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险,天险,
金陵王回应瑶光。
别再吹嘘这个地方分裂了世界。
徐妃只得化半脸妆。
(唐)李商隐《南朝》
诗中提到的徐妃,是南朝梁元帝萧仪的妃子,名叫徐昭佩。 徐兆培,东海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北)人。 她是梁代新武将军徐坤的女儿。 她可以说是名门望族的皇后。
天监十六年,徐昭佩被召入宫,册为湘东王萧懿的公主。 生下太子萧芳等人,以及一女宜昌萧含贞公主。
《南史》。 《元帝徐妃传》记载:“当初,贵妃出嫁时坐车到了西州,忽有大风吹来,把屋里的木料吹断了。什么也没有,下雪了,帘子皆白,常归之日,又大雷震动西,国听二柱断,皇上以为不祥,后果不终于女子之行。
这就是说,徐妃嫁给萧逸的时候,成亲之日有雷电,回省之日也有雷电。 结婚本该是一件大喜事,却不料突然下雪、雨夹雪、打雷,这是不正常的预兆。 别说当时已经为王的萧逸,就是普通人也不会认为这是造化弄人的征兆。
徐昭佩入宫的那天,老天似乎就预言了她的命运:“后果不会到女人为止”。
据说,徐昭培入宫前,有一个青梅竹马,名叫张丙,是将军之子。
但在婚姻问题上,她不能自己做决定。 在众多的皇嗣中,他的父亲徐坤看中了只有一只眼睛的湘东王萧逸,相信此人一定会成为人中之龙。 为了紧紧抓住未来的龙子,徐坤决定彻底断绝女儿与张兵之间的爱情。
他听从了小妾的建议,主动向张昺提亲。 他告诉女儿,张兵已经向王家提亲了,并同意一个月后结婚。
许兆培伤心欲绝,哭了几天几夜。 张兵与王兰结婚,王兰出生于官宦家庭,与徐兆培同龄。 新婚妻子相貌端庄,气质温柔。
张兵结婚后,与王兰开始了恩爱的婚姻生活,留下了许兆培。 初恋被毁,对徐兆培的打击可想而知。 她讨厌张冰,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爱。
成圣元年,萧懿即位为梁元帝,徐昭佩由公主晋升为皇贵妃,但职位始终空缺。 眼看着自己距离后座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遥不可及,徐兆培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
萧逸的父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三度出家,三度超度,才再次登基称帝。 他除了每天念经念佛外,还经常到同台寺讲经讲经,不分昼夜,持续七八天才结束。 皇帝首当其冲,他的追随者也越来越多。
当时,全国的僧尼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一半。 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佛寺500多座。 这样的人怎么有精力治理国家呢? 最终,最终导致了“侯景之乱”。
建康城被毁,萧炎被囚禁而死。 “后景之乱”平定后,萧毅在湘东王所在地江陵(今湖北荆州)即位,改号成胜,是为梁元帝。
梁元帝自幼喜爱文学,对政治不感兴趣。 他进一步受到父亲梁武帝萧衍的影响。 他穿着普通衣服,只吃豆子和羊杂粮。
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石林博物院、延吉学者讲学时,梁元帝也在美丽的江边,每天与学者探讨玄机。 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他也还是一个读书人。
梁元帝久留江陵,没有返回建康,这引起了与梁国接壤的西魏的恐慌,认为梁元帝有意进攻西魏。 于是,他们紧急整顿军备,打算出兵江陵。
经过精心部署,西魏晋将领五万大军攻打江陵。 而萧毅此时在做什么呢? 沉浸在老庄教义中的皇帝正在召集百官讨论玄学。 当敌军急迫攻城时,他登城察看敌情,并以诗回应。 官员之中,居然还有人在和声唱歌。
南城已沦陷,火光冲天。 梁元帝来到东阁竹堂,说道:“读书太多,酿成今日之祸。” 他命众人焚毁古今书籍十四万多卷,一剑砍断竹柱,仰天长叹。 :“文武之路今晚结束!” 这是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
据说徐兆培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很聪明,善诗词。 她正值风华正茂,生性多情,却嫁给了一个对她毫无兴趣,整天沉迷于玄学的丈夫。
许昭培虽然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却始终无法引起肖毅的兴趣。 为此,她难免心情郁闷。
后来她发现皇帝喜欢跳舞、写作、研究玄学和佛法。 他经常与一些著名文人交往,并与许多高僧大师谈论玄学和佛法。
因此,她试图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进入他的生活圈子,以改善夫妻关系。 她一改平常的作息,化着淡妆去参加丈夫的诗酒聚会。 她经常与萧毅的文友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她的精神生活。
然而这些人个个心高气傲,嚣张跋扈。 一个小女子的一点才华,在这些重量级知识分子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就算她是贵妃,又有什么关系呢?
化着浓妆,去士林博物馆参加学者座谈会,没有人注意到她。 她面无表情地参加萧毅作家的诗酒聚会,也没有人欢迎她。 梁元帝对她为修复夫妻情感裂痕所做的努力视而不见,丝毫不为所动。 孤独和悲伤几乎让她绝望。
一切都必须逆转。 当女人到了这个地步,屡屡努力却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她就很容易选择报复。 只是许兆培的复仇方式有点让人意外。
《梁始祖徐妃传》记载:“梁朝开国之师徐妃,忌讳,无容貌,至帝二年、三年入室。贵妃用一只眼睛看着皇上,每次知道皇上来了,都会化着半张脸的妆来等候,皇上见了,大怒。
皇帝每隔两三年才来看她一次,但她在迎接他时,化妆时故意只化了半张脸,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半脸妆”。
这不是浪费了自己的美貌吗?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 然而,这却是徐兆培向皇帝报仇的独特手段。 不仅是为了泄愤,也是为了戏弄、羞辱独眼皇帝。
宫女们生怕徐昭培的举动激怒了皇上,后果不堪设想,但徐昭培却很清楚梁元帝的脾气。 她断定,自己的夫君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生气,顶多会把她逐出宫。 反正他们过的是名义上的婚姻生活,还不如嫁给别人呢。
梁元帝清楚地知道徐昭佩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故意嘲笑他,但正如徐妃所料,他并没有生气,而是走开了,对她更加冷漠了。 作为一个皇帝,这种做法也算是精通了。
有专门研究后妃心理的人认为,徐昭培无法当面告诉皇帝,他一只眼睛瞎了,看不清世间的好坏、安危,所以他只穿了一半妆容提醒皇帝,另一半江山非常重要。 危险的是,半脸妆并不是懒惰的表现,而是一张带有政治色彩的脸。
其实,女人就是女人。 说到底,“半脸妆”只能算是女性报复男性的巅峰之作,与政治无关。
即使是这样的“半脸妆”也无法完全让徐公主泄愤,于是她就开始喝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当她看到宫里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妃子时,她突然对她们产生了同情。 她视他们为亲密的朋友,经常和他们一起喝酒。
一旦发现宫里有女人怀孕,她就会不禁心生愤怒,不杀她就很难化解仇恨。 这样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但当一个贵妃的尊严和爱情都被摧毁的时候,她放纵自己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史料记载,徐昭培的放荡行为甚至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妃子嗜酒,经常喝醉,皇帝回宫时,便吐在衣服里。” 她喝得醉醺醺的,吐了一身皇上。
渐渐地,酒再也无法抚慰徐贵妃孤独的心,堂堂的贵妃开始偷偷地与别人交往。 她的初恋情人应该是瑶光寺的智远和尚。
致远起初并不知道他所深爱的女人就是徐公主。 得知真相后,他再也不敢和她交往了。 和公主有染会让他失去理智。 许兆培的第一次红杏恋就匆匆结束了。
当然,她不会放弃。 她的众多恋人中,都湮没于战争和历史之中,但其中一位却被载入人类史册,被写入梁元帝所著的《金楼子》一书中。
此人就是朝臣何惠,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 他英俊优雅。 “时有美人贺徽,贵妃欲送普贤寺,白角枕作诗以答。”
两人坠入爱河,经常一起私下聚会。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写诗,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这比和迂腐的皇帝在一起有趣多了。 皇帝自然知道他戴绿帽子,但碍于太子妃的缘故,他从来没有过问。
当皇帝与大臣们谈论老庄、禅宗、佛教、儒家思想时,贵妃却在与别人幽会。 徐兆培和何慧之间的爱情,是基于诗酒之上的,就像一团烧着的油。 它来得快,去得也快。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都感到厌倦了,冷静下来了。
一次宴会上,徐昭培见臣子季姜长得与张冰一样美丽,便主动将他留在后宫,一边看歌舞。
徐兆培日夜守在季姜身边,伺候他。 许兆培亲自喂季江一日三餐。 季姜看着平时一脸严肃的贵妃在他面前表现得像个小儿媳妇,听他的话,心里受宠若惊。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季姜深深地感受到了许兆培少女般的热情和温柔。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皇贵妃来说,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秘密了。 一旦泄露,皇上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但季姜却不是这样。 他到处炫耀自己与贵妃的风流韵事,不但在诗酒宴上说徐娘的好话,在朝会上也如此。 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季姜:“味道怎么样?”
季姜毫不犹豫地答道:“白止的狗虽老了依然能打猎,小黎阳的马虽老了依然好,徐娘虽老了依然热情。”
季江没有说许兆培有多漂亮,只是说她虽然人到中年,但依然热情。 后人衍生出“佳人虽老,依然多情”的成语,形容中年妇女魅力不减。
恰巧历史学家在场,所以他写下了这段话。 史家直白地写下来,记录在史料中。 梁元帝治下的气氛可谓开明,令人难以置信。 徐兆培年轻时“没有风度”,“成熟”时只是多愁善感。 她究竟有多少“魅力”,值得怀疑。
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 徐妃与情人季姜纠缠不清,直到西魏兵围城,才不得不分开。 那时,她紧紧地抱住季江,原本以为自己和爱人会同归于尽,但她的感情却从未动摇过。 她不想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却想同年同月同日死去。
不料,季姜听说京城被攻破,毫不后悔地挣脱爱人的怀抱,逃得无影无踪。
徐兆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火热的热情总是遇上一滴冷水。 季姜的表现,让她意识到,她曾经发誓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值得信任的。
就在皇上来到她身边的时候,徐昭培疯狂地抱住了皇上的丈夫,泪流满面。 她的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皇帝冷冷问道:“那个人在哪里?”
许昭培不知道是羞耻还是遗憾,却无言以对。 “既然都结束了,那还做什么呢?”
皇帝头上的戴绿帽子不仅等级最高,而且还飞得到处都是。 徐兆培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
国破家亡,皇帝再也无法忍受了。 太清三年,南朝梁元帝先将他关入深宫。
” 贞惠之子方因得母王氏宠爱,不久便死,元帝责怪妃子,方死后,病情日重,太清三年,被勒令自杀。贵妃自知难免,遂投井而死,皇帝将尸归徐氏,称已弃妻,葬于江陵瓦观寺。
公元549年,他的宠妃王氏病逝。 肖毅将责任归咎于徐兆培,并强迫她自杀。 徐兆培对这个世界没有希望,于是投井自杀。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道徐兆培在想什么。 从欣赏父亲的远见转变为憎恨他是否合适?
就这样,徐兆培在43岁时悲惨地结束了自己荒唐、可悲、可悲的一生。
据史料记载,梁元孝仪帝并没有放弃。 他把徐兆培的尸体打捞出来,运回徐家,以示“弃妻”。
不仅如此,他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写了一篇《荡妇秋思颂》来羞辱被逼死的妻子。
浪子分居十年,女方崇尚自怜。 当我爬上大楼环顾四周时,我看到远处的树林里冒着浓烟。 平原如此,又有几万条路? 天与水相近,山与云同色。 山青翠欲滴,水潺潺,变幻莫测。 谁能看见鸟儿飞翔、悲鸣? 秋月不知何处,秋月不知何处。 情况是,她是大楼里的一个荡妇,她对此感到难过。 那时,露已枯院,霜封了阶。 我坐下来,看着腰带变长,却发现腰细了。 重点是秋水波涛,秋云如洛。 太阳已经黑了,接近黄昏,我们正在风骚地过河。 妃子诉是回文,君王愁出塞外。 彼此相爱,长途跋涉如何? 鬓角飘飘,变得凌乱,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叹息。 青眉忧郁,哭声红粉。 就是这样! 秋风吹秋叶飞,春花落春阳照。 春天依然来临,但旅人却再也没有回来。
可见,肖毅不仅有身体残疾,还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最后,徐娘被安葬在江陵瓦观寺。 在男人写的历史书中,徐兆培总是被贴上荡妇、巫婆的标签,甚至有人装作鬼来暗算她:
“当初,新婚前夕,我开车到喜洲,却刮起了大风,房子破了。什么也没发生,雪落了,窗帘都白了。常回那一天,又是一声大雷,震动了西洲的两根柱子,都碎了。如果皇上不这么想,后果就是她不做女人了。”
以上故事就是“熟女”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徐兆培的生活很悲惨。 她本是名门淑女,受过主流教育,恪守礼仪。 然而命运却将她推向了一个不懂魅力的男人。 作为一个女人,当自己的情绪无法释放的时候,她自然会选择错误的道路。 我只是想捍卫我的生命权,我只是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有什么错吗?
【青梅竹马的滋味如何?看完你就知道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