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书和影子
陪伴了很多人学习和成长的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现已修订并重新出版。
3月27日,《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二版)出版纪念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主要回顾了1975年以来《汉语大词典》的编辑出版过程,介绍了《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目前的编辑出版状况,重点介绍了本次修订过程中出现的亮点,并对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讨会现场。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古今词融为一体,源流并重”的特大型汉语词典,反映了整个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史。第一版的编辑工作于1975年开始,近千人参与了资料收集和编写过程。该书于1994年出版,共12册,共约37万条,字数超过5000万字。
第一版《汉语大词典》学术性强、实用性强,出版后仍产生广泛影响。但由于当时文献资料严重匮乏,条件有限,主要集中在词汇流失、意义缺失、解读不足、文献证据迟到、不足等问题,很多都给我留下了感触。的遗憾。而随着新的语料库、语言现象和中文研究成果的出现,《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势在必行。
2012年12月10日,《汉语大词典》(第2版)编辑出版工作启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2018年12月,第一卷《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出版,80%以上条目修改。第2、3、4卷预计于2019年出版。全部25卷征求意见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预计收录条目数约为40万条,总字数约为6000万字。
“一百年的衣服会变成金衣。”
每个单词都有一个语言故事,每个条目都有一个编纂故事。
《汉语大词典》第一版(第二版)主编平均年龄超过65岁。王涛、杨蓉蓉、陈富筹、钱玉林四位主编各司其职,从开始校对到校对完成,历时两年多。他们有的已经七十多岁,满头银发,有的已经向西进军。
该书主编王涛回忆,钱玉林患病后,仍坚持修改自己负责的第一卷初稿。他在第七卷中因重病去世。 75岁的栏目编辑为了《汉语大词典》放弃了一切,每天坐在办公桌前。许多栏目编辑多年来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根据不同的卷,有的主编不仅埋头工作,每次卷主编会议上还会赋诗给大家加油。
为了及时讨论修订、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卷主编和各编者专门成立了网上工作组,我也向专家进行了咨询。学者及时。同时留下了许多细致入微的编辑稿件。去年11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些编辑展示了他们自己编辑和审阅的稿件。 “当我看它时,它充满了修正,以至于它无法容纳在这张纸的正面,背面或中间。当我选择它时,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由一个人穿的百针长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姜兰生说:“和尚。请这样做。”
《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的修订版(第二版)包含两个部首:“一”部首和“丨”部首。第一版的这两个部首总字数为162.3万字,第二版的字数为214.5万字,增长了32.16%,并且第一版的80%以上的条目在修饰程度和类型上存在差异。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王伟辉表示,《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2版)修订范围广、质量高、成果超出预期,是一个很好的标杆对于这个出版物,正在思考。的后续卷。蒋兰生将编辑出版的过程形容为“一百年前的长袍变身金色蕾丝衣”。
优化文档,源流并重
《汉语大词典》不是一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汉语词典,而是跨越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真正理解文学需要广泛的文学、历史和语言学知识。另一方面,词典内容多样,要解决的问题复杂,编修难度大。尽管如此,新出版的第一卷还是有很多亮点。
“书证的优化可以说是第二版的最大亮点。”蒋兰生总结道。文献证据是词典的核心,在展示和证明对单词含义和用法的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时词典需要尽可能提供现实世界的例子,并提供从古代到现代的词义的更一致的外观和演变轨迹。《汉语大词典》 第一版的孤儿证书数量为12万张,约占所有条目的30%,但这次修订解决了孤儿证书的许多问题,并且对来源和流进行了同等重视。这使得我们的编辑政策是“支付收费”更明确。
王伟辉对比了字典词条“一天”的两个版本的书证,发现在第二版中,在文件的开头增加了一行,表示“天空的一部分”的含义,然后是“一”添加了更多行。补充最后一行“来源”和“流程”。因此,多年来,这个含义的使用不断扩大,以更准确地反映汉语词汇的历史。
此外,诸如书名和文章标题错误、引文中的错别字、遗漏和派生词、标点符号不当以及繁体、简体和正统字体使用不正确等出版错误都在第二版中得到了修正。·已修复。同时,我们扩大了资料范围,采用了汉译佛经、出土文献、中古汉语、现代汉语四大类的新材料。 “我读到的部分,有张家山汉墓竹简、长沙东博楼汉经木简、汉译佛经、五朝禅语《祖堂集》等文献证据,这些都是第一版没有使用。”姜然生说道。
改变词典的生活和数字化发展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买的字典是学生字典,很小。初中生的字典相当于今天的现代汉语字典。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它的范围是:010到30000。1990年代,上海请寄给我一套《辞海》。也许一个人需要从一本小词典开始学习和学习,而从学生的小词典到汉语大词典的过渡大概就是一个人学习和进步过程中的一步。”《汉语大词典》(第2版)华建民主编讲述他与词典的缘分。
词典是人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中国人的词典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词典查阅习惯已经从纸质词典转向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平台。
当前,在线编辑、在线修改、在线出版等网络时代新模式已基本形成共识,成为方向和趋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对5000万字第一版《汉语大词典》进行了初步修改和电子排版,并经过反复校对,确保文本数据的准确性。这一方面作为第二版修订的工作文件,另一方面为后续数字化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第一版网络版正在开发中,所有内容将于2019年正式出版并向读者开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王维松先生表示:“工具书特别是《汉语大词典》这样的大型工具书的编订和修订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或者说修订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过程总是在进行中。”
《汉语大词典》(第2版)主编华建民先生表示,《汉语大词典》的编辑出版是一项大工程、一项大事业、一项伟大的科学,我相信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主题。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字3万,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电子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