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22天,但昨天(1月12日)匈牙利短道速滑运动员刘少林和刘少安兄弟备战北京冬奥会突然成为热门话题。中匈混血的两人,本来是想靠颜值“冲破圈子”,但一开口,一股浓浓的土味就直接冲到了额头。他们听懂了汉语倒装句,终于听懂了东北话。
有网友调侃称,“东北话是体育界的通用语”,从乒乓球到速滑。
正在加载视频.
两兄弟都有中文名字,父亲来自中国天津,母亲来自匈牙利,看上去像双胞胎,但实际上相差三岁,而他们的哥哥刘少林出生于1995年。弟弟出生于1995年。刘少昂出生于1995年和1998年。
按理来说,他们的父亲是天津人,他们俩的天津话应该都比较流利,但自从2007年兄弟俩去长春训练一年半之后,他们就定期去长春训练了。 “每年夏天,他们都要接受三个月的训练。此外,他们还是匈牙利短道速滑国家队的队员。主教练张静是吉林人。受东北方言的‘影响’,吉林队口音打败了天津基因。 “东北话铿锵有力,没有谎言。”长春的训练达到了最高水平。
谈到两兄弟的东北口音,他们的教练张静总是害羞地点点头,说道:“他们都让我来教!我不仅在私下里用东北口音,在比赛中也用东北口音。” “欧洲。就是这样!”他说。
哥哥兼教练张静
2017年9月,兄弟二人登上央视《开讲啦》特别节目《一带一路》,他们和声合唱,熟练运用东北方言,与主持人撒贝宁对话,现场招待嘉宾。刘少林也作了自我介绍。 “我父亲是天津人,如果你问我,我们是东北长春人。”
昨天(1月12日),“东北话是体坛通用语”的搜索话题成为热搜话题,一段凸显刘少林和刘少安口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被网友热议。观看次数超过230 万次。我哥哥的口音非常快,请跟上福原爱。
有观看视频的网友调侃道,“还没开口,我还以为这是一段美女视频”,但这位操着地道口音的女孩却认为,体育世界太复杂了,“你赢不了金牌”没有东北口音。""``?
据腾讯体育2018年报道,刘少林、刘少安从小就学习游泳,父亲曾代表华侨参加2007年布达佩斯世界短道锦标赛。接待海外华人。代表团。当时,中国的短道速滑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刘的父亲在与中国队的接触中,建议将两个儿子送到中国训练。
在选拔黑龙江和吉林两支省队时,小时候在长春上过四年学的刘的父亲咨询了张静,刘也咨询了张静。当时,他是长春省队的教练。
此后,兄弟俩每年暑假都会定期去长春进行三个月的培训,原本在家里和父亲说汉语,和母亲说匈牙利语,但拼音和简单的汉字也学会了。
兄弟俩也将教练张静视为“中国人民的母亲”,2018年教师节,哥哥刘少林在微博上向老师张静进行了“告白”。
据@CGTN记者团1月11日报道,作为匈牙利短道速滑接力赛的中流砥柱,刘氏兄弟在三个项目上全部获得了北京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他们代表匈牙利队参加2018年平昌冬奥会,联手夺得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两人还参加单项比赛,哥哥刘少林在2021年11月匈牙利德布勒森举行的2021年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轮男子500米决赛中夺冠,弟弟刘少安则获得冠军。荣获亚军。
本届冬奥会,他将成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接力项目。
2021年10月,@张京教练也在微博发文,感谢北京冬奥组委和各使馆领事人员对参加北京冬奥资格赛的运动员和官员的大力支持,并对他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为了确保2022年北京奥运会能够在更好的防疫力度下顺利举办,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官员能够放心地参加北京冬奥会。”她写道。 “中国的防疫力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最严格、最有保障的国家,强大的祖国。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成功!”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匈牙利 短道速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