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盲人触摸一头大象
1. 原文
国王告诉他的大臣们,“你带来了一尊圣像,给瞎子看。国王把每个瞎子叫来,问:“什么是大象?摸牙的人“像萝卜根(1)”;摸耳朵的人的话“像篮子一样”(2);触摸它的人的话就像“像石头一样”;摸鼻子的人的话“像杵”(3);摸脚的人的话“像迫击炮”(4);触摸脊椎的人(5)就像“像床一样”;摸肚子的人像“像骨灰盒”(6),摸尾巴的人像“像绳子”。
2. 注意事项(1) 萝 (
luó) 菔 (fú): 萝卜。
(2)簸箕:簸箕,一种从阳米去除麸皮的工具。
(3)杵(chǔ):一端粗而细的圆形木棍,用于舂(chōng)米饭等。
(4)臼(jiù):用石头或木头制成的舂(chōng)米制成的器皿。
(5)脊柱:指背部。
(6)瓮(wèng):一种盛放东西的陶器,肚子很大。
3. 翻译
一位伟大的国王对他的大臣们说:“拿一头大象给瞎子看。“每个盲人都用手触摸大象。于是国王把所有的瞎子都叫来,一个接一个地问他们:“大象长什么样子?摸象牙的瞎子立刻回答说:“大象的形状像一根大萝卜根。其中,摸大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一个大簸箕。其中,摸象头的瞎子说:“大象啊,它就像一块石头。其中,摸象鼻的瞎子说:“大象像一根杵,又厚又细。其中,摸到大象脚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中密的木垄。其中,摸大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一张床。其中,摸大象肚子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一个大瓮。其中,摸大象尾巴的瞎子说:“大象就像一根绳子。"
4. 灵感
认识到片面性。“瞎子摸大象”或者“瞎子摸大象”已经成为一个成语,意思是因为只了解事物的情况,所以理解是片面的。当人们评论一个人、一部电视剧或一种社会现象时,他们往往会因为只看到一部分而得出结论,这导致了片面性。避免这种现象的唯一方法是多观察,多理解,不要妄下结论。
为剑雕刻一艘船
1. 原文
楚人有一人涉水(1)(2),剑从船上掉入水中,船是(3)契约(4),说:“是我(wú)的剑从(5)落的地方。“船停了下来,与它签约的人进入水中并要求它。船已经抬了(yǐ)(6),剑不好,如果剑是(7)这(8),是不是也糊涂了?
2. 注意事项
(1)韦德:传中,传中。
(2) 作者:......的人,确定的后置的标志。
(3)遽(jù):立即,匆匆忙忙。(
4)契约(qì):雕刻。
(5)落地:剑落地。Zhi,助词,未翻译,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So”将谓语成分“from the fall”变成一个词,并从fall中提取位置
(6)继续:结束了。
(7)如果:喜欢。
(8)这:这样。
3. 翻译
有个楚国人过河,剑从船上掉进水里,急忙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落的地方。当船停下来时,他从他刻下印记的地方下水寻找那把剑。船已经向前移动了,但剑并没有随着船移动,这样寻找剑是不是也很混乱?
4. 灵感
为剑雕舟是从寓言演变而来的成语,一般是坚持教条、坚持法律、固执不懂得灵活含义的隐喻。从静态的角度看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揭开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变化,我们不能主观地做事。一个人不能坚持教条。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必须随之改变,否则就会失败。我们告诫人们不要片面、静态和狭隘地看待问题。
【(每日一题)众盲人各自用手触摸大象像什么东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