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说新语》两篇文章
1、文学知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人组织文人刘义清编撰的。 是六朝人物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描述东汉至刘宋时期一些名人的传闻、轶事,以短篇小说为主。
2. 文言知识:
1. 童家子
陛下在吗(“没有”与“没有”同义,表示怀疑)
2、古今意义不同
(一)与儿童讨论文学的意义(古义:儿童、侄子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女儿。)
(2)太丘离(古义:离开。今义:告别所在的地方,与“来”相对)。
(3) 赴约(古义:离开、放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拉动。)
(5)元芳始无顾(古义:回头。今义:照顾。)
(6)陈太丘和他的朋友们(古义:约定。今义:一般指等待或希望;约会。)
3. 词性的变化
(1) 陈太球与尤七星(名词用作动词,一致。)
(2)元芳当时七岁,正在外出表演。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 朋友感到羞耻(形容词的意思,感到羞耻。)
4.文言实词:
《雪之歌》
1. 内幕:家人团聚
2、子女:一般指子女和侄子,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子、侄女
3. 呃:很快,一会儿
4.采集:快速
5.欣然:看起来很高兴
6.差:大致,差不多
7.比较:比较
8. 薇若:比较一下比较好
9.原因:依靠
10. 上升:浮起
11.那是:那是
《陈太秋与又奇》
1. 问题:协议
2. 期间旅行:预约一起去
3. 玩:玩
4.离开:走,离开,离开,这里的意思是不再等待就离开
5.奈:才华
6. 时:当时 7. 羞:感到羞耻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 否:在句末使用情态助词“否”来表达疑问。
10.等待:等待
11.费:不,不
12. 任命:委托、放弃、放弃
13.Jun:对对方的尊称
14、家俊:别人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15. 中午:中午
16.简介:拉
17. 顾:回头看
3. 元芳和他的朋友们是怎样的人? 请根据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
袁芳:聪明、善解人意、能言善道、大方,但有点傲慢。
朋友:他不诚实、粗鲁,但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
-02-
《论语》第十二章
1.用文学知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编撰。 主要以语录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圣人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来的统治者尊为“圣人”。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2. 童家子
1、更不用说同月了,就是幸福的意思
2、我十比五,决心好好学习。 意思是古人经常在两位整数和零之间加上“你”字。
3.古今同义词
1、时时学习、时时实践(时,古义:按一定时间;现代意义:时。习,古义:复习;现代意义:学习)
2、我每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一天;现代意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大多数,现代意义:数字,三)
3、温故知新(古义:旧知识;现代义:过去的、旧的)
4、择善从之(善者,古义:优点;现代意义:好人。从,古义:跟随(学习);现代意义:跟随。)
5、可以为师(古义:可以依靠;现代义:可以、许可)
4. 一个词的多种含义
1. 致:如果你对别人不忠,你可以成为一名老师(成为、做)
2、及:人不知而不惊(转连词,但是)温故知新(顺成连词,未译)
3、知识:不知道的人不会惊讶(明白)。 懂的人不如懂的人(懂)
回顾过去,学习新的(get)
4、幸福:不太愉快(愉快、幸福)。 好知者不如好知者(乐在其中……)
-03-
《诫命书》
1. 主题分析
警告:劝告、劝告。 子指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籍、信件。 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 殷殷的教诲蕴含着无限的期盼。
2. 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任蜀国丞相。
3. 词与句的结合
发音:夫(fú)色(yín)力(lì)统治(yĕ)
单词理解:
1.一个词有多种含义
“到” “到”
2、古今意义不同
“风险”、“差”、“去”
3、句子:
A。 没有淡泊,就没有明确的志向; 没有宁静,就无法到达远方;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展才华;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展才华。 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习。
b. 岁月随时代而去,思想随阳光而去,然后枯萎,无法生存。
4. 朗读时暂停
丈夫/君子的行为是安静/修身,节俭/修身。 如果不是/淡漠/就不可能/明晰自己的志向,如果不是/平静/就不可能/到达远方。 老公/读书/需要安静,有才华/需要学习。 没有学习/就无法广博才干,没有志向/就没有办法/学习。 性欲慢则不能激发精气;性欲慢则不能激发精气。 如果有危险,就无法控制自然。 岁月和时光流逝,思想和日子流逝,它们变得枯萎。 很多人不去承担世界,他们悲伤地呆在破烂的房子里。 怎么会恢复啊!
5、理解课文的意思: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的?
论点:安静修身,节俭修身; (从学习和生活方面讨论)
如何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将失败归咎于“狂”字,并对宁静与狂进行了利弊比较)
根据议论文结构理解文章,找出议论文句,学习、修身、珍惜时光句子
A、论证句:安静修身,节俭修身;
B、学习(安静):学习要安静,学习要成才。 不学则不能成才,无志则学不成。
C、修身:(急躁):迟缓急躁则无法激发精气,危急则无法治愈本性(逆)。
D、珍惜时光:岁月随时代而去,思念随阳光而去,随之枯萎。 很多人不负世界,忧伤地待在破房子里。 他们怎样才能回复你!
2、主题: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联系起来,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奋读书,成才。
8、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勤俭修德,宁静致远,安静修身,俭朴修德;
没有淡泊,就没有明确的志向; 没有宁静,就没有远大的目标。 急躁则不能激发精气,危急则不能治愈本性。
-04-
“狼”
1、文学知识:
体裁: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又名六仙、一子剑臣,又名六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描述的意思,“地”是奇怪的事情的意思。 郭沫若称赞濮阳的作品“写鬼怪胜过别人,把贪婪和残忍刺到了骨子里”。
2. 特殊词
1. 童家子
停止剩余的骨头,“停止”并打开“仅”
2、古今含义不同:
①股:古时指大腿,身体半向内,只露出臀部; 现在它指的是臀部。
②动物的改造叫几何——几何:古义:多少,这里可以有几何的意思。 今天的含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③耳朵:古汉语中出现在句末时,通常解释为“仅此而已”,只给笑脸耳朵加分。 现在是耳朵。
3、灵活运用词语:
① 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狗,名词作状语,像一只狗)
②一只狼在里面挖洞(洞,名词动词,意思是“钻洞”。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挖洞。)
③害怕被敌人攻击(敌人,名词作动词,攻击,胁迫)
④意思是挖地道攻击后面(地道,名词作动词:从一堆柴火中挖一个洞。)
4.特殊句型
扔骨头:应该是“把骨头扔给狼”,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 一个词有多种含义:
(1)含义:意图进入坑道攻击后方。 试图。 很忙:表情。
(2)敌人:害怕前后夹击。 敌人: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掩诱敌:敌人。
(3)前方:狼不敢前进:前进是怕受到前方敌人的攻击,后方:前方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