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正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某个学校对应的学籍。 但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对学籍的取得、变更、丧失、恢复、补办规定和管理不够严格,存在“一人多身份”、“分离”等问题。出现了“有地位的人”和“没有地位的人”。 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后,每个中小学生都会根据学生的居民身份证号码获得一个学籍号。 学籍号将全国唯一,即“一人一号”。 “户籍随人”、“终身不变”。 唯一的学生学号将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学籍档案联系起来。
“同时,学籍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全面、完整地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杜克伟表示。 因此,《办法》立足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设计了学籍基本档案。 内容除学籍基本信息外,还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包括学业考试信息、体育技能和艺术特长、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身体健康检查及体检信息、疫苗接种信息等; 还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信息和经济援助信息。 为了完整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办法》还规定了学籍变更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包括升学、入学等正常变更,以及转学、停学、复学、离校等非正常变更,辍学和死亡。
【我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开始实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