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今天人们理解孔孟之道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的生命力不能被正确地发挥和引导。 因此,他们虽然读了“四书”,却并没有多大的受益,就像“行尸走肉”一样。 《孟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雄辩的口才给人当头一击,激发人们的慈悲、羞耻、礼让、是非,使人先“活过来”,然后再重新审视自己。以“活人”的眼光看生活内心,而且《孟子》中的故事和对话都比较详细,很容易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联系起来;
然后是“大学”。 《大学》主要讲的是如何通过“不自欺”来做到“诚”“正心”,并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进而辐射到周围;
了解了儒家的功夫学问后,阅读《论语》可以补充这种功夫的例子,同时也可以锻炼人的原则判断力;
最后,还有“中庸之道”。 《中庸》是最难的。 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解经验,要么清淡易读,要么混乱难读。
推荐书籍:
《四书》原文:中华书局《四书章句评集》(推荐传统竖版)。 如果你不习惯繁体字,可以使用精装版的《中国繁体国学文库》系列。 这本书校对得很好,我经常用这个版本。 问:朱熹的解释在道理上很混乱。 他本身就很模糊,读者更容易感到困惑。
辅助阅读: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精要》。 读《孟子》之前最好读一下《孟子》。 读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社会基础,而且书中对孔孟之道的解释也丝毫不违背原文的精神(我读《四书》五年的体会) )。
张岱的《四书相遇》。 这本书对“四书”的解释与朱熹的解释反差非常鲜明,能够促进人们的比较反思,这是非常好的。 您可以逐行阅读原文。 PDF下载链接:
/s/usiuTfY1k0-Oo
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本文是陆九渊应朱熹之邀所作的讲义。 主要讲的是人生中“义”与“利”的选择。 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性。 看《孟子》之前最好先读一下。 阅读链接:
白鹿洞书院讲义(陆九渊)
《古教汇编》:词典功能由武汉大学制作。 能借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借不到,就查一下汉词典。 关联:
荣誉守则
补充:如果你能背《论语》,尽量慢慢背。 反正都是一行行的,文中没有体系。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能够互相印证,受益匪浅。
-------------------------------------------------- ---2016年9月25日-------------------------------------------------------- ------ ----------
补充:《论语》也可以读《十三经注》中的《论语》。 这个版本没有太浓的哲理内容,有一种踏实简单的氛围。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也很好,翻译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模糊的词语。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推荐:《孟子》之前读最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