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儒门影响中国>正文

更新:02-1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生

2010年1月18日 18:51 凤凰网历史综合【】【】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又名靖安、伯玉,晚号官堂(四大甲骨堂之一),浙江嘉兴海宁人,中国研究。

他们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新中国学术先驱、贯通中西美学的大师,在文学、美学、历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甲骨四殿之一。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近乎无穷无尽,有迹可循”。 着有《海宁王靖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宋元戏曲文本》、《人间词》、《官塘林集》、《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落简》等62种。

生活

1877年生于海宁盐官。

1882年入私立学校。

1893年中期成为学者。

1899年,入上海《时事报》。 闲暇之余,他到罗振宇东文学社学习外语和物理,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901年秋,受资助赴日本就读东京物理学校。 次年夏,因病回国。

1903年起,在通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讲授哲学、心理学等。写有《红楼梦评》等多篇哲学、美学论文。 后编成《静安文集》,于1905年出版。

1907年北上,任学术图书馆译员、词汇库副主编。 在此期间,他撰写了《人言》和《宋元戏曲史》。

1911年东渡扶桑。

1916年返回上海讲学、编辑学术期刊,兼任哈同办的仓圣明治大学教授。 还为藏书家姜如藻编着《密云楼书目》,并参与编修《浙江通志》。

1917年,写有《殷周制度论》。

1923年,应已故皇帝溥仪号召,北上任“南学助理”。

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小学儒家经史课程,研究汉魏石经、西北古代地理、蒙古史料等。 他们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

1927年6月2日在颐和园昆明湖沉没。 对于死因,有不同的说法。

施力

【>历史>专题>儒门影响中国>正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传奇)陈情表西晋李密臣的爱恨情仇 下一篇:中国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