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孤独——苏东坡在《前赤壁颂》中写道“寄蜉蝣上天地,沧海一粟”,
表达思念——吴越王在家书里对公主说:“路上鲜花盛开,你可以慢慢回家了。”
表达人生观——李太白说,“人生如梦,充满欢乐”。
中国古代文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日常用语中的“拜”、“玷污”、“遭遇”、“忤逆”等词语都来自文言文。
有许多优美的诗句让人吟诵、感叹,无论是文章、现代诗,还是歌曲,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文言文的影子:
“我走过江南,等待季节的面孔就像莲花的盛开和落落。” (郑愁予《错误》)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长而孤独的雨巷”(戴望舒《雨巷》)
“如故地重游,满月更觉孤单,半夜叫醒我的烛光不忍狠狠地责备我”(周杰伦《东风破》)
可以说,绵延数千年的文言文在我们今天的语言文化中处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们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也可以说:“天高云淡,我要看”。
我们说:“不要睡着,要兴奋”。 又可曰:“昼短夜长,何不烛光行?”
我们形容别人“富有且任性”。 还可以学古人云:“家有钱,行必以心为指导”。
你会发现文言文的词语排列和组合可以如此多样,或抒情、优美,或幽默、深刻。
每一个字每句话都值得反复推敲和品味。
学习古汉语可以提高我们的说话气质。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吴亦舒在比赛中广泛引用,诗词歌赋触手可及。 大家都称赞她“腹中有诗书”。
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你只能感叹:“书只有用了才会有用”。
【每一个用词用句都值得反复推敲、品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