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同学取经,古诗词和文言文比肩的顶牛名校

更新:01-26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大家好,我是小半爸爸。

熟悉我们平台的老读者都知道,我长期做了一个《周末中文》栏目,每周日讲文史哲,让孩子们在观看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同时积累中文知识。 (这里,柱子的位置见下图)

做这个专栏的原因是——

我被中文“吓到”了。 准确的说,我是被古诗词“吓到”了。 我立志要和宝宝一起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写《周末语文》专栏也是鞭策自己和小班的一种方式。

▲ 来源:网络

至于我为什么“害怕”,还得从我小时候的汉语学习说起。 各科成绩中,语文并不是他的强项。 尤其是从四年级开始,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提高了,他明显感觉自己之前的积累还不够。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去大学同学那里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 他的女儿就读于成都七中(相当于北京人大附中的名校),语文成绩特别好。 要知道,在尖子生的竞争中,数学和英语无法拉开差距,而语文才是拉分的关键。

最后,老同学二话不说,推荐了两套试卷和一句话让我“自己理解”。

两套试卷分别是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

一句话如下:

“语文怎么考,小学高年级就差不多了,到了高考就变得更难了。学诗词、文言文有什么技巧?看看高考都考什么,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早点积累。”

浓缩的就是精华,不得不说,有道理!

▲ 来源:网络

以中考为接力棒,回过头来规划孩子的学习方向,确实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回国后,我认真做了一些作业,确实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是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积累,对小班两年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今天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给了我2020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和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1。拿到试卷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没有太大区别。

中考卷子和高考卷子不仅看起来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和我记忆中的高考语文卷子也没有太大区别。

比如,也是关于古诗词欣赏的。 你能一眼看出下面两项哪一项是2020年中考,哪一项是2020年高考吗?

根据诗歌的长度,你可能会立即猜到第一首是中考(宾果!),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是否认为之间的诗歌鉴赏测试方法有很大差异?中考和高考? 我感觉差别不大。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是有道理的。 汉语学习不同于数学和物理。 数学中的几何分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 小学、初中、高中的侧重点有很大不同。 物理中的力学、电学、原子物理,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初高中部分的内容差异甚至不小。

作为一门语言,汉语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 除了作文考试的重点从记叙文变为议论文外,其他真正的“考点变化”并不多。 要谈变化,主要体现在难度上。

汉语的整体情况如此,古诗词文言学研究也不例外。 非常适合“以终为始”。 用高中、高考的要求来扭转小学的学习路径是完全可行的。

我还仔细分析了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卷,总结了古诗词、文言文三大考点。

01

背诵和听写

古诗词、文言文的修养与现代文本的阅读不同。 背诵,尤其是诗歌朗诵,绝对是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

有这样一个要求,填空,默认写:

全文是这样默默写下的:

这算“简单”了,还有“隐藏”的考试和背诵。

例如,要正确回答以下问题,孩子需要能够在初中阶段熟练背诵杜甫的所有诗词。

这三题加起来有14分,不少啊!

概括:

背诵默写是第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 早晚都要背,越早背,越早受益!

02

古诗词精读

记忆是基础,但仅仅记忆是不够的。

就连注重记忆的听写题,现在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先要“精读”,理解诗全文的意思,从“背默写”向“理解默写”前进。

例如,去年的高考语文卷一,两道题是“听写理解”。

第一题看似需要了解马致远这部剧讲的是什么,但其实考验点是:首先你要知道《青山泪》的全名是《青山泪司马江州》,而其次,《琵琶行》最后两句《座》谁哭得最多? 《江州司马青山湿》,理解为“绿衫湿”是指“泪水浸透了绿衫裙摆!” 这个问题就可以顺利回答了。

第二个问题就更有趣了。 看起来很简单。 我想回到天空,但我有顾虑。 岂不是“想乘风归去,却又惧美楼玉楼”。 但问题是“我想回到天空”。 “风将复来”的原因是什么,所以答案应该是“畏美楼玉楼,畏高处寒”。 虽然不难,但如果一不小心理解不好,很容易掉入陷阱。

你可能要问,这不是高考吗? 是不是太远了? 这不,近年来,很多地区的中考题也出现了“理解听写”的趋势。

比如这道题是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默写题:

和同年的高考题确实没有太大区别。 首先你要会背诵,还要能精读、精读、理解。

上一篇文章提到杜甫诗默写的话题,其实就是理解默写。

另外,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古诗词是有重点的,重点的部分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考。 越是熟悉,就越不能掉以轻心。

上面高考中出现的“水跳个头”也出现在今年上海中考中。 它是这样测试的:

就问你害怕吗? ?

概括:

重点诗词要通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03

文言知识的积累

之前我一直专注于“诗词听写题”,但比较难易的题还是文言朗读。 想要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积累”二字是必不可少的。

• 基础知识的积累

比如最常见的翻译题、词语理解题,其实都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古汉语的各种应用方法和基础知识。

怎么破呢? 多回答问题,多阅读,多总结。 归根结底,都归结为一个“积累”二字。

• 背景知识的积累

文学、历史和哲学并不是分开的。 如果缺乏历史知识,就很难学好文言文。

我们来看看这道中考题。 如果不记住背景知识,这2点岂不是就白白丢掉了?

概括:

学好文言文需要长期、大规模的积累。

无论是背诵、精读还是积累,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背诵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 有了足够的积累,精读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精读和理解,背诵就会变得简单。 每一点都需要慢慢来,然后逐渐形成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

看完这篇,家长们会有点慌,有点难。

▲ 来源:网络

其实不用着急。 我上面提到的案例来自于初中后的升学考试。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养孩子,慢慢积累。 不管怎样,时间总是有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到这里,我想推荐一些小班可以非常轻松有效地使用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学习工具。

01

诗歌朗诵

《魂之漫画小学必背诗词》是小班主要的诗词背诵工具书。 这套书针对的是一个刚需,简单粗暴:让孩子背诗!

我平时很喜欢看混子哥的人文科普,因为漫画很搞笑,插图也不错,科普讲解也深入浅出。

这本必记的诗书中的插图也像电影一样有故事板。 每一行诗、每一个字都有对应的图画。 记忆图片和文字是一一对应的。 我发现它更有趣,也更容易。

附带的听写本中,将图片对应的诗词一一读完后,就可以看图片,填写对应的诗词。 它就像孩子们默写时的“脚手架”。 孩子们可以通过将诗词与图片进行比较,反复巩固对诗词的记忆,就像玩填字游戏一样。

以下是一些记忆技巧: 从成年人可以记住的名诗开始。 如果有困难,就先背名句。

02

拓展诗歌知识

小班读了、听了很多诗歌拓展内容,最后发现听音频、看视频比看书进行拓展更容易、更有效。 其中康震老师的两份音视频材料花费的时间最多。

之前我给大家推荐过B站康震老师的《让孩子爱上古诗词》,一共30集。

这是一个比较入门的中文视频。 我们说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三百首。 初唐四杰,李白、杜甫、孟浩然……

(PS:有兴趣的可以在平台回复“让孩子爱上古诗词”获取视频链接)

后来,我买了“豆瓣酱”伴侣应用程序,我的余生跟随窦鑫老师的一批名师进行系统的文史学习。 按照“唐宋元—先秦—南北朝—明清—近代”的历史跨度,追溯文史长河,解读千年文脉。 这……不学就可惜了。

03

文言精读

钟书和老师的《给孩子读文言文》系列,曾在“汉语学习五钻”平台上的文章中推荐过。

我觉得这套书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有见地”。

钟先生的每篇摘录都不超过100字,不会给孩子们背古文带来压力,也不会从此对古文产生畏惧。

译文流畅流畅,如文章般流畅自如。 译文优美,贴近孩子。 读完之后,孩子们会更加喜欢原汁原味的文言文。 这也是孩子们翻译文言文的好榜样。

最后,钟老师的点评是点睛之笔。 在每篇文章中,他都结合主旋律和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孩子们理解文章的内涵。 文字意味深长、智慧、温暖、幽默。 一眼望去,他就能告诉你,每个人的风格都写好了。

作为一本文言积累的工具书,这套书的可读性和信息量都非常大。 确实是精华中的精华,非常适合精读。

东西

写在最后:

古诗词和文言文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但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孩子要想学好,需要从小就有更多的接触和积累。 只有参加中考、高考,才能“心中有诗,考前不惊”!

问问大家

各位家长,有没有什么您认为特别好的语文学习工具或者古诗词资源呢? 留言区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本营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直播预览 | 2023年英语提升计划-小学毕业生升入高中水平

【2023年英语提升计划】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预约直播!

【一位大学同学取经,古诗词和文言文比肩的顶牛名校】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你这么牛,你可能想不到!(深度好文) 下一篇: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第一组乡村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