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雪梅二诗》是南宋诗人卢梅婆创作的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说明了梅花、雪与诗的关系。 它们缺一不可,只有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美丽的春天景色。 首诗前两句是梅花雪争春,需要诗人去判断。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花和雪的评语。 第二首诗第一句描写梅花与雪的关系,第二句描写雪与诗的关系。 最后两句描写了梅花、雪与诗的关系。 梅花已开,尚未下雪,缺乏诗意。 两首诗充满了智慧和魅力。
作品原文
雪梅诗两首
鹿梅坡
一
梅花雪争春却又不甘落⑴,骚仁哥笔评⑵。
梅花比雪白三分⑷,但雪不如梅花⑷香。
第二
梅花无雪不灵,雪无诗则太俗。
黄昏的诗终日雪意盎然,与梅花相结合,很有春天的气息。
作品注释
⑴投降(xiáng),认输。
⑵骚人:诗人。 因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而得名。
⑶ 隔笔:放下笔。 亭,同“放下”。 评述:评述文章,这里指评述梅雪的品质。
⑷逊:差,不如。
⑸端香:一片香。
⑹日落:指太阳即将落山的傍晚。
⑺非常春天:一切春天。
作品翻译
一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拥有春天的一切美丽,谁都不愿意认输。 打破一个诗人,写一篇批评文章是很困难的。 平心而论,梅花让雪花晶莹洁白,但雪花却失去了梅花的清香。
第二
如果只有梅花而没有雪花,看起来就不是很精神。 如果下雪的话会很俗气,但又没有诗意可与之相配。 当我在冬天的傍晚夕阳西下写完这首诗时,天空又下起了雪。 看梅花雪花竞相绽放,绚丽多彩,生机勃勃,如春天一般。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 那是宋末初春的一天,梅花盛开,作者正在赏花。
作品欣赏
首诗前两句是梅花雪争春,请诗人评判。 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争。 他们都认为早春的自己是最独特的,互不服输。 以独特、活泼的方式表现了早春梅花雪花的美丽。 第二句指出诗人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判断。 诗人原本以为一挥而就,但因判断困难,只得停下来思考。 “评论”就是评价。 本以为一举搞定,但因判断困难,只好停下来思考。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花和雪的评语。 论白度,梅花比雪差,但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 “三点”相差无几,“一段”将香气具体化,让人感觉香气是可以衡量的。 前人已经注意到了梅花和雪的这些特点。 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吴知县回京》:“忽一夜春风来,梨花万千朵”。 王安石《梅花》诗:“墙角几处,梅花枝头独开凌寒,远知不是雪,因有淡淡清香。” 但这首诗用两句概括了梅花和雪的不同特点,很有趣,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一首诗主要讲梅花和雪的特点,第二首诗主要讲梅花和雪及其与诗的关系。 第一句描述了梅花与雪的关系,因为梅花最令人钦佩的特点就是不畏严寒。 雪越大,梅花的这一特性就越能表现出来。 相反,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很难看到梅花了。 表现了梅花的这一特点,故有“有梅花无雪,无神气”之说。
第二句描述了雪与诗的关系。 下雪的时候,普通人很难发现其中的诗意并赋诗; 即使是诗人,如果缺乏优雅,也写不出诗来。 这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故有“有雪无诗‘人’”之说。
最后两句描写了梅花、雪与诗的关系。 梅花早已开了,但因为没有雪,依然缺乏诗意。 直到日落,天空中雪花飞舞。 梅花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 雪花在梅花的点缀下,也变得绚丽多彩,有趣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大受欢迎,一口气写下了两首诗。
梅花、雪花、诗词一起,让春天充满了欢乐。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句很容易被误解为“我写完这首诗,恰巧下起了大雪”。 实际情况是,这首诗是因为场面感人,而且下着大雪而写的。 诗的题目是《雪梅》。 不能说赞美雪的诗是在雪落之前写的。 之所以把“诗”放在“又下雪了”前面,是因为受到诗歌节奏的制约。
这两首诗说明了梅花、雪与诗的关系。 三者缺一不可。 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最美的春天景色。 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开,没有飘雪,就显不出春天的魅力;只有梅花独开,没有雪花飘落,就显不出春天的魅力;只有梅花独开,没有雪花飘落,就显不出春天的魅力。 如果有梅花雪而无诗,也会让人觉得不雅。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执着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知名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教授张明:“这两首诗都是推理诗。第一首告诉我们,万物一分为二,必有优劣。另外,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好方法。”第二首诗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全面、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写诗也是如此,其他事情也应该是一样的。”
关于作者
吕梅婆,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美婆”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自称美婆。 诗风朴素。 宋代陈臣《本堂集》载其诗一首,宋人陈敬仪《全方备组》载诗一首,元代姜正子着有《山房文》,《后村》集《宋诗年谱》,《千家诗》记载其诗两首,《宋诗全集》记载其诗十二首。 《宋词全集》收有他的《鹊桥仙》等四首诗。
【卢梅婆《雪梅》原注译赏析】相关文章:
刘少卿·宋鲁美婆原文及赏析10-19
清明道士家梅花宴/道士家梅花山房梅花原文、笔记、赏析12-26
《昭南·顾友梅》原文翻译欣赏10-29
病梅博物馆原文欣赏11-19
《赏美之乐书书》原文赏析10-18
《水仙子·寻梅》原文及赏析10-15
《垫江唇·梅》原文及赏析11-19
高阳台·落梅原文及赏析10-19
《一萼红·梅梅》原文及赏析10-15
瑞龙吟·松美锦原文及赏析10-18
【《雪梅二首》经典赏析:梅花和雪花的关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