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文言文写作了大约十五年,用白话文写作了大约二十年。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哪一个更好呢? 抛开任何成见,我可以说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差异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大。 首先说一下写作的难点。 写一篇好文章很难,白话文并不比文言文容易。 其次,就缺点而言,文言文虽然可能空洞、庸俗、呆板,但白话文也并非天生就没有这些缺点。 第三,在表现力上,白话文和文言文各有千秋。 要想写得简洁、含蓄、灵活,就用文言文; 如果你想写得生动、直白、贴近生活,就应该用文言文。 使用白话。 这只是一般性声明。 重要的关键在于作者的功力。 有能力的作者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工具。 我还没有发现,某些思想感情只能用文言文,或者只能用白话文来表达。 第四,从写作技巧上来说,一篇好文章的条件是一样的。 第一是有话要说,第二是说得好。 思路要清晰,情感要真实,境界要鲜活,文笔要表达得体,严谨生动,简单而不枯燥,高贵而不肤浅。 文言要好,必须这样;白话要好,必须这样。 话虽如此,我通常更喜欢用白话写作。 原因很简单。 语言的重要功能是交流,交流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作者必须说得开心,读者也能听得开心,这样沟通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对于作者来说,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 为了读者的利益,白话文确实比文言文方便得多。 但我想在这里补充一点:白话很难定义。 如果它指的是大多数人每天使用的语言,那么它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就太贫乏了,永远都不够。 更好的白话文写作不可避免地会借用文言文的词句,这实际上与日常流行话语不同。 这意味着白话文和文言文不可能严格分离。 事实证明,汉语是有历史连续性的。 字符和文字会经历部分新陈代谢,但不会完全死亡。 提倡白话文的人喜欢说文言文死了,白话文活了。 我认为这种言论非常病态。 让普通的年轻读者误以为只要会说话就可以写文章。 他们不需要研究文字,根本不看旧书。 这是白话文写作的茧。 白话文必须继承文言文的遗产,使其得以丰富、扎根于土壤。
【:文言文要好须如此白话文白之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