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翟瑞敏
界面新闻编辑| 刘海川
2024年3月14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介绍去年国有央企反腐败“成绩单”,显示进展顺利。国有央企领域大幅增加,高压态势持续加剧。
数据显示,2023年,国有央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党组(党委)管理干部诉讼案件4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5人。 109人被转移。全年共查处拘留案件347件,其中党组(党委)管理的干部拘留案件120件,升格干部拘留案件227件。数据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023年查处的事件数据,充分展现了国有央企保持高压反腐败态势的鲜明态度和坚决态度,这是一次全面的、‘为了维护国有央企安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项浩文表示:“央企优质资产,实现央企优质,央企有资,这将是发展的有力支撑。”这是一个政治保证。告诉界面新闻。
2020年以来,中纪委全会连续五年把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作为重点工作。 2023年3月启动的二十届中央第一次巡视中,30家央企、5家央控金融企业被列入名单,我国将开展党组定期巡视。第一次。一家集中管理的公司。 2023年10月,又有31辆车辆列入二十届中央第二次检查定期检查名单。
2024年1月召开的第二十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今年要强化高压态势,聚焦重大问题、重大领域、重大对象、新型腐败和腐败问题。我们应该继续关注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彻底揭露腐败隐性,把严惩政财合谋腐败作为重中之重,深化国有企业腐败问题整治。
尚浩文表示,国有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属于权力集中、资金集中、资源丰富的地区,央企党员和骨干干部能够接触到重要的信息资源。他指出,他们掌控着重要的资源。 “容易追求。”“利益损失导致无法履行职责。”“故意利用权力或玩忽职守,可能导致重大风险或隐患。”
他说,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聚焦国有央企腐败问题最严重的领域、反腐败工作的薄弱环节、聚焦关键人员。抓好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不断探索“办、组、区”联动等机制,以事件预警推动改革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多个点上扩展。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以及纪检监察组,密切监视,就是这个意思。国务院国资委断言他脱离国资委机构,是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个坚决查处的人。严肃查处行政系统5名厅局级领导人员,严肃查处赵平、范吉祥、孙红红等15名“一把手”腐败案件。
国企纪检监察机关还对中核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秀江、中国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冲进行严肃查处。原中航集团、国航党委委员、原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范晨,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华中光电技术研究院院长陈福生, “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
解放新闻报道称,上述被免职高管中,夏庆峰曾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指导管理局(委工作部)主任,并受到处分。重新调查、调查,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2023 年4 月16 日。赵平,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于2022年9月退休,将于2023年5月接受调查。范吉祥,原中国电建党委书记、副书记。卸任后,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孙红红于2023年9月接受调查。
为何这么多国企、央企“一把手”被撤职?向浩文告诉界面新闻,国有央企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腐败案件频发。由于国有企业资本雄厚、控制重要资源、拥有产业优势,最容易追求电租、依靠企业剥削企业、进行权钱交易,往往会受到沉重打击。关键岗位有权决定资源、资产和资金的配置,但他们往往履行职责不当,导致腐败问题。
此外,对相关事件的分析表明,在人员管理、组织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犯罪呈现群体性实施,这是该领域职务犯罪的重要特征。领导人和关键人物相互勾结,利用各自的资源,形成复杂的利益共同体,很容易导致“瓦解”和腐败。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第四监督检查室主要负责查处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部门腐败案件。 2023年3月,第四监督检查办公室在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作为重中之重,狠抓重大项目、物资采购、国家监察委员会。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注意这一点》。严肃查处国有企业并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批典型案件。
据介绍,为强化事件震慑作用,自2023年3月起,中纪委、国监四监局将集中发布事件新闻信息。一种机制。全年公开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96起。
北京大学诚信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此前对界面新闻表示,集中公开国企和央企经营管理人员审查调查信息,将起到很强的宣传作用,并警示他称,可能会有效并可以向公众公布。党的领导人可以了解中央政府反腐败的政治决心。
同时,统一信息公开,有利于群众和党的领导干部全面了解党在特定领域的廉政建设的作风和进展,统一了解特定领域腐败的特点和规律。 “各领域领导干部要举一反三促整改,对共性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彻查彻查,是有益的。”庄德水说。研究建立审查调查信息集中发布机制,使审查调查信息发布更加规范有序。 ”
尚浩文指出,在查处国有企业腐败案件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央企领域腐败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政府将围绕国企许可、招投标、产权交易、境外投资等重点,严厉打击各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关键环节是无情的。加强对新的、隐形的腐败现象的查处。要提高对主要管理人员配偶子女、身边利用影响力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以及“影子股东”、“影子公司”等新的隐性腐败的查处能力。政界和商界的“旋转门”和“避免辞职”。
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着力解决国有企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问题,严把选人用人关,实行轮岗交流、 “我们要利用好这样的制度。”向浩文说。
【国资委央企任免,国资委任免央企高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