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飘飘北风潇潇./《夏洛特烦恼》
出道47年后于去年正式隐退歌坛的费玉清万万没想到,自己在1980年代发行的老歌会在2020年以如此毫无意义的方式席卷全球,也许事实并非如此。大事正在发生。
在月活跃用户约3亿的著名音乐平台Spotify上,《一剪梅》名在多个国家的Viral 50榜单中名列前三。在各大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海外网友基于《一剪梅》创作的衍生作品正在获得巨大的流量。
歌词《雪花飘落,北风潇潇》也被收录在城市词典的拼音格式中,被称为“现代青年网络文化的翅膀”,但其扩展含义在2018年的嘉年华中被揭示,已被替换。网友的表情包,中文意思是“无关紧要”。
在此之前,中国歌曲真正在海外特别是欧美产生较大影响的例子还很少。令人惊讶的是,《一剪梅》在没有任何粉丝和营销努力的情况下在海外如此受欢迎,有人认为这是继李子柒之后“文化输出”的一个例子。
不过,稍微了解原委、不空谈虚无缥缈的“文化自信”的人应该明白,《一剪梅》在海外的火爆与“文化输出”无关,与歌曲本身也无关。了解这与任何事情都无关。
如果费玉清真听营销,回归输出,我想赛季末他真的会陷入困境。
歌曲《一剪梅》发行于1983年,是电视剧《一剪梅》的片头曲。
热门的东西不是《一剪梅》
只是一个模因
一位名叫“丹哥”的快手用户上传了一段他在雪地里唱《一剪梅》的视频,看到该视频的外国网友将视频上传到YouTube。
“蛋哥”酷似卡通人物矮胖子,开朗的形象和深情的歌声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该视频很快在YouTube上获得了数十万的观看次数,创下了观看次数的纪录,海外的灵性人士也其次适合。一场免费的创意竞赛,争夺材料。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种版本的混音,在实用功力强、吃货十足的网友手里,费玉清能用温柔的声音驾驭狂野的嘻哈,毫无压力的马苏。倾斜45度头,优雅地与欧美明星打交道,咖啡机跨界合作。
对中文感兴趣的网友开始翻译歌词,有奇思妙想的外国网友透露,歌曲标题的中文意思是“疫情减少了”,歌手名字叫“Fei”。每个人都是中国问题专家。于钦”。
基于《一剪梅》的“丹兄弟”视频和衍生作品在YouTube上的观看次数已达到数百万次。 /YouTube
在此过程中,歌词“雪花飘落,北风吹”以拼音“雪花pyaopiao beifengxiao”的形式走红,用来表达类似无助、无助的心情,成为了一个梗。变得无话可说,甚至毫无意义。
之后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各种相关视频,歌曲的热度正式爆发。衍生作品的常见形式是先描述一个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况,然后对口型说:“雪花飘飘北风潇潇”。其戏剧效果和受欢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前年的《暴徒生活》系列戴着墨镜和香烟的视频。
所以真正流行的并不是“《一剪梅》”,而是基于“《一剪梅》”歌词而流行的网络梗。 《一剪梅》确实是一首经典老歌,但在这场狂欢中,网友的衍生创作和集体模仿才是主角。
当然,这也是一种文化。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一剪梅》 中将语言、思想、信仰和行为的传递过程与基因遗传的过程进行了比较。他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基因称为“模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互联网上的“模因”。
“雪花飘飘北风潇潇”是另一个表情包,和“真香”、“奥利姐”以及各种表情包一样。它不仅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输出无关,而且主要只是另一个模因。只有在相同的文化氛围下才能工作。
与YouTube 上的《遥远的歌曲》类似,几年前在《自私的基因》 模因上播放了电影《夏洛特烦恼》。
广泛传播的表情包通常简单、易于识别、易于表达,因此歌曲《一剪梅》通常只有一句歌词:“雪花飘落,北风吹来。”
同时,和基因遗传一样,“变异”也是模因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过程。网友们对《一剪梅》的歌词进行了模仿和改写,产生了各种“变奏”,一些作品因为更受欢迎而被选中,并不断被传播和调整。独立的意义。此时,原始出处已经不再重要,甚至可能被遗忘。
因此,如果热心网友仅凭Spotify 《一剪梅》的点差数据来鼓励费玉清回归,显然会让他陷入尴尬的境地。
短视频再次流行,
它也不是音乐产业的生命线。
回顾整个一剪梅事件,短视频平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其说《一剪梅》有多受欢迎,不如说这个短视频有多受欢迎。
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应用下载记录被短视频应用打破,达到3.15亿次浏览量,同时在下载量和平均用户停留时间方面也击败了社交平台王者Facebook。
当全球大多数企业都在抱怨疫情的影响时,短视频平台却逆势扩张。被迫宅在家里的年轻人社交娱乐需求无处满足,短视频平台旨在为他们提供恰到好处的出路。这不仅仅是一个出口,还是Couch Cola 和他的朋友们的一个舒适的房间。
受益于短视频的火爆,音乐作为短视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似乎正在带来新的行业机遇。在短视频平台兴起之前,还没有哪个平台能像生产线一样频繁地爆出各种“神曲”并产出热门歌曲。
2017年底,通过短视频,《一剪梅》、《海草舞》、《学猫叫》几乎遍布全城。 2018年,网络流行音乐70%来自短视频平台。
歌曲《纸短情长》的评论部分已更改。
不仅是新歌,很多老歌也受益于短视频,莫名火了起来。林俊杰的《一剪梅》在2008年首次发行时,与同一张专辑的《醉赤壁》相比根本算不上热门。网友们将这段短视频解读为一句“当我检查眼睛时,我发现了一个好人”的热门表情包,时隔十多年,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成为热门话题。
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和强大的影响力,让音乐行业开始注意到短视频的价值。许多歌手,包括周杰伦这样的重量级歌手,都开始加入短视频平台发布新歌。
但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些通过短视频走红的音乐作品。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引发了广泛的模仿,如“《小酒窝》 《学猫叫》”,或者在“Got a”中播放,如“《海草舞》 《一剪梅》”。玩笑。许多通过短视频走红的歌曲都因质量不佳而饱受争议,常常被称为“神曲”,褒贬不一。
你还记得几个月前你被《醉赤壁》控制的时候吗?/bilibili
由此可见,短视频对于推广音乐有多么无用。从《处处吻》到《学猫叫》再到《处处吻》,其中一个肯定比另一个更受欢迎。有多少人关心这些流行BGM歌曲的意义?它们作为热门歌曲的附庸的独立价值是什么?
当然,背景音乐有其自身的功能和意义,视频和音乐也可以在形式和意义上融为一体,但短视频平台的流行依赖于碎片化的内容和超低水平的创作,你需要明白这一点。大数据。
对于将音乐视为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品的音乐人来说,如果不针对短视频平台的特点专门定制自己的作品,他们自然很容易利用这一新兴的推广渠道,但我做不到。但如果你想砍掉自己的脚来适应平台,你可能需要回顾并思考你最初的目的:制作音乐。
黑镜中的歌曲和我们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书《一剪梅》 中做了一个有趣的类比。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一只看门狗,所有类型的内容都只是用来分散这只看门狗的注意力。真正的窃贼进入了问题的核心,我们的内心。其实就是媒体本身。
也就是说,《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火爆不仅与这首歌无关,实际上也与大家面对疫情、疫情时的灵性无关。所谓的“哀悼文化”并不是当今年轻人面对社会环境时自发而和平的压力反应。
为了病毒式传播,无论是《一剪梅》 还是任何其他模因,它都必须满足某些特征:简单性、可见性、可访问性,有时还需要讽刺和幽默。
对于90后的听众来说,最熟悉的可能是《一剪梅》,而不是《一剪梅》。
这些特征不是由网民决定的,而是由移动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决定的。短视频为何这么短,碎片化从何而来?
虽然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非常方便,但也可能会造成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严肃的长内容的体验自然不如让人发笑或快速进出的短内容那么友好。
罗振宇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国民总时间”。如果我们用W表示互联网用户总数,用T表示互联网用户的平均每日在线时间,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GNT=W*T*365。随着网民数量逐渐饱和,大公司的策略开始从“抢人”转向“抢时间”。
现代人所剩无几的空闲时间正在被互联网巨头们切片和占领。微博、微信、短视频、短剧……只有微、短、快的碎片化内容才能更有效地挤压大家的时间。
我们都在被巨头“算计”的网络上冲浪。 /未飞溅
与此同时,科技巨头们大肆宣扬“人工智能”,利用机器算法创造出适合每个人的信息流,让用来吸引看门狗的新鲜肉变得更加可口和有吸引力,最终创造了一种“媒体”。贼”。我变得更加厚颜无耻。
2015年,微博开始测试用“智能排序”取代原有的按时间排序的信息流,利用算法帮助人们看到更多他们想看的内容。
智能排序上线后,微博用户数量增加,用户花在微博上的时间立即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关于“人为迟钝”的笑话,例如凌晨发布晚安照片或报道世界杯后的揭幕战。
人们常说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但现实是流行的不一定是真的。
世界上只有一首歌,但人人都在听,就代表它受到人们的欢迎吗?
我们会看到更严重的流行病吗? /《千里之外》
认识自己是否喜欢某件事的前提是人们有选择的权利。移动互联网现在正在为我们做出选择,但这个过程是持续的、秘密的,其后果是深远的。
我们曾经以为互联网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的世界,但今天看来它只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单独的平流层。这些平流层看起来非常不同,但那里讨论的内容却并非如此。它偏离了网络媒体的框架。
《黑镜》系列的创作者查理·布鲁克(Charlie Brooker)曾解释过标题的含义:—— 每面墙上、每张桌子上、每只手上的东西: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屏幕关闭当你这样做时,就像黑色的镜子,让人感到寒冷和恐惧。
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一直盯着屏幕手指向上滑动,或者停下来,关掉手机,对着黑镜好好看看自己,在追假人气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眯着眼睛?你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吗?镜子?
【一剪梅的原唱到底是谁,最近很火的一剪梅是谁唱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