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乎,求益也”| 论文(下)

更新:03-2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第12讲】上次我讲了研究生,包括小学和初中老师,喜欢给自己的论文贴标签,把自己不懂的外国理论放进去,谈论热门话题。据我所知,还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1

善于说出令人惊奇的事情

学生在论文答辩中经常会做出令人惊讶的陈述。比如,当他想提出一种教学模式时,他往往会认为现有的课堂教学毫无用处,只有他的模式才是最科学、最实用的。而且,他只是随机做出决定来强调论文的重要性。例如,“口语交际”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一位学生在引言中曾说:“在中国传统教育中,重读和写,但从来不重视口语”,另一位学生则说,“在古代学校,老师的尊严是存在的”。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缺乏提问精神。”“唐朝时,口译考试有口试。不能说。从孟子到张载、朱熹、陆九渊,“吴辰主张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异见成为后来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东西要懂得如何随便抹掉,读几本相关书籍就够了。”其他科系。该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当代作家的,题目是《鲁迅古体诗教学研究》,她居然在引言中写到:“新文化运动后,传统诗歌,包括古今诗歌,”古典诗歌中著名的、最好的作家诗词是鲁迅、毛泽东、俞大羽,”我问她,“《南社》和《学衡派》。“你认识那个老老师吗?”她脸上满是困惑。进一步询问。我们国学系的研究生只有三个懂现代人写的古诗词,而且还要写研究论文。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呢?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些老一辈的文人,受着老式的教育,怎么就写不出古诗词来。当时,这三位名人还没有以旧诗闻名。这句话可能是文革期间某人说的。

2

轻松写长论文

另一方面,由于最近的趋势,大学教授在年底整理科研成果时,只需报出论文题目,数数字数,无人知道。说了什么或者怎么说。我也不在乎。你写的。一篇论文不到一万字就不是论文,一本书不到二十万字就不是作品,但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写作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一个很长的文档。有一年,我的研究生——,已经是某个地区的教育研究员,写了一篇雄辩的6万字的关于考试学习的文章。事实上,国外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被移植的情况也有,有些文字难以理解。我一直在读它,但它与实际的教育和考试相去甚远,而且太“科学”,以至于我无法理解作者想说什么。我对她说:“你的专业硕士论文只要15000字,我个人认为8000字就够了。”但后来论文竟然是40000字,我勉强通过了考试。她还会不满意,认为我的老师不懂理论。事实上,自从参加高考以来,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阅读了布鲁姆的书《教育评价》,还阅读了几本关于考试的中国古书,以澄清一些问题。随后,他在王尚文先生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教科书)中撰写了“语文教育评价”一章,还撰写了《中学语文课程论》(浙江人民出版社)为他的老朋友曲北民编辑。 )写了:010到30000章,每章包含40000到50000字,可见他并不业余。但我仍然认为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讲清楚道理、解决问题。 1953年4月25日,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在《教学评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不到1000字的短文,报道了遗传物质DND(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这一戏剧性的时刻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因此,克里克、沃森和赫-威尔金斯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日本,Azusa Yondai 《自然》 Gakurin Publishing 2009)这篇关于DNA 研究的论文只有2000 多字长,但它解决了一个问题,使其成为经典文献。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有很多。比如唐永通教授的论文《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就只有1000多字。邓光明教授称赞道:“几十年来,他在这项研究上发表了很多论文。” “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唐博士的文章可以说把问题说清楚了。”(编辑唐一杰、赵建勇《何谓“俗讲”》)最近,报道越来越长。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完整地复制班级记录。我最终就“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并写了一份报告。小说。有一次,一名研究生从课堂笔记中摘录了文章《汤用彤学记》 的2000 字。我告诉她,“我们稍后必须把这个作为附录,否则重复率会太高。”上次我提到的那位学生之所以犯罪,原来是因为他的“复读率”太高了。这个禁忌。

3

神秘的标题

张兆丰弟兄的书第五章第二节有《地坛》。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

首先,寻求新奇,避免听从别人的说法。

2、追求小,避免太大或不合适的东西。

第三,要现实,避免神秘。

在第三个原则下,张哥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现象,我特别厌烦的。比如,有些作者在写文章时,喜欢使用又长又别扭的标题,中间夹杂着“从XX理论的角度”。这些是“基于背景”、“本体论思维”、“方法论概述”等学术术语。事实上,文章的内容与“XX理论”、“XXX背景”、“本体论”或“XX理论”关系不大。 「方法论」刻意给人一种神秘感。这种写作和研究的态度不能称为“现实”。张兄是一位温和而真诚的书生,所以说话时很有礼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虚张声势”。孔子说:“言辞立诚”,“言辞无非是表达的力量”。使用别人不理解的词语是不诚实和不纯洁的。这只是为了显示你的不可理解性。如果你看不懂,那就证明你是业余爱好者。再加上充满翻译口音的长篇演讲,让读者不知所措,没有勇气评论,只能佩服。钱钟书在《论文选题三原则》中写道:“(有些人)只看重长篇大论,鄙视片断文字,甚至喜欢数量。”他打趣道,“我鄙视微言”。为什么?还是因为“一吨”的废话很容易忽悠人?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立即辨别真假并判断价值,尤其是在使用新引进的理论时,所谓“1克”的微谈”是“它太小了,看不清,要小心,因为它会滑落。”当我饶有兴趣地翻阅过去十年的杂志,尤其是那些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杂志时,我发现,你会来跨越这些神秘的头衔。

剩余的话

张学成《读拉奥孔》 是《文史通义·内篇》 本文列举了古今学者写论文时常犯的10个错误,读起来非常有趣。在谈到第七个“额外”时,他说: “夫文如其人,文如其事就可以了,可能和考试有关,但肯定是有关系的。”“到菜场多找菜”是指买东西的时候蔬菜,你跟卖家讨价还价,要多一点食物。这里有一个典故:皇甫糜《古文十弊》卷下载:司徒侯霸派他的儿子给延光送信,要求答复,延光却告诉他:只需给出指示即可。 ”写完后,侯霸的儿子觉得自己写得太少了,就问颜光能否多写一点。杨观拒绝了他的要求,道:“你要买菜吗?还要吗?”现在很多人写文章就好像去市场买菜一样。

【“买菜乎,求益也”| 论文(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上海贤佑农业专业合作社,上海贤风农产品 下一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统计口径,https://www.gshuqing.cn/农户户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