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莺在绿柳中歌唱,一排白鹭升上了天空。
窗内含西岭千秋雪,门外停靠东吴千里之外的船只。
白话翻译
第三
两只黄莺在翠绿的柳枝间歌唱,一排白鹭飞上高远的蓝天。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镶嵌在窗外,进出东吴的船只停泊在门边。
扩展信息:
黄莺对白鹭,绿柳对蓝天,四种截然不同的色彩和物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欢乐绚丽的画面。
早春时节,一棵茂盛的柳树下,两只黄莺轻快地鸣叫,远处的蓝墙外,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
第一句是“二莺啼翠柳”。 黄莺在柳枝上叽叽喳喳,诗人指定“二”,说明鸟儿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而是齐声合唱,欢快而不吵闹,热闹而不吵闹。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升青天”。 白色的高贵白鹭飞向蓝天。 从“线”上可以看出,鸟儿排列有序,逐渐远去,而不是突然飞走,各奔东西。 “上”字的使用,进一步表明白鹭飞得很高,飞得很高。 翅膀向上展开。
多读书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所学诗词的意义,体会其语境,体会其情感,逐步增强对古诗词的语言感悟,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诗的四句描绘了四幅画面,分开就像四扇扇形的屏风,连起来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美丽的山水画。 第一句写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有一对对的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场面宜人,充满生机,有声有色,形成清新优美的意境,具有喜庆的寓意。
第二句写白鹭在蓝天自由飞翔。 天空晴朗蔚蓝,白鹭在“蓝天”的衬托下色彩极其鲜艳。 两句话中,先后用“黄”、“翠”、“白”、“绿”四种截然不同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的图画。
第三句是从窗外眺望西山雪山。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故有“千年雪”之积。 “汉”字,说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里的一幅画。
最后一句话,从门外就能看到停泊在河岸上的船只。 “船千里之外”三个字,意义深远。 由于连年战乱,水陆交通被战乱阻断,船只无法顺利航行。 等到战事平息,交通恢复后,才能看到东吴的船只。
“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字言空间之广阔,二字言时间之久远。
诗人身在草堂,思千年,见万里,心胸开阔。 诗的开头就表现了草堂的春色,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 目光游移,景色变换,河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愁。
全诗构思精巧,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声形兼备。 这四句诗仿佛构成了一幅千里之外的壮丽山水画。
【绝句四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