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两黄莺鸣翠柳,一排白鹭登蓝天”。 成语是:我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离题万里了。
据说,有一天,县令请朱枝山到县衙,给朱枝山看了他儿子写的一篇文章。 朱枝山无法拒绝,就仔细地读了一遍,写下了两句唐诗:两莺啼绿柳,一排白鹭升蓝天。 旁边写着一行小字:打两个成语,组成评论。 说完,祝枝山就离开了。
大师们看了朱枝山的批语,纷纷称赞他:第一句两黄莺啼翠柳,说明文章写得生动; 第二句蓝天白鹭行,意思是云朵笔直上升,预示着少爷前程似锦。 县令笑得很开心。
朱枝山的朋友得知此事后,纷纷来到朱枝山家里,询问朱枝山的初衷。 祝枝山说了八个字,与大师们的理解恰恰相反。
朱允明(1460年—1526年),字西哲,因右手有枝指,故名芝山。 世称“朱敬昭”,常州(今江苏省吴县)人,自幼聪明绝顶。 弘治五年(1429年)进士,但长期落榜。 正德九年(1514年),授广东兴宁县令。 嘉靖元年(1522年),调任应天(今南京)府刺史。 不久,他因病回到家乡。
朱允明善诗文,尤工书法,闻名全国。 他性情与唐寅一样,患难与共。 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与文征明、王充并称为明代中期的代表性书法家。 早年楷书精工严谨。 他师从赵孟俯、褚遂良,也追随欧洲、大禹的“二王”。 草书大师有李邕、黄庭坚、米芾。 他们有着深厚的技艺。 尤其到了晚年,他们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性格也变坏了。
《名山藏》云:“云名枢出入晋魏,晚年愈加非凡,居全国之首”。
清代朱和根《临池新解》云:“朱敬兆之草,深悟右军灵理,时而流露灵气;而草清纯温顺,行密密布,甚至富贵如萧渊”。 ,几乎与楚(隋良)公一样好。”
代表作有《太湖诗》、《洪侯吟》、《赤壁赋》等。《六体诗赋卷》、《杜甫草书诗卷》、《古诗十九首》、 《草书唐诗卷》、《草书诗汉卷》都是代代相传的书法珍品。
【(每日一题)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