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欣赏
读久了,就会写诗。
过去的选择
201912 4
在山寒水冷的冬月里,我们都渴望读一首温暖的诗,希望千年前的温暖再次流过平凡的空间,柔化岁月,惊艳时光。
但有这样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散发着刺骨的寒意,每一句都冷到心底。 我们还是喜欢读它,想要跟随它冰冷的气息,独自行走在诗的境界,带着一种享受的神情。
这是柳宗元的《江雪》,一首只有二十字的短诗——
江雪
唐·柳宗元
万山飞鸟已绝,人迹皆荡然无存。
泛舟天下翁,独钓树雪。
注:由于我在购买的版权图库中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所以只能放几张图片给大家看。 关键是要靠你的想象力。 第一张图鸟没有飞走,第二张图鸟飞走了,但没有渔夫,第三张图有渔夫但没有鸟,但多了梅花。 我太南了!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感。 即使你从未见过《寒江独钓》这样的画面,脑海中也能瞬间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天空中飞翔。 雪地里,寂静的平淡世界里,你是“万个孤独”……
“成千上万的鸟消失了,成千上万的人消失了。” 这就是全诗的背景。 极其简单,最后只剩下一片白色。 其实,《千山》和《万径》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非常丰富的,至少包括草木、鸟类、人类的足迹。 然而,由于大雪的覆盖,这些都消失了,仿佛被造物主使用了一样。 一支笔无情地抹掉了同样的东西。 当然,作者柳宗元也参与其中,因为诗境本来就是他创造的。 他创造了“千山”和“万道”,然后分别“消灭”和“毁灭”。 他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在他们身上?
“一个人穿着蓑衣在船上,在冰冷的河面上独自在雪地里钓鱼。” 当主角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之前的描述只是陪衬。 如果只有一座寒山,只有一条人行道,那么“孤舟盘人”的存在就不会很突出。 相反,只有在足够广阔、足够安静的世界里,他独自钓鱼的形象才会显示出他独立于世界的一面。 特殊的气质。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大的雪,“孤舟”应该都变白了,渔夫穿的椰壳雨衣也变白了,就连鱼竿、鱼竿都失去了颜色。 为什么你认为渔夫的形象最为突出? ? 你必须知道你正在读的是一首诗,而不是一幅真正的画。 一首诗虽然是一幅看不见的画,但它却因读诗者的审美活动而成为一件更加瑰丽多彩的艺术品。 以渔夫为例。 他独自一人在冰天雪地里钓鱼。 他不怕严寒。 或许他已经忘记了严寒,只是专注地呆在那里。 他在钓鱼吗? 他就是孤独而高大的身影吗? 读完这篇文章,除了渔夫,你还看到了什么?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 至于他为何被贬,在永州过着怎样的生活,内心感受如何郁闷,请感兴趣的诗友找资料补充一下。 诗人身体不舒服,我就不聊了。 啦~
谢谢你每天的“寻找”
【古诗词赏析看久了会写诗的往期精选2019(1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