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单词《二十四史》浓缩成这30句话!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代所著的24部史书的总称,从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开始,到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结束。 ),共3,229卷,约4000万字,以统一的纪传体风格撰写。
这是一本很长的书,所以如果您没有时间读完整本书,这里有30 个句子,它们抓住了整部杰作的精髓。
1、君子因正义而兴,恶人因正义而受益。《晋书·符登传》
释义:德可以激励君子,利可以激励坏人。
2.如果太强,就会破裂。《晋书·周岂页》
直译就是:“太老实,会心碎;太懂事,会失去弟子”。
3、为了国家,粮食不如信仰重要。人性的关键是质量第一,文本第二。《宋书·江夷传》
翻译:治国之道是民不食不如民不信,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是可以写出来的。
4、智者努力思考就会失去一些东西,而愚者努力思考就会得到一些东西。《史记·淮阴侯列传》
从字面上看,聪明的人总是在千计万计中犯错误,而愚蠢的人总是在千计万计中获利。
5、鸟临死时,其叫声是悲伤的;人临死时,其言语也是仁慈的。《史记·滑稽列传》
直译:鸟将死时,其叫声是悲伤的;人将死时,其言语是仁慈的。
6. 通过隐藏流源、弯曲其形状或试图拉直流来观察流是无法实现的。《后汉书·刘般传》
翻译: 浑浊的水源不可能流出清澈的泉水,扭曲的身体不可能投射出笔直的影子。
7、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子知道,什么是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翻译:上帝知道,地球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会有人说他们不知道呢?
8、羡慕深水有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翻译:如果你站在一个深潭边,希望能在里面钓到一条鱼,那你还不如回家撒网呢。
9. 不如如临深渊或如履薄冰。摇晃,颤抖,每天都要小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直译就是:你要紧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天比一天小心谨慎。
10、天下喧嚣皆为利,天下喧嚣皆为利。《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无非是追求名利。) 热闹的世界都是为了利益,热闹的世界都是为了利益。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正所谓,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12. 农业是世界之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汉书·文帝纪》
翻译:农业是天下之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温饱之源。
13、犯了错误而不改正,才叫犯错。《汉书·成帝纪》
翻译:犯了错误而不悔改才叫错误。
14、衣若冷,莫等轻暖;饥需食,莫等好食;身饥寒,莫愁诚信。《汉书·食货志》
翻译:在寒冷的季节,人们不等待轻薄温暖的狐皮或丝棉制成的冬衣(寒冷不选择衣物);当人们饥饿时,不等待甜食(饥饿不选择)食);人饥寒,则无羞耻之虑。
15、先攻后控。《汉书·项籍传》
也就是说,先出击,可以压倒敌人,后出击,则只能被支配。
16、智者在看不见的地方看到危险,智者在缺陷中看到灾难。《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从字面上看,明智的人能够在危险发生之前预见到危险,明智的人能够在灾难发生之前识别出来。
17、患病者,知前路,不知退路;知其所欲,而不能满足,因而受苦受辱,悔悭之罪,我有罪了。《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翻译:我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如何前进,但不知道如何退却,知道如何要求,但不知道如何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犯一些导致尴尬和羞辱的错误。并犯下令人遗憾的错误。
18、说到书,伤人不好,不伤人就好。《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翻译:书是人们害怕不喜欢的东西,但喜欢读书总没有坏处。
19、成败相依,原则并不总是和平的。《南史·宋本纪》
翻译:成功与失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20、留后人清白,并不过分。《南史·徐勉传》
直译:留下一个无罪之人的品质,这不是一种很大的福气吗?
21、无偿救火、举锅止沸、以暴制暴、参与骚乱,是不可预测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旧唐书·魏征传》
翻译: 挑柴灭火,提沸水止沸,以残代残,与原来的乱七八糟是一样的。后果的严重性很难预测。如果这样下去,子孙后代会怎么想?是毛织物吗?
22、作为一名官员,应该诚实负责,不应该因欺骗他人而毁了自己的生活、毁了家庭。《元史·刘斌传》
翻译:官员必须清正廉洁,坚守廉洁,避免因贪财而丧命、丧家。
23、期盼远方成功的人不计较近恩怨,受托大事的人不计较谨小慎微。《明史·汤和传》
翻译: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必担心眼前的委屈,有成就的人不必担心小事。
24、聚如丘陵,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敏捷如鹰隼。《元史·郝经传》
: 聚时如山不动,散时如风雨无所不在,迅如闪电,猛烈如鹰隼。
25.朝廷不正,天下如何正?《金史·世宗上》
翻译: 如果法庭上的人自己都不做正确的事,你怎么能指望世界人民做正确的事呢?
26、用尽南山之竹,则其文罪无穷,斩东海波,则罪无穷。《旧唐书·李密传》
翻译: 即使南山的竹子都用完了,也没有罪恶,即使东海的水都排干了,恶行也不会结束! (暴力犯罪)
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以古为镜,可以见盛衰;以人为镜,可以见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翻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8、住高处有危险,吃饱可以不溢。《北史·后妃列传》
直译:身在高位时,必须意识到危险;当东西满了时,必须避免溢出。
29. 明智的人放弃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优势取得成功。《后汉书·王符传》
翻译: 聪明的人会放下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取得成功。
30、君子立位,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诚实、孝顺是第一位的。《隋书·文帝纪》
直译:“君子立身于社会,品格需要修养的方面有很多,但唯有诚实、孝顺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四史篇幅,二十四史一百句精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