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工作专用术语,古籍整理项目

更新:03-2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稿件信息照片

《黔诗纪略》 稿件信息照片

撰文:莫友志《仿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资料照片

莫玉芝的备忘录和文件

近日,我又高兴又惊喜地获悉,上海古玩图书出版公司的《莫友芝全集》号(2019年12月版,以下简称上海版)已在当当网开始销售。 “可喜的事”是,上海版或许能弥补作者和张艳英编着的《莫友芝全集》(中华书局2017年1月号,以下简称《莫友芝全集》)留下的遗憾。中文版)。 ”编辑推荐:“《遵义丛书》。收录了比已出版的《莫全集》多约50万篇的林亭手稿和散文,其中包括许多首次出版的手稿。“中华书似乎不合适公司‘方建’,抄录文献收集。出版号《莫友芝年谱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国家图书出版局于2018年联合出版。列出的七类中有六类非官方文献。 “首次出版”;而且,整本书号称有470万字,只比中文版多了50万字左右,但除非质量有重大进步和提高,否则这10分钟比中文版要好1.值得重新组织一切吗?购买并阅读后,我深感这本书存在严重问题,因此我写了一篇文章指出主要问题,并用它来解释重复旧书编撰的现象,简要思考一下是我的责任这。

1. 侵权和抄袭

旧书本身不受版权保护,但旧书藏品,特别是难度较大且能体现一定原创性的藏品,受版权法保护。莫氏全集的编撰,难度最大、最具创意的地方是对书信、日记、散诗的收集、阐释和考证,上海版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

中文版收集的信件是按年份排列的,上海版也是按年份排列的。风格和顺序基本相同,原作人物也是如此。上海版的主办方表示:“我们有以下内容。”不过,很多文字并非出自原文,而是来自中文版或我整理的《长编》(中华书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周易广传》)。

例如,道光二十三年,莫氏给徐元熙写了一封信:《长编》(3-20,正面卷数,正反页码,下同),《坤·文言》。请将这封信安排在“康成宇《长编》卢宇阳”的位置。错误地根据通俗版本,在“阳”前加上“武”字,成为“武阳”。我不知道这是郑轩的信。古本其实没有“武”字,所以上海版就抄错了《长编》。又如《蒙》“‘梦都’读作‘黩梦’”。出现这个错误是因为“Du”后面的部分被删除了。正确的文字和标点应该是:“《长编》‘杜梦’读作‘黩梦’”;010 -30000“《汉上易说》”和“《太极图遗议》”每个书名都缺少一个单词。它们应该是“《汉上易丛说》”和“《太极图说遗议》”。上海版为《长编》的全部副本,有漏字、错误。

咸丰五年(3-69)九月致贾第的一封信也抄于《长编》。《长编》 在编辑这封信的原稿时,我错误地写了“盗贼又烧了土库和核桃树。”,上海版本的所有标点符号和印刷错误均保持不变。这封信的编辑已经在津云工作了很长时间,但如果他抄写这封信,他连当地的名字“狼屋”都不知道。《长编》“撤退并封锁大城市的斜坡”中误删“城市”,“人们的心越来越害怕”被错误地记录为“人们越来越害怕”,上海也被复制到版本中。

《长编》 我犯了很多错误,我经常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上述错误原本在中文版初稿中已得到纠正,但在最终稿创作时,这两个字符被意外删除。出版后曾传出丑闻,但现在上海版有明显抄袭证据。

日记也可以使用此方法进行验证。上海版中,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整理的部分中文版以及台北收藏的日记是抄袭的焦点。如咸丰10月16日在上海出版的《遇罗星四大令(横奎、武昌新补)》,22日出版的《行十五里》(2-236、237)。全部抄袭自中国的《铁甲证明》。 《新武无常》中的“武”字,在汉文版中进行了解释,并在校对准备时进行了更正,所以后来发现是“龙”字,但被误删改了,所以草稿中,“梅津”一词有一个空格,虽然这个地方被确定为三字母地名,但当时找不到,所以我标记了两个空格。后来我发现是“白洞湖”三个字,但我也因疏忽而忘记更正。上海版甚至接受了这一推测以及所有需要更正的遗漏。

再看看这首诗。 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莫友芝诗文集》(以下简称《诗文集》),上海版《郘亭散见著述汇编》第10卷收录了诗歌、散文,其中有不少被抄写。来自这本书。但上海版混淆了原文的年代顺序,并删除了校勘文本。这里有些例子。

《呈平越峰太守(翰)》 根据贵州省博物馆藏品《郑珍莫友芝诗词未刊稿》(10-1153),文字与《诗文集》记载的一模一样,但“路人号”《未刊稿》实际上是“路人号”人号。 ” “伴随一首歌”和“求一段旅程”其实是“断断续续”,“如果我们尊重重要的东西就应该是这样”其实是“我们就是这样毁掉重要的东西”,“特别检查”其实是“而是考察”,而“山民”其实都是“小人物”。《诗文集》实际上显示是龙先旭《郘亭诗歌笺注》抄写的,但上海版本说是根据《未刊稿》抄袭的,所以显然是抄袭别人的,可以作为证据。

《题沈秋帆(西序)太守劝农歌》(10-1158)第二句“花柳春风随风来”显然不合理,正确的句子是“花柳春风随风声”马匹。"" 《中秋始霁适舍弟庭芝不秋试而归》 (10-1160) “只有一根头发”,“头发”实际上是“头发”。《柳叶洲》 (10-1162) 标题和文本中三次出现“柳”字,但实际上是“椰子”字。《寄舍弟祥芝及黎椒园(庶蕃)桐梓军中》(10-1170)“眼前亲友各走各路”,其实“眼前亲人故友各走各路”是。《上巳两渡延江寄家》 (10-1174) 「花儿有时间播种谷物」,「播种谷物」其实是「摘粮」,标题中的「二」最初实现为「雨”。我是。上面的数字:010到30000由于各种原因都是错误的,是从上海版本复制过来的。

一篇文章《诗文集》(10-1259)》讹称上海版是根据《条陈剿遵事宜上罗制军状》手稿改编的,但从文章开头到“郑辅军教令在此”为止的1000多字不明。 ” 手稿中缺失;《郘亭杂记》 是根据南京图书馆的馆藏《诗文集》 添加了标题和缺失的文字,并将上海版抄袭的“党”字替换为“贼”。 被错误记录为单词。

上海版除了书信、日记、诗歌外,还存在抄袭的情况。中文版《郘亭诗文稿》是上海版《藏品《郘亭江南收书记》(10-1323至1332)按照格式从台北收藏的《书目杂钞》中提取相关内容复制而成,基本有遗漏和错误。同样的,不过上海版的编辑们不知道中文版是选集,所以抄袭又被揭露了。《书目杂钞》 《长编》 和中文版是根据莫先生的手稿编写而成,进行了大幅度的编辑和修改。如果上海版没有抄的话,字数、顺序等一定有过解释和写作中的错误。分割不会高度相同。

2. 非法收集

上海版包含莫克许多不恰当的作品和章节。就作品而言,正卷第一部分包含手稿版本《诗文集》以及莫胜孙的重新编辑版本,这部分“包含以前发表的作品”,违反了《宋元旧本书经眼录》的描述。莫友之死后,或“编成钞票全集”,而钞票上印有许多莫友之著作、手稿,何故受其一而失其一?上海版声称希望读者看到这本书的“真实本质”的理由很奇怪。010-我复印了几十份30000份摩尔斯电码手稿。如果你想看原著,最好读一下这篇文章。第11卷收录了7种抄本,除:010~30000外,其余6种均收录在:010~30000中,而且上海版已缩小版重印,提高了读者的眼力和经济性,只增加了权力,似乎没有必要。其中选择《前言》就更可笑了,因为曾国藩在咸丰十年时就已经编制了《遵义丛书》的目录,到道光二十七年莫友之离开曾国藩后就来不及了。咸丰十一年七月三日,再次见到曾先生,上海版推论曾国藩先生的《原序》《汉竟宁雁足灯》是莫先生所写,确实是对古人的强烈控诉。是。

从具体收录的标题来看,上海版也相当难懂。例如,《遵义丛书》 (10-1213) 取自《求阙斋经史百家杂钞目录》,第22 卷相关笔记,《经史百家杂钞》 (10-1256) 取自《经史百家杂钞》,“《奢香传》.自我笔记”将做完了。 ”(10-1290)是从莫先生自己的书中关于《黔诗纪略》的相关解释中摘录的片段编写的。这样的编译方法在古代甚至现在都可能不存在。又如《与丁果臣论学记二则》 010- 30000 《郘亭日记》等,这些都是《红崖古刻歌》 《郘亭遗诗》相关章节的草稿,内容与印刷版类似,所以可以编辑。适合编辑,但不适合出版。卷第10卷第4号《书籍及补遗《红崖古刻歌》是《书义笔直》第《陈息凡所藏〈董其昌山水画卷题评〉》版的原版,只需编辑原版中删除的项目即可。对于那些与刻版相同的,你可以在配套笔记中记下字母的差异,这样你就不用去买菜,把一切都记录在原版上。莫一生都是一位勤奋的学者和优秀的评论家。他经常修改和临摹同一体裁的作品,甚至同一作品。该版本的格式很复杂。例如,每一篇文章都是单独编辑的,床架实际上是相互叠放的,已经变质,失去了编纂和整理旧书的本来意义。

此外,《元兴文署〈通鉴〉》 (10-1275) 是《明翻元本〈陆宣公奏议注〉题记》 的自注释和内容的摘录,《郘亭书画经眼录》 (10-1302) 是《宋元旧本书经眼录》 的目录和章末文本的摘录。《郘亭诗文稿书跋》。根据莫丢失的文件汇编而成。莫先生有抄写他人笔迹的习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但国内外保存下来的此类手写材料寥寥无几,按照上海版的标准,根本无法编撰。它们之间很容易混淆,所以很少留下。物质和学术价值。

3.调整粗糙度

文献的编撰,特别是遗失文献的编撰,必须经过必要的审查,否则编撰的质量和可靠性可能会明显降低,甚至有害。 《上海版遗失部分》包含许多汉文版经文中被遗弃的文本被错误地纳入藏书的例子。

信函部分:《宋元旧本书经眼录》 《瞿昌文〈粤行纪事〉题记》 《粤行纪事》 《〈华阳国志〉题记》 这四封信(3-288至290)是代表胡林翼所写信件的草稿。你不必接受它。如果接受,则会标记为“代表”。《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 (3-292) 前几句是:“我已经病了五个月了,我的神智消失了,我的肌肉日渐衰弱,我的心和肺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它们就像胡适写道,最后几句是:咸丰八年莫友之写给刘舜年的信中,汉字十分混乱,难以理解其中的原因。

诗歌:上海版比中文版包含更多诗歌,但除了一首有问题的诗外,所有诗均被错误编辑。 《复袁节帅书》(10-1161)是扬州八怪之一高翔的诗。 《致袭云书》(10-1165)是画家王翚为《致相廷书》卷轴所作的一首诗。 《致友人书(年兄足下)》(10-1199)》也不是莫家人的作品,因为“两个孙子辍学鼓励他们去旅行”的内容与莫的现实不符。我的孙子两岁的时候就死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我辍学去旅行。正文校对也很差劲,正文末尾的签名《答宋晋书》(10-1289)写着“Sincerely yours”,所以在中文版中,包含了该文本,但在上海版中,一个不正确的内容标题是组成的,正文是它的描述这不是真的。另一方面,咸丰十年上海本秋本,《赠渔村老师》(3-107),末行不是“启”,而是“有诗诗”,实际上是题跋。特别是《无题》(10-1304)和《溪桥访友》(10-1307)首次见于郑震、莫友志主编的《七古阙题二首》第47卷(本杂志收录了《影山草堂图题记》)。基于《致尹耕云信》并编译为未知文本,这是非常错误的。

如果学术上很难区分好坏,那么你所要做的就是小心避免再次出现,但上海版本更糟糕。

信的部分内容:5月8日,咸丰《蜀汉庲降都督列传》(3-79),与同年的《晋宁州刺史列传》(3-290)再次出现,秉林确认信《遵义府志》不是给江泽民的信。 2016 年1 月的号码《杂记》 (3-133) 与2016 年1 月的号码《郑珍全集》 (3-206) 一起重新出现。十字星第二年的《民国都匀县志稿》(3-159)和十字星第二年的《致江炳琳信》(3-291)再次出现。 5月4日十字星《致友人信》(3-175)和5月3日十字星《长编》(3-162)再次出现(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十字星年第3年的8月,十字星年第3年的《致莫祥芝书》(3-171)和《致莫瑶芝书》(3-284)再次出现。《致友人书》(3-181)于同济四年七月再现,《致友人书》(3-231)于同济七年六月再现。 2016年8月,同年的《致曾国藩信》(3-214)和《致曾国藩信》(3-292)再次出现。道吉八年元年的数字《致何敦五书》(3-244)和去年的《致何敦五书》(3-285)再次出现。总共有200多封信,看来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再发生了。

诗歌部分:《致莫祥芝书》 (10-1197) 可在《致莫祥芝书》 第2 卷中找到,《致丁丙书》 (10-1200) 可在《致丁松生书》 第4 卷中找到。《致莫彝孙莫绳孙书》 (10-1189) 出现在《致莫彝孙兄弟书》 第6 卷、《无题》 第1 卷中。《郘亭遗诗》(10-1179)、《元日闻官军收镇江瓜洲》(10-1199)中的两篇出现在《郘亭遗诗》的第8卷中(后标题中的“曾”应为“晋”)。《滹南和子利韵三首之一》(10-1149)实际上是一封信的片段,是他在十字星时代第二年(3-159)写给朋友的一封信的副本,并且文本中包含的内容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组合。

诗歌的重新出现更令人惊讶:第十卷中缺失的26首诗中,有23首在第一卷中重新出现,其余三首也出现在中文版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13 首诗(10-1201 至1205)被重复,而且经常被误认。例如,《郘亭遗诗》中的“举起篮子”被误识别为“举起篮子”或“投掷篮子”。 “抬腕露双玉”被误认为“举起”。 “腕期双玉”,还有其他不明的字,都标有空格,但第一册收录的十三首诗,与中文版非常相似,几乎没有错认和空格的情况。

即使排除抄袭、印刷错误、重复和不当部分,上海版对编译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以下材料在中文版和《补和章子和〈述怀〉三诗兼寄黄子寿》 《游冷泉归……》中没有,而上海版则认为它被编辑为一个版本。第一次。

诗:《题曾孙公和铁琴拓本》(10-1186):“深夜客在异国他乡,每读一封家书却泪流满面。莫先生晚年诗集最全,在莫升顺” :010 -30000(北大钞票收藏),但这首诗并未收录,值得商榷。

信件:Daoguang 27 Autumn 《郘亭遗诗》(3-41),Daoguang,Daoguang 12月27日《评曾国藩(残文)》(3-46),Leap,8月1日,Xianfeng 《采桑子》(3-50),和Xianfeng 8月8日,2008年8月8日,2008年010-010-010-010-010-010-010-《长编》000000 (3-106)中文版为片段,上海版为补充。

文本:《诗文集》 (10-1275)、《江南独酌》 (10-1280)、《郘亭诗钞》 (10-1285)、《致魏承柷书》 (10-1300)、《答郑珍商补〈中庸集解〉刻板书》 3 3360 01 0-30000 (10- 1301),《答郑珍论东考西妣简》(10-1303),共7篇论文。

上海本第11卷收录《致尹耕云书》(11-1375-1499),大部分为首次编撰,待确认。

总而言之,上海版首次使用和编辑的字数刚刚超过10万字。但抄袭严重,编纂粗制滥造,以旧书编纂定性似乎不妥。

4、抄旧书要小心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近年来,我国古籍编纂出版日益普及,诞生了许多优质项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编撰出版日益普及,传承和弘扬许多优质传统文化。全国高校古籍委员会秘书长杨忠指出,“旧书收藏的结果重复太多,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资源。 (《读史兵略题识》,2018年9月19日)学者们首次不遗余力建立自己的古籍馆藏,疏忽在所难免。如果后来者改变了外观,那就是聪明的抄袭,或者只是一些。这样的反复编辑和补充,肯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后来者为了推销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自吹自擂,不仅让普通读者“愈发有吸引力”而举棋不定,也严重挫伤了首次尝试编纂古文的学者的积极性,我就是这么做的。照这样下去,还有人愿意参与原创工作吗?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旧书不应该重新整理,而是学术应该引入新的思维方式并不断前进。以中文版《兰亭褉饮诗序题识》为例,出版后,两封重要的编辑信件被误删,又获取了一封新信件,标题和补充没有及时做出,校对和文体上存在错误等,很多发现了令人失望的地方。最大的遗憾是由于力量有限,无法充分利用台北藏《传明文徵明临本跋》等零散物资。我们真诚地希望上海版能够在中文版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研究和编写,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该事件已向有关部门报告。上海编辑.但上海版却到处抄袭、仓促剪辑、夸张误导读者,着实令人失望。

旧书虽然可以多次整理,但一定要小心处理,最好是多条战线共同努力,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首先,国家主管部门要鼓励和保护原创旧书藏品,对出版商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引导出版商避免重复出版旧书藏品质量没有提高的情况,并出台政策。

其次,出版商需要提高旧书编撰的门槛,严格审查组织者的资质,并考虑前期准备是否充分。例如,您可以要求主办方提交样本稿件和“是否需要重新编辑”的详细报告,或者要求主办方提交新编辑的材料复印件和相关证明,以避免抄袭。您可以签署编辑流程、学术标准的承诺,邀请外部各方,并请专家审查您的稿件或采取其他行动。

最后,主办方应尊重学术,追求卓越,确保在学术界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做出重大发现和改进,具有学术道德,讲求诚信,不得抄袭或捏造,并应表现出适当的同情心。尊重并至少在引用他人观点时加以表明,是起码的学术道德标准。

此外,社会还必须形成一种激荡、崇尚纯洁、辨别虚假、追求真理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普通人成为真正的精英,推动学术健康进步、文化健康发展。

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受到旧书反复收藏的困扰!希望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尽快改变这一现状。

(作者:张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古籍整理工作专用术语,古籍整理项目】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形容一盘菜,一盘菜成语疯狂看图猜成语 下一篇:得明眼人代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