

醉花殷李清照08-28

醉花吟 李清照 11-25

【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赏析: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小学语文:乡愁的诗句,很有趣! 下一篇:汪峰经典歌曲有哪些?经典又好听的歌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