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虎
唐初,有狂人曾对外界说过:“我的文章当配得上屈原、宋玉,我的笔当配得上王羲之”。 这是惊人的。 他说他的文章写得好,只有屈原、宋玉才配得上。 作为一个追随者,王羲之看了他的书法,不禁赞叹不已,不知道他是否信服。 我们只知道,从此世间便有了“衙门曲歌”这个成语。
这个嚣张、言语惊世的男子,正是唐初狂人之一:杜慎言。
当你想到“言不惊则死”时,你一定会问,这不是出自杜甫之手,以至于后人将其作为诗人圣人写诗时的座右铭吗? 是的,杜慎言就是诗人圣人杜甫的亲生祖父,不然怎么能说他是“不语不惊言不绝的祖父”呢?
杜慎言性格傲慢,与他本身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 首先他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其次他有才华、有教养。 这绝对是一个好剧本的开始。 不幸的是,这受到了他浮夸的个性和过度自信的影响。 正如欧阳修所说:“仗着高才,傲世,见病”。
杜慎言出生于湖北襄阳。 他的祖先是京兆杜氏。 京兆杜氏是中国古代著名士绅,辖京兆郡。 汉代有一句俗语:“城南魏都,去天池坞”,指的是京兆韦氏、京兆都士。 杜预,结束三国争霸的西晋名将,是杜氏家族的始祖。 杜预的次子迁居湖北襄阳。 杜慎言就是这个家族的后裔。 后来,因父亲到河南巩义当县令,全家从襄阳搬到巩县。
杜慎言的出生时间无法确定,但大概是贞观十九年,即公元645年。 他自幼好学,才华横溢。 唐高宗咸亨元年,他通过科举进士,入朝为官。 当时人们称他与苏伟伟、李翘、崔融并称“文坛四友”,堪称当代四大文坛巨擘。 我们先来看杜慎言的代表诗《金陵鹿城早春游》:
只有太监和游客才会对新的物候感到惊讶。
云霞出海,梅花柳过江春。
叔齐催黄鸟,清光转青苹果。
突然听到这首古老的曲调,我就产生了想念的感觉。
金陵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 当时,杜慎言在邻县江阴打工。 他与同事卢常结伴出游,唱和声。 友人卢氏的《早春游》原诗已无存,但杜慎言的和声诗却流传下来,可见其功力有多么出色。
“只有太监和游客才会对新的物候感到惊讶。” 这句话,一千多年来,一直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 确实,只有外出谋生的流浪者对天气和物候的变化才更加敏感和关心。 那是因为它与我心中对家乡的记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南正是早春。 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草木还没有发芽,让我感到“惊讶”,这无形中流露出了我内心深处隐藏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描写一幅早春的景色:春天从东方的大海里来,太阳从东方升起,云蒸霞蔚,梅花柳树是正月的时令花木。 在中原,依然是踏雪寻梅、远看柳的时节。 渡过江对岸,江南梅花柳绿,花团锦簇。 和煦的春风中,黄雀欢快地鸣叫。 清澈的阳光下,碧波荡漾的水草摇曳着,碧绿的浮萍也从嫩绿变成了翠绿。 深绿色...
这一派琉璃泉景,从大海到水乡,从天到地,从树到水,有光、有影、有色、有声。 书页上呈现出一片温暖明媚的春景,但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形的含义。 反差暗示江南的物候比故乡来得更早,处处的惊喜也正是因为乡愁。
末联画风骤变:“忽闻古曲,思绪万千”。 在如诗如画的春景中,突然听到朋友在唱歌,那悠长的古调击中我的心田,终于引发了思念的隐忍,泪水差点就洒落了我的衣衫。
短短四十字,这首诗生动如画,字字精炼,结构精巧,情感饱满。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游子眼中异国他乡的五彩春色和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浓浓爱意。 它无愧于这个称号。 他是唐代现代诗歌的创始人。 就连性格低调、沉着的杜甫也曾为狂妄的祖父冠冕:“吾祖诗最古”。 明代文学评论家胡应林也盛赞杜慎言为“初唐五言诗之首领”。
这杜慎言确实是有天赋,一不小心就会仗着天赋嚣张无耻。 “四文友”中的另外三位也都是知名人才。 李翘的诗家喻户晓,两度为相; 崔荣是太子李显的老师,才学不差; 苏巍巍才华横溢,诗文一流,为官平庸。 他也是才华横溢的苏东坡的祖先。 当然,我们现在并不是在比较后代。 如果比较的话,说不定疯子杜慎言就会从棺材里跳出来说:“如果没有我孙子杜甫的诗供后人学习,不知还有东坡吗?”或者西坡!” ”
除了和崔荣的交情之外,杜慎言对这三位非凡人物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史料记载,苏伟伟担任天官大臣时,相当于近代的文化部负责人。 此时的杜慎言沉言是部里的一名普通官员。 有一次,他参加了官员的预选审判。 出来后,杜慎言对人说道:“这个味道会杀了你!” 听者很惊讶,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当他看到我的判决时,他会羞死的!” 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是对自己的天赋有多自信? 他的判断力好到让神鬼哭泣。 苏薇薇看了会羞死吗? ! 或许这也是才子好友之间的傲慢玩笑,苏薇薇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杜慎言经常直言不讳、粗鲁的性格,难免会给人一种自负、傲慢的印象,很容易被别人讨厌。 ,最终导致了血腥的灾难——
公元698年春,也就是武则天圣历元年,杜慎言被贬到冀州四湖参军,相当于地方财政局的副职。 临别时,宋之问、陈子昂都作诗作序送行,《旧唐书》中有记载。 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杜慎言,傲然踏上道路。
吉州即古庐陵,即今江西省吉安市所在地。 杜慎言从洛阳市的京官调到当地,担任七品副职。 他的顶头上司是郭若那,冀州司马是周纪中。 两人都是朝廷的赞助人。 官衔是平父所获得的官职。 杜慎言,一个靠科举入仕的大才子,性格却如此嚣张。 他怎么能瞧不起无知无术的品父呢?
杜慎言凭借自己的才华,一到就惹怒了顶头上司,也与同事发生了很多矛盾。 在他们心里,银丰官员并不把科举官员当一回事:我,我的祖先,征服了世界。 你们这些善书善墨的穷书生,有什么资格与我们论天下? 财务总监陈若娜给下属杜慎言丢了面子,于是去找副市长周纪中告状。 周纪中也因为被杜慎言看不起而怀恨在心,早就想快点除掉他,于是两人便制定了计划。 杜慎言因罗志罪被投入监狱,被判处死刑。
这两个人为何如此嚣张? 单说周纪中,他是临川公主的第四子。 临川公主的母亲是李世民的妃子韦贵妃。 这样一来,李世民就是周纪中的祖父,他和皇帝是有关系的。
当时,随杜慎言来到冀州居住的二儿子杜丙年仅13岁。 当他听说老父亲有性命之忧时,他就不再想吃喝了。 他心里充满了悲伤和愤怒。 他暗自计划为父亲报仇。 终于,他等到了一个偶然,699年7月12日,周府正在举行宴会时,他趁机潜入了府中。 周纪中喝得醉醺醺的时候,突然拔出藏在袖子里的匕首,狠狠地刺向敌人。 府邸内的官兵顿时将他团团围住,一片混乱。 用刀杀了他。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立即传遍天下,杜成为唐朝最年轻的刺客英雄。 周纪中受重伤,不久后死亡。 临终前留下遗言:“不知杜慎言有孝子,若幼稚,必误我。” 也就是说,如果他知道杜慎言有一个孝子,他就不敢随意伤害他。
古人十分推崇孝道。 一个13岁的孩子为父亲刺杀权贵报仇。 这种孝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惊动了朝野。 徐国公亲自撰写墓志铭。 武则天的御史刘云吉撰写了奏章。 杜慎言也被武则天召回并激活。
杜慎言以他的性格,不得不牺牲一个儿子来保全性命。 也许他后悔了,也改变了很多。 武则天对于皇亲被刺事件并没有太在意,重新启用了他。 为了感谢杜,杜慎言沉言“舞以谢恩”,并受命写《欢乐歌》。 武则天非常满意,被授予左郎,官至饮食部员外郎。
幸运的是,杜慎言的长子杜宪,也就是杜甫的父亲,没有跟随父亲到冀州。 不然的话,他说不定就和杜甫、二叔一起死了,为父报仇了。 我们的诗人圣人杜甫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了。
杜慎言对武则天的连任充满感激,与受到武则天宠信的张易之走近了。 这也为悲剧埋下了伏笔。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张易之被杀,武则天被迫退位。 被认为与张氏兄弟有关系的杜慎言和苏薇薇受到牵连。 杜审言被流放丰州(今越南)。 ,这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
他流亡期间,渡湘江南渡时,留下了这首优美而悲伤的《渡湘江》诗:
日暮愁游园,今春花鸟愁。
我只可惜北京人南流,不像湘江水北流。
春天虽已晚,但景色依旧。 花园里的鸟语花香和以前一样,但现在在我眼里却不同了。 这春天的花鸟,都充满了忧愁。 可怜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因为我想去南方的蛮荒之地。 还不如北流的湘江水呢。
当时,长安、洛阳等北方城市是繁荣发达的地区,而南方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蛮夷之地”。 南北差异巨大。 更何况,他们被流放到越南这样偏远的南方,所以在流放期间,他们看到了湘江滚滚北上。 匆忙之中也充满了羡慕,或许是在想,时光一去不复返,可能很难再回到北方的家乡了。
天下一片混乱,文章的四位好友钟苏薇薇、崔荣去世的消息接连传来,让人心痛不已。 朝廷珍惜人才徐适,召回杜慎言,任国子监博、修文馆直学士,直至病逝。 在他病重临终前,宋志文、吴萍等人前去看望他。 身患绝症的书生忍不住说出了一些狂野的话:“孩子受苦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我还能说什么?但我在这里,我已经压制你很久了。” 等等,现在死了真是一种解脱,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替代者。” ——天啊,这小子给我惹了这么多麻烦,我无话可说,但是放过我吧,你的天赋会永远压制你,让你出人头地。 ,现在死了也好,可惜我找不到可以代替我的人——我估计大家听到这话之后只能面面相觑,咒骂:我不能接受这个。
一代狂人杜慎言于公元708年去世。 四年后,杜甫出生。 他一代一代继承了诗歌才华。 是那句将代代相传的名句,“感时花泪溅,鸟相见惊惊”。 是不是和他爷爷的效果一样? 风? 因此,杜甫曾说过:“诗是我家的事”。 说写诗是杜氏家族的传统手艺也不为过。
纵观一生,杜慎言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嚣张跋扈。 这种性格是读书人所特有的,在官场上他就会崩溃。 他根本不关心孔子“君子慢言而快行”的教诲。 ,《论语》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 更何况,作为官员说话,说话要小心。 杜慎言的名字叫“慎言”,但他却选择说话,不选择说的话。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行为。 他的气质与他的名字相悖,就像是命运的一个超级玩笑。
在现代,像杜慎言这样有个性的文人,也许是一个行为自如、性情真挚的有趣之人,但如果身处职场,千万不要效仿他。 管不住嘴是职场大忌。 言论自由不是没有界限的。 如果你说出不宽容的话,你就是在为自己奠定基础。 而且,就算你天赋异禀,也总有天外之物。 世界之外还有一片天空。 说话粗鲁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强者。 我暗自相信,君子可以温柔,不可迁就。 这才是一个真正强者该有的态度。
-作者-
一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作家协会会员,诗歌爱好者。
【中国古代“衙官屈宋”之一:杜审言狂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