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词。 理解并积累单词。
2. 对照注释理解句子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识古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学习生词。
2.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课文,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完课文,然后通过与注释对照来尝试理解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全文的意思;最后谈谈关于你的感受。)
2. 通读课文
先自己读一下,注意句子中的停顿。 同学们互相阅读、评价后,全班进行交流。 老师重点指导:
看所有的野兽看到我/都不敢走开,老虎不知道/野兽害怕自己而逃跑
3. 理解句子
1.逐句阅读译文。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楚句子中每个单词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论文。 写出现在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的内容。
1、先练习自己说话,然后坐在一起的时候互相说话,然后叫名字。 大家都来补充和评论,看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和“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用老虎的威严吓跑了所有的野兽。)
5.学习新单词
1. 按名称读出生词并扩展它们。
2.指导写作。
恐惧:不要在左下角多写一笔。 问题:右下部分不是水。
3.会写字。黑板设计:30 狐狸被老虎的力量抓住了
老虎和狐狸依靠它们的威严
第二课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意思。
2.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
1. 大声朗读全文
随机引导反问句的阅读,让学生明白反问句可以增强语气,需要阅读情感。
2. 性能
先用原文表演,然后用自己的话表演。
3.谈谈读完本文后的感想。
(喜欢
1、狐狸太狡猾了,用神来吓唬老虎。
2. 老虎太笨了,不会考虑狐狸和自己谁更强。
3、通过短句,勾勒出狐狸的狡猾。 )
4、讨论:《狐狸冒虎》讽刺了生活中的谁? (狐假虎威讽刺生活中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压迫别人的人。)
5.练习背诵课文。
6.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老虎明白之后,又抓住了狐狸……
3、收集其他内容简单的古籍并阅读。
第二部分:教育部编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一卷《狐狸冒充老虎威力》教案
《狐狸假装老虎》教案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 学习本课中的 10 个新单词。 两条绿线内的 10 个新单词只能读,不能写。 认识 1 个多音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单词,用简单的方式积累你喜欢的成语。 .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准备
逼真的投影仪、图片、狐狸和老虎头饰。
☆ 设计思路
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借助阅读材料中的图片进行阅读。 由于文字插图生动、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文字内容。 为此,我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讲述故事内容。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读书与思考相结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将阅读与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 让学生结合语境和生活经历,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争论、论证,加深理解、开阔视野、交流思想、理解意义。
3、读书与行动相结合。
阅读与表演的结合。 要么学生自己表演,要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演。 通过师生共同表演和学生自我表演,引导阅读,体会语言的魅力,理解相关词语。
☆ 教学过程
1.引入主题并讲故事
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 (板书:狐假虎威,读出题目的名字。)
2. 按名字朗读课文。 (老师相机的正确声音。)
3.孩子们读书很好。 这个故事很有趣,大家一定会很喜欢的。 谁能看图告诉大家这个故事? 谁讲的故事最好,谁就是我们班的故事王。 (教师对实际物体进行投影。)学生自己练习。
4.说出故事的名字并选出故事王。
2.默读课文,理解题意
1. 谁能用一句话讲述这个故事? 你可以默读课文并思考。
2. 仔细阅读课文。 文中还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即表达了“狐假虎威”的意思。 仔细观察并画出来。
3. 说出名字。
4. 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利用老虎的威严吓跑了所有的野兽”。 请学生谈谈题目中“假”的含义。 指导学生查字典,确定“狐假虎威”一词中“假”的含义。
3.精读课文,引导朗读
1. 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落。
过渡:“狐假虎威”中的“假”就是借用的意思。 狐狸利用老虎的力量吓跑了所有的野兽。 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读读这个故事。
⑴. 按名称阅读第一段。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频道”。)
⑵. 换词训练。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词代替“通道”一词,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文中“通道”的含义。)
⑶. 指导阅读。
①. 狐狸看到老虎来了,他紧张不紧张? 让孩子自己读,看谁读得更紧张。
②.学生练习阅读。
③.念名字。 (相机评论,例如:感觉有点紧张。)
2. 仔细阅读第二至第六段。
过渡:请孩子们读第二段到第六段,看看谁听懂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⑴学生朗读。 (学生们学习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咕噜、啦、萌。)
①.咕噜是什么意思? 谁明白? 你能做点什么让老师看看吗? (按名字表演。)
②. 让学生再读一遍,理解“拉”字的意思。
③. 通过不同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落。 (引导学生抓住《咕噜易传》、《拉》等词语,读好狐狸的话。
④.师生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特别提醒同学们,狐狸该用什么语气说话才能蒙蔽老虎呢? (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表情,用积极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读好福克斯的话。
4.学习生词并指导写作
1. 分组学习新单词。
2.大群体交流。
3. 学生画红色,探索新字的书写。
4.在老师的模型上写上“假的,威望的”。
5、学生完成《中国书法书》,老师检查指导。
第三部分:小学二年级教案第一册《狐狸装虎》教育部编
《狐假虎威》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生词,学习课文第二至第九段,写出“猪,活”两个生词。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总体目标:学会默读课文。
1、巩固本课生词,能够写出“活”和“猪”两个生词。
2、以不同角色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尽量表现“空荡、招摇、招摇、疑惑、东张西望”等词语。
3.理解“狐假虎威”这句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阅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教学流程】
1. 进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个有趣的寓言——《狐狸冒充老虎》。 在开始这堂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课文中的生词。
1.复习生词。 (读完文字,去拼音开火车)
老师:你真好。 看来言语无法考验你。 那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题目中的“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吗?
2. 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六段。
(一)默读课文第2至6段
1.转变:多么有趣的故事啊。 老师特别想知道狐狸是怎么欺骗老虎的? 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2至第6段。 阅读时,用水平线在狐狸所说的下面划线,用波浪线在老虎所说的下面划线。
2. 老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发现的狐狸说了些什么? 老虎所说的话是谁报道的? 大家画的都和他们一样吗? 你太棒了。 老师画的和你一样。 而且,老师在刚才汇报的时候发现,XX把狐狸的话读得很好。 老师特别想和她比赛,看谁读得更好。
3、师:谁更好? 为什么她的更好? 我们平时朗读课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对话之前的表情和动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读。
4. 我们的小狐狸做了什么动作?
5、《眼球转动》中有一个复音词。 老师有一双神奇的手。 “变”,是哪个字? 它的读音是什么? 你能编一个词来形容它吗? 那么文中读到了什么? 让我们全班一起读一下吧。 全班男生都站起来,我们做一个转动眼球的动作,看看你答对了吗? 通过狐狸的“眼珠子转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狐狸在做什么?
6、喊叫是什么意思? (即说话时,音量增大,音调升高,声音拉长。)谁能用肺顶读? 为什么它用最大的声音说话? 为何不能轻声细语? 由此你就可以看出,这是什么狐狸?
7. 老虎对此有何反应? 老虎为何惊呆了? 谁能为我们大家读一读,读出老虎的疑惑。
8. 现在我想请全班女生扮演狡猾的狐狸,男生扮演老虎。 阅读它并记住添加您的操作。
9. 我刚刚听到一些男孩说他们想扮演狐狸的角色。 女孩子扮演老虎怎么样? 哪个男孩或女孩可以扮演最狡猾的狐狸?
Transition: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老师要给你们竖起大拇指。 不过,现在老虎只是愣了一下,还没有被吓到。 那么狐狸为了吓唬老虎,搬走了谁呢?
(2)研究第四、第五自然通道
1. 老师:天啊! 它用神来吓虎。 你能为我们读一下狐狸的原话吗?
2. 你读得很好,并且强调上帝! 狐狸不但用神来吓唬老虎,而且对老虎的威胁也非常强烈。 是哪句话? 你能读出威胁的语气吗? 他读书好吗? 是的,老师听了很害怕。 其实这句话还有一个地方让老师深深的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 你能查出这是哪个地方吗? 为什么从这里就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呢?
3. 多么狡猾啊! 你的阅读能让大家感到狡猾吗?
4.他读书好吗? 谁能评价一下? 它有什么好呢?
5. 多么狡猾的狐狸啊。 这次老虎有何反应?
6. 老虎(被遮盖的)张开了爪子,因为它被遮盖了。 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所说的话吗? 谁能猜出老虎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6. 老虎瞎了。 多么好的机会啊。 狐狸能趁机溜走吗?
(4)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我们该怎么办? 狐狸想到了什么? 你能读懂原文吗?
2.此时老虎会怎么想? (看来狐狸真的是上帝派来的)
3、我们只是学习了课文的自然段落2到6,并模仿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现在,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 现在,我是老虎,我想捉狐狸。 如果能吓到我,我就放了他,如果吓不倒我,我就吃掉他。
4、你们都是狡猾的小狐狸。 吓到我了。 现在,我要请同桌互相扮演狐狸和老虎,然后请几组同桌给我们表演。
5. 他们的表现好吗? 谁来为我们评论?
3、第七、第八天然通道集体探索研究
转场:就这样,老虎跟着狐狸,走进了森林深处。 看他们来了!
1. 老师:我们只是模仿狐狸和老虎。 现在请使用我们刚刚学过的学习方法。 同桌互相讨论学习7到8个自然段落。 用圆圈圈出狐狸和老虎的表情和动作。 想想:狐狸是怎样吓跑猛兽的呢?
2. 沟通与报告:
(1) 狐狸的姿势和动作是什么? 谁来教我们狐狸的动作? (2)老虎的神态和动作怎么样? 可疑是什么意思? 老虎内心相信什么,怀疑什么?
(3) 朗读时请全班起立并做动作。 我要选一组动作最相似的同学上台给我们表演。
(4) 你还记得野兽们看到狐狸时的表情吗? 看到老虎怎么办? 其余学生则扮演森林中的野兽。
(5)老师现在是森林记者,想采访他们。 狐狸你好,请问你刚才为什么走得这么昂首阔步?
(6) 你好,老虎,我看到你刚刚走过时正在四处张望。 你为什么四处张望? 你刚刚看到这些野兽逃跑了,你有什么感想? (7)老虎很困惑,谁是百兽之王? 现在,我想采访一下野兽。 你好,小鹿。 你刚刚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你很疑惑。 你想知道什么? 狐狸通常是怎样走路的? 那你怎么又跑了? 你被狐狸吓跑了吗?
5.研究第九自然段:
过渡:野兽被吓跑了。 他们是被狐狸吓跑了吗? 谁用课文中的句子向老虎解释。
1、表演:原来狐狸利用老虎的力量吓跑了所有的野兽。
2.一起阅读
3、总结:这就是题目的意思。 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压迫别人。
7.新角色书写指南:
猪活
1.学生观察:这两个词有什么相似之处?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文写作。
3.学生练习写作。
版式设计:
21Fox假冒老虎力量
狐狸; 活泼地昂头昂尾
借
老虎:半信半疑地环顾四周
吓
野兽:逃跑
第四章:二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案——人教部胡家湖卫编
第21课《狐假虎威》(第二课教学设计)
设计师:潮州市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杜玉铿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准确读出“假”、“为”等15个生词以及课文中的关键词。
2.正确书写“爪”字。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角色扮演。
流程及方法:
1、抓住关键词,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阅读和表演,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知道狡猾的狐狸是利用虎威吓走猛兽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样,利用别人的力量来吓唬人,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的能力。
学术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二年级孩子的有效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不是很高。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不能盲目讲解,不能独立从语言中理解课文的含义。 ,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多种形式的阅读来理解内容、领悟课文,并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融入课文情境,从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明白道理。
教学内容分析:
《狐假虎威》讲述了狐狸如何狡猾地欺骗了老虎,不仅让自己逃脱了危险,还利用老虎的威名吓跑了其他动物。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传神,特别是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都描写得惟妙惟肖。 可以看到两者不同的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无知,读起来很有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2、以不同角色演绎“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难点:
以不同的角色演绎“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育资源: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图片、头饰、道具
学生:通读课文,复习上节课所讲授的内容,预习笔记
课前热身:课前小号——说含有动物的成语
教学环节及活动:
1. 复习引言并回忆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含有动物的成语。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狐假虎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狐狸假装老虎厉害》。 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并独立发言。
3.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汉字、单词的掌握情况。
2、精读故事,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读第一段:密林里,有一只老虎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匆匆跑过。 老虎猛扑过去,抓住了狐狸。
2.学生听完后,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从“老虎扑捉狐狸”这句话中认识老虎的凶猛、威力和威严。
(1)用笔圈出老虎动作的词语:扑、抓。
(2) 比较句子:
老虎猛扑过去,抓住了狐狸。
老虎抓住了狐狸。
A. 你能把它改成第二句吗? 为什么?
B. 学生独立发言,通过表演理解。
(3)教师引导朗读:表达动作的词语读时要注重语气。
(4)学生个人朗读,然后分组朗读。
4. 指导学生找出描述狐狸动作的词语。
(1) 比较句子: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匆匆跑过。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跑过。
A.“逃”可以用“跑”来代替吗?
B.学生独立回答。
(2)了解狐狸此时的心理活动:此时狐狸会在想什么? 告诉狐狸他的想法。
5. 教师总结第一自然段。
6.全班一起朗读《自然》一书。
(2)学习2-6个自然段落。
请学生自由阅读第 2-6 段。 想想你读过什么?
了解您的第一次对话:
1、狐狸翻了个白眼,大声对老虎说:“你敢吃我吗?”
(1)这句话描述了狐狸的什么? (眼球)
(2)理解《咕噜噜一转》并表演动作。
(3)“扬起喉咙”是什么意思? 学生进行朗读。
(4)引导朗读这句话,注意标点符号——问号。
2.“你为什么不敢?” 老虎惊呆了。
从“啪”的瞬间体验老虎惊讶的外表和心理活动。
3、按照角色朗读。
第二次发言:
1.“上帝派我来控制你们所有的野兽。如果你们吃了我,那就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让我看看你们有多么勇敢!” (1) 理解“神”、“违”、“令”等词语含义者。
(2)理解感叹号的作用并提供阅读指导:“Howdaryou”应带重音发音。 “上帝、违命、秩序”都是关键词,而且必须重读。
(3)朗读并配合动作表演。
(4)学生上台表演。
2.学习如何写“爪”。
(1)看看这个名叫“爪”的人的进化历程。
(2)观察“爪”字的书写。
(3)学生进行书本清空。
(4)教师写范例。
(5)学生写作。
(6)展示和评论。
第三次发言:
1、想一想:老虎被蒙蔽了双眼,松开了爪子。 这时候,狐狸为什么不逃跑呢?
2.引入句子:狐狸摇着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向你展示我的威严。”
A.表演“摇尾巴”,体验狐狸的心情。
B. 执行性能读取。
3.教师进行总结。
(3)学习7-8个自然段落。
1. 让我们跟着这只狡猾的狐狸去森林里散步吧。 (在文中出示插图)
(1)仔细观察文中插图,解释其含义。
(2)总结: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
2、自由阅读短文,思考狐狸、老虎等野生动物的表情和动作。 在相关词语下划线。
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下:
狐狸——活泼,昂头昂尾
虎——可疑
环顾四周
野兽——逃跑
4、结合课后题,输入“我能演”
(1)展示课后问题。 下列哪个词是形容狐狸的? 有哪些关于老虎的文章?
他神气十足,摇头摆尾,大摇大摆,疑惑地环顾四周。
(2)学生独立回答。
(3)再复习一下黑板上写的内容,并大声朗读。
(4)学生进行表演,理解文字,体验老虎、狐狸、野兽的不同表演。
5、理解故事的结局。
3.课堂延伸、课本戏剧表演。
请五名学生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野猪、鹿和兔子的角色。 其他孩子跟着老师朗读课文的旁白。
4、概括全文,理解大意。
1、回到正题,结合板书,和课文最后一句,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狐狸用虎威吓走猛兽。
重点理解“假”的含义:借用
2、总结与拓展:后来人们把利用别人的力量吓唬别人的行为称为“狐威虎威”。
3.总结一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样,利用别人的力量来吓唬人,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的能力。
5、课后作业:
1、我是主播:给爸爸妈妈讲《狐狸冒充老虎》的故事。
2、课文引述:阅读成语故事“狗斗人强”。
六。 版式设计:
21.福克斯
伪造的
老虎
力量
第五部分:教育部编着的《小学生二年级语文第一卷第二课》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3、知道“狐假虎威”的含义,并对文中的狐狸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知道“狐假虎威”的含义,并对文中的狐狸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流程:
1.谜语介绍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 (附课件)从远处看,它像一只猫。 天生脾气不好。 它张开大嘴,咆哮起来,让其他动物都害怕得发抖。
师:老虎被称为山中之王。 森林里的动物都怕老虎吗? 然而,森林里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有一种动物比老虎更强大。 小动物看到他都会被吓跑。 他是谁? 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狐狸假装和老虎假装”。 (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起读。) 狐狸是什么意思? 老虎是什么意思? “假”是什么意思? (学生猜)你说得对吗? 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提供课件)阅读要求:
1.使用拼音流畅阅读课文;
2、阅读时,标记自然段落的序号;
3、用“---”强调“狐假虎威”的意思。 想想“假”意味着什么。 (学习阅读)
3.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落
(1)师: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狐狸和老虎哪个更厉害? (抓住关键词“窜、扑、抓”来理解) (2)师:这只凶猛的老虎在密林里,你在这里做什么? (三)引导朗读,读出老虎的威严。
2.学习第二至第六自然段落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 狐狸随时都可以成为虎口中的美餐。 他被老虎抓到之后怎么样了? 我们来研究第二到第六自然段落。
(附课件)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并画出狐狸和老虎所说的话。
(1)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 按名字读,一起读。
(2)(课程材料所示)狐狸和老虎的话。 抓住关键词,想象狐狸和老虎的场景和心理,引导阅读,思考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平静、蒙蔽、欺骗老虎。 按名称阅读、按角色阅读、用行动阅读。
3.学习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
转:同学们,我读的语气那么高,那么嚣张,真是被老虎蒙蔽了双眼。 接下来,我们和狐狸一起去森林里散步吧。 请学生一起阅读第七和第八自然段落,并观看狐狸、老虎和其他动物的表演。
将角色分成一场表演,请五个孩子表演,其他孩子担任导演。 教师启示(1)看看前面谁是狐狸还是老虎? (2)狐狸、老虎的表情和动作。 (3)小动物在哪里? 懂得“疑惑而逃”。
4.学习第九自然段
一起阅读第九自然段。
(1)(出示课件)我来帮帮这只笨(yú)无知(mèi)虎:老虎相信这是真的。 事实上,他被骗了。 谁来告诉他真相? (二)说说狐狸冒充老虎威力的含义。
4、拓展思路,深入安全教育。
你喜欢本文中的小狐狸吗? 告诉我为什么。 学生答题者总结:我们千万不要模仿狡猾的狐狸来欺骗人,但是当我们遇到坏人时,我们应该像这只狐狸一样,先跑。 如果我们跑不了,就要学会用智慧打败他们。
【教师资格证《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