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礼记12则

更新:03-2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乐的特点是求同,礼的特点是求异。相同使人相爱,不同使人互相尊重。太不受限制的享乐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界限的混乱和不确定,太不受限制的仪式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礼乐的作用是调和人的情感,使人相亲相爱,规范人的行为仪容,整顿人的尊严和自卑感。明了礼的本质,则贵贱平等,乐物合一,则上下和而无争,人们的好恶就会明朗,贤人就会诞生。如果贤人自然有别,用刑来禁止奸淫,用奖赏来鼓励贤人,那么政局就平衡了。如果我们以慈悲爱人,以正义纠正别人的过错,世界就会健康。幸福是从人心中来的,而礼则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因为幸福源于内心,具有宁静的品质,而礼仪是由外在强加于人体的,其特点是注重形体、外表。所以,伟大的音乐的曲调和乐器一定是非常简单的,伟大的仪式也一定是非常简单的。享乐得当,人们就不会抱怨;礼节得当,就没有人会争辩。所谓“服治天下”,就是通过礼乐来统治天下。暴民不起而作乱,诸侯尊从天子,兵不起,不用刑罚,百姓不忧,天子无怨,福气昌盛。它和谐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描述了长幼之间的秩序,让全世界都互相尊重、互相爱戴。只要皇帝继续这样做,礼仪就会不断发展。

【原来的】

大福与天地和谐,大礼与天地和谐。和就是万物不失,诚就是祭祀天地。正如明时有礼乐,暗时有鬼神一样,士开里有尊爱合一。礼是指人们在尊重和谐的情况下做特殊的事情,音乐是指人们表达不同的语言并彼此相爱。由于礼乐意义相同,明朝国王也纷纷效仿。故事与时间息息相关,名气与成功息息相关。因此,钟鼓、管磬、有柄有茎的羽毛等都是音乐的乐器,而弯曲、伸展、抬高音调则是放松和生病的象征,也是音乐的源泉。簠(f)玮(gu)祖道类物品也是礼仪工具,升降、上下移动、旋转也是礼仪物品。故知礼乐之情者能写之,知礼乐之文者能述之。作者称之为神圣,叙述者称之为清晰。那些了解圣人的人被称为文士。音乐代表天地的和谐,礼代表天地的秩序。因为有和谐,所以万物变化;因为有秩序,所以万物不同。乐为天所造,礼为地所造。过多的控制会导致混乱;过多的控制会导致暴力。天地清了,礼乐就可以了。道德上没有伤害,就是幸福,爱情的快乐,就是形式上的幸福。清净无邪(2)是一种礼仪品质,庄重恭敬是一种礼仪制度。如果用金石来装饰超越声音的礼乐,用于宗庙和国家,侍奉山川神灵,那么这个地方就和人民一样了。

[笔记]

揭:控制高度,使高度相等。

邪:邪恶、不恰当、粗俗。

在金属或石头上涂漆:使用、添加。金石:金指钟等金属乐器,金指编钟等石质乐器。金石结合泛指任何乐器。

【翻译】

大乐和谐万物如天地,大法令规范万物如天地,只有和谐才能万物生长而不失,只有节制才能使天地的各种祭祀者有礼。人间有礼乐,阴间有神,用二者来教化人们,天下就可以互相敬爱了。所谓礼,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互相尊重;所谓喜,就是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体现出同样的爱。礼乐中的尊爱之情始终如一,是历代贤明帝王传承下来的。礼乐与时间相配,名声与功德相配。因此,钟、鼓、管、磬、羽等只是音乐中使用的乐器,弯、伸、扬、聚、散、伸都是音乐的表现形式。篮子、桂、头身制都是仪式中使用的工具,上下楼梯、上下走廊、改变方向、露出外套、盖上外套等动作都是仪式的表现.只有懂得礼乐情感的人,才能创造礼乐,而懂得礼乐表达的人,只能记录和实践先王的作品,而创造自己的作品,你无法控制。能创造自己的人称为圣人,记录和实践先王创造的人称为明。说某件事是独特的和神圣的意味着某事可以被解释或完成。音乐是模仿天地的和谐而产生的,礼是模仿天地的秩序而产生的。只有和谐,万物才能繁荣生长,只有有序,万物才能分化。乐为天而行,礼为地而行。克制过头,上下不和就会造成混乱;克制过头,上下不和就会发生暴力。一旦我们了解了天地的这些性质,我们就可以创造仪式和音乐。言语与现实的和谐是幸福的主旋律,享受爱情是幸福的行为。礼仪的本质是纯洁,形式是庄重、尊重、服从。祭祀形式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是一样的,都是加金石作乐,祭祀宗庙、土地、山川诸神。

【原来的】

国王享受成功、规则和仪式。大功德的物品有音乐准备,有处理和区分的物品(1)是仪式工具。千奇与亲人之舞,非乐备,祭祀富贵,亦不客气。五皇不异时相随,三王不异时相随。如果你很高兴,你就会变得焦虑;如果你很有礼貌,你就会变得偏执。难道他是唯一一个快乐、无忧、有备、不偏执的大圣吗?天地间,万物各异,而礼法统一,流转不息,契约变化,欢乐昌盛。春长夏长,是仁;秋收冬藏,是义。仁近于福,义近于礼。快乐的人和谐而服从上帝,有礼貌的人不健康而生活在鬼里并服从地球。故圣人按天作乐,按地行礼。礼乐分明,天地官吏负责。

[笔记]

区别:通“比”是普遍、广泛的意思。

淡如:诚实的喜悦。

执行:也可用于执行和解释。

率:跟随,跟随。尊重。

【翻译】

乐就是给予,礼就是报答。欢乐、享受是有其本源的,而礼却是与本源相反的。乐德是互惠的开始。所谓大车就是皇帝的战车,九品龙旗就是皇帝的旗帜,青黑就是皇帝的珠宝,成群的牛羊是赐给诸侯的。喜是情感的坚守,礼是原则的坚守。音乐是一样的,礼仪是不同的,礼仪和乐理与人际关系无关。即使贫穷,也能看到变化是一种喜悦,而诚实、避免虚伪是礼仪的经文。它通导礼乐、天地、神德的情感,给上、下诸神带来欢乐,看本质和毛体,引导父子、君臣的关系。所以大人用礼乐,天地就会开化。天地合一,阴阳相辅,女子覆养万物,草木茂盛,大地发芽,翅膀展开,角生,蜇虫出现,有翅膀的女子躺下,无毛的女子。发孕(y),胎生者若产卵者不死(d),产卵者不死(2),则福道归阳。

[笔记]

黻(y):以“羽”生。

殰(d):胎儿未出生就死了。沉:乳沟。

【翻译】

快乐的本质是给予,仪式的本质是回馈。音乐的目的是表达内心的喜悦,而仪式的目的是纪念祖先的事迹和祭祀。音乐的作用是宣传成就,而仪式的作用是反思那些俘获人心的情况并追忆其原因。主人看见一辆金玉车,是诸侯的,叫大儒,原来是皇帝的车,龙纹九波纹旗,原来是皇帝的旗,报告说看到了青黑的胡须。是一种用来算命的名贵龟,本来是皇帝的龟,不过它还带着成群的牛羊,都是皇帝送给上朝的诸侯的礼物。音乐歌颂人际关系中永恒的主题,礼仪表达世俗事务中令人惊讶的真理。乐是表达人伦的共同部分,礼是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与乐的结合贯穿着人伦关系的终点。乐的内容是深悟本源而能随时变化,礼的本质是表诚除非。礼乐相结合,可以追随天地的真情,体悟神灵的变化之德,感化天地神灵成就万物,受到圣父、圣子、天地的感召。主啊,可以统治君王的大事。部长们。所以,有德的君王、大臣如果能够按照礼乐行事,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光明。调和天地之气,阴阳不相矛盾,滋养母亲,滋润万物,使草木茂盛,种子发芽,鸟飞翔,兽生长,咬伤痊愈。毛皮会生长,胎生个体不会死产。卵生的人不会打破鸡蛋。这就是音乐的全部功能。

【原来的】

乐既唱黄钟、道吉弦,又作乐终,于是童舞,筵散,人摆,豆列,升降。现在仪式结束了,我们有了导演。乐师区分与诗声有关,所以弦乐是从北边吹奏的;宗主区分与宗庙仪式有关,所以后者是尸体;上主区分与葬礼有关,所以后者是师父的区分。 既然是仪式中举行的仪式。所以,德在先,术在后,业在前,业在后。所以历代君王都有始末之分,才能够统治天下。

[笔记]

辨别:了解清楚,调查详细。

主办方:颁奖典礼的主办方为主持人,观众为嘉宾。

【翻译】

音乐不是指和弦、歌曲、舞蹈,只是结束的音乐,指挥小伙子们奏乐、摆设宴会、陈设瓶豆等就足够了。进退时鞠躬,这些都是如此——所谓礼,只是礼而已,最终官吏掌管礼就够了。乐师熟悉声乐诗,所以让他演奏下一首,宗朱熟悉寺庙仪式,但他的位置在尸体后面,让尚朱主持葬礼。熟悉,他的位置是也在师父身后。故曰积德者上,积技者下,有功者下,负小事者下。在后面。于是,历代君王就分派使者,制定礼乐,宣示天下。

【原来的】

每当接触到通奸的声音时,相反的能量就会对其做出反应,形成一个图像和蓬勃发展的性快感。当正确的声音触动时,气就会做出反应,气就会形成图像并带来和谐与幸福。当我们提倡和谐的时候,就有相应的反应,善恶各归其位,万物的理是相通的。所以君子必须反思自己的感受,才能调和自己的志向,用类比来实现自己的行为。淫乱之声不留智慧踪迹,淫乐礼仪不与神相通,懒惰、迟缓、邪气不立身,耳目鼻口心,知道全身是为了行其义。发声,以琴作乐,动其干,饰其羽,以笛管达德光,动四气和,主宰万物之理。故清明如天,浩瀚如地,终如四时,周如风雨。五色写而不乱,八风循规而不险,百度可数而执着,小与大相辅相成,端相生,守者清纯。阴重叠成经。所以,如果你生活幸福,道德清净,耳目就会聪明,血脉就会平,习惯就会改变,世界就会太平。因此,可以说“享受音乐的人享受音乐”。君子满足于其道,小人满足于其欲。如果用道来控制欲望,那么你会快乐而不是困惑;如果你随着欲望而忘记了道,那么你会困惑而不是快乐。所以,君主能够省思调志,乐于成道,乐于实践,以与祖国和睦相处。

[笔记]

影像学:产生电击并引起特定症状。

逆情绪:压抑激情,不让它飘荡。

一百度:一百零四分钟,昼夜的长度。

向方:向方与“方向”相连。方、涛. Koho意味着有一颗道德之心。

【翻译】

人的气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的方式也不同。当受到危险、不恰当的音乐影响时,其负面影响就会体现出来,产生负面作用,促进淫秽声音和邪恶音乐的发生。受好音乐的熏陶,体现出好气,感化好气,促进和谐音乐的产生。正义与悖逆同唱,善恶各有其位,世间万物的理是相同的,相似的,相互呼应的。所以,处于上位的君主,要克制自己的性情,调和自己的意志,效仿善行,培养自己的善德和感情。勿扰耳目智,勿让不合声色入心,勿让淫乐俗礼触心,勿让懒惰、鄙恶、恶事加于你心。任何气质。身体的各个部位,耳、眼、口、鼻、心,都是按照“秩序”和“正确”的原则来发挥其功能的。并用它美丽的体态和气质来发出它的声音,用琴声来装饰和美化它,用茎和弦来协调它的动作,用羽毛装饰它的外表,用笛子和管子为它伴奏,唤起人们的兴奋。诸神的终极仁慈所激发的光辉四时阴阳和谐之气诠释了万物生长的原理。因此,这种音乐歌声洪亮,音清如天,钟鼓洪亮,神气浩大如地,五音自始至终相连,犹如一首曲子。循环。随着季节的变化,舞蹈的人物进退如风,如风雨。相应的五种颜色也精心书写,避免混乱,八风绝对遵循月亮的节奏,白天和黑夜都算一百分钟,月亮大小交替,没有长短或差异。一年四季如此,万物变化,相辅相成,清浊相应,主次交替。是故,修行快乐,则人际关系清净无扰,耳目清明,不为恶声恶色所惑,血气安宁,暴力止息,习气改复。如果我们保持简单,世界上每个人都会幸福并享受和平。所以说“幸福就是快乐”。地位高的君子因为通过音乐获得了正世的真理而快乐,而士人和百姓则因为音乐满足了个人的欲望而快乐。如果你以道德来控制你的私利,你就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不会被幸福所欺骗;但如果你因私利而忘记道德,你就会被你的本性所欺骗,而不会被幸福所欺骗。能够获得幸福。真正的幸福。故君子抑性以调心,励律以开悟。如果实行幸福,民心有道德,那么君主的品格就会受到遵守。

【原来的】

君子曰:“礼乐不可少,必须去身外。”给心灵带来欢乐和治愈,会带来一颗轻松、开放、顺服和理解的心。若生一、智、子、良之心,则乐则乐,乐则平,平则久,久则久,则成天,天成神。天无言而信,天不怒而威。带来快乐就是治愈心灵。躬身行礼就是庄重,庄重就是庄严。如果内心不和谐、不快乐,卑鄙的心就会潜入,外表必须粗鲁,傲慢的心就会潜入。所以,音乐是由内而动的,礼是由外而动的。欢乐十分和谐,举止十分流畅。内和而外从,则人见色而不争,见外则不悦而骄。故德若内显,则民必听之;德若表于外,则民必从之。所以说“礼乐如何实现,世间容易找错路”。

[笔记]

成顺:阿谀奉承、服从。

错误:放错了地方,扩大了适用范围。

【翻译】

君子曰:礼乐一刻也不能离己。当我们用喜乐来治人心的时候,自然就会生出平、诚、爱、诚实的心。当你内心有平和、真诚、爱、诚实时,你就会感到快乐。当你的心快乐时,你的身体就会平静。和平导致长寿。长寿使人相信天堂。如果你相信恐惧,你就会感到幸福。就会像敬拜上帝一样。如果你快乐,控制住你的心,你就会安静如天,人们会跟随你,你会像上帝一样,永远不会生气,人们会敬畏。控制音乐是为了控制人的心灵,控制仪式是为了控制身体。备身则仪容庄重,仪态庄重则庄重。如果内心不和谐、不快乐,就会被卑鄙、诡诈的心所利用;如果外表暂时粗鲁,就会被轻蔑、单纯的心所利用。所以,音乐影响心灵,礼仪影响容貌。喜悦非常平和,举止也非常恭敬。内心温柔,外表听话,人们不会与他竞争,也不会轻易鄙视他。音乐所产生的品格光辉,作用于内心,使人服从、服从,仪式产生的外表和行为的温柔、人性作用于外在,使人服从、服从。其意是“懂得并提高礼乐之理”,用在世上,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原来的】

魏文侯问于子瑕:“戴冠听古乐,卧不敢;听郑、魏乐,则不疲。” “古乐为何如此?新乐为何如此?”子夏答道。 “今之古乐,无论入旅出旅,与宽和,奏弦笙簧,护鼓。”抑制迷惑的样子,优雅地告病。于是君子说道:即是古道,修身齐家,天下平等。这是古乐的本源。”今天。老公的新歌,进退,过度使用不忠的声音,永不停息,优秀矮子,獶(呦)杂,父子无名,乐不可言。也无法与过去联系起来。这就是新音乐的起源。你今天听的音乐是你最喜欢的音乐,你最喜欢的音乐就是音乐。音乐与音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

[笔记]

Swift:迅捷的意思,指舞者的动作轻快、敏捷。

优秀:演员、让人发笑的艺术家,在古代地位极低。

獶(獶):同“猱”,猴子。

【翻译】

魏文侯问子夏:“我戴砚面,恭听古乐,惟恐睡着,即使听郑、魏之乐,也不觉疲倦。” “为什么早期音乐这么让人昏昏欲睡?”“为什么新音乐这么有趣?”子夏回答。 “当今古乐,齐声前进、后退,乐团中所有乐器均由鼓控制,以鼓声开始,以金钹声结束,以金钹声结束。以鼓声结束。”铙钹之声,金钹,舞蹈动作快而优美,但不庸俗。基于这些特点,君子指的是古代音乐,但在谈论音乐制作时也包括在内。从深层次来说,事物是与修身养性密切相关,管理家庭,管理世界。这就是古代音乐的作用。今天的新音乐,曲折,弯曲,倾斜,但它是美丽的。相反,他们求变,而音乐声淫秽,演员和小矮人一字排开,没有男女之分,也没有父子的尊卑意识,就像一群猴子聚集在一起,甚至当音乐结束时,没有余味,没有联系。“到过去。这是音乐的新功能。你现在问的是音乐,但你喜欢的是音乐。音乐和音乐是相似的,但在现实中这不一样。”

【原来的】

宾摩贾与孔子坐在一起,孔子对他说话,高兴地说:“我守卫已久,为何?”“疾病不是很常见吗?不是。”我告诉他:“唱吧,这是一种性液体。 .为什么? ”我说,“我不认为你会遇到麻烦。”“我继承了勤奋的精神,我已经是一只跳蚤了。为什么?”我说,“是的” “《礼记》坐在左右,为什么?不是《小戴礼记》的声音。”孔子说:“如果不是《小戴记》的声音,那么那是什么声音呢?

?”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 【注释】 ①淫液:与“淫逸”同,反复致意,如同流连忘返。 【翻译】 宾牟贾陪孔子坐,孔子与他闲聊,说到乐,孔子问道:“《武》乐开始时击鼓警众,与别的乐相比,持续时间长,这有什么含意?”宾牟贾答道:“表示武王伐纣之初,担心得不到众诸侯的拥护,迟迟不肯发动。”“其歌声反复咏叹,曼声长吟,是什么意思?”答道:“那是心有疑虑,生怕事不成功的缘故。”“《武》舞一开始便手舞足蹈,气势威猛,是什么意思?”答说:“表示时至则动,当机立断,不要错过了时机。”“《武》舞做的动作与他舞不同,是右腿单膝着地,那是什么意思?”答道:“这不是《武》舞原有的动作。”“歌声表现出有贪图商王政权的不正当目的,这是什么原因?”答道:“这不是《武》舞原有的曲调。”孔子说:“不是《武》舞原有的曲调,那是什么曲调?”答道:“掌管《武》乐的机构已失传了。若非如此,就表示武王作乐时,心志已经荒耄昏愦了。”孔子道:“对,对。我曾听苌弘说过,他也是这个意思。”宾牟贾起身,立于坐席之下,请问道:“《武》乐击鼓警众,迟迟不肯开始,我所知仅限于此,承蒙您所说,苌弘也这样解释,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但我不明白的是,稍迟些就是了,为何竟拖得那样久?” 【原文】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翻译】 音乐是发动于人的内心的,礼仪是发动于人的外表的。所以,礼主张消减欲望,乐主张盈满情怀。礼消减而前进,以前进为文德;乐盈满而返回,以返回为文德。礼消减而不前进则会销毁,乐盈满而不返回则会放纵。所以,礼有回报而乐有反情。礼得到回报则乐,乐得其反情则安详。礼的回报,乐的反情,其义理是一样的。乐,即是快乐的情感的抒发,是人情所不可避免的天生的情感的表露。所以人不能没有乐。欢乐必然要借声音来表达,借动作来表现,这是人之常情。声音和动作表现人们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全部表现无遗。所以,人不能没有欢乐,欢乐不能不表现出来,表现得不合规范,就不能不混乱。先前的君王憎恶邪乱,所以创制了《雅》和《颂》的乐歌来加以引导。使乐歌足以令人快乐而不放纵,使乐歌的文词足以明晰而不隐晦,使乐歌的曲折、平直、繁杂、简洁、细微、洪亮和节奏足以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不让放纵邪恶的念头来影响人心。这就是前代君主作乐的宗旨。因此,在宗庙里演奏先王之乐,君臣上下一同聆听,没有谁不附和恭敬;在族长乡里演奏音乐、年长的和年幼的人一同聆听,没有谁不和谐顺从;在家门之内演奏音乐,父子兄弟一同聆听,没有谁不和睦亲近。所以,作乐要先确定基调宫音以协调众音,用各种乐器演奏以表现节奏,节奏和谐而形成整个乐章,用它来协调君臣父子的关系,使民众相亲相随。这就是前代君王作乐的宗旨。所以,听到《雅》《颂》的乐歌,会使人心胸开阔;拿着盾戚等舞具,学习俯、仰、屈、伸等舞蹈动作,会使人仪态变得庄重;按一定的行列和区域行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行列就会整齐了,进退也协调统一。所以,乐表现了天地间的协同一致,是中正谐和的纲纪,是人的性情必不可少的。音乐,先代圣王用它来表达喜乐,军队鈇钺,先代圣王用来表达愤怒。所以,先代圣王的喜怒,都能够得以表现于其同类。喜则天下人附和他,怒则暴乱者畏惧他。先代圣王的大道,礼乐可以说是盛大了。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礼记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礼记12则】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你知道母乳是怎么形成的,母乳是怎样形成的? 下一篇:男士乳头按揉,男士勿入丨关于乳头的7个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