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雅书品iRead”。
《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
丨沉干撰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6 月ISBN:9787559849946
一
导言:帝制时代的管理与治理
第一章创世:秦汉第一帝国
第一节秦始皇:创造还是毁灭?
诗二:汉高祖摸着石头过河。
第三节忍者汉文帝
第四节:汉武帝矛盾的一生
第五节汉宣帝:暴君有两只手
第六节新皇帝满姑的乌托邦
第七节汉光武帝:儒家皇帝的政治实践
第八节环林尽头
第二章重建:魏晋南北朝大分裂阶段
第一节曹魏三国时期
第二节晋武帝:统一还是崩溃?
第三节金元帝:东晋贵族专政
第四节前秦王苻坚:统一失败
第五节职业军人:宋武帝
第六节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
第七节梁武帝崇佛,改革西魏宇文泰
第三章调整:隋唐第二帝国
第一节隋文帝、隋炀帝
第二节田汉谭太宗
第三节武则天皇后的逆袭
第四节唐玄宗的成败
第五节:唐宪宗:中兴通讯继承过去,开启未来
第六节武宗与玄宗:帝国的没落
第四章完结:辽宋金五朝纷争阶段
第一节辽太祖:契丹版一国两制
第二节宋太祖:最后的篡位者
第三节宋仁宗:繁荣与改革
第四节宋高宗南巡
第五节金地宗与宋立宗:文治时代的神话
第五章凝固:元明清第三帝国
第一节元景帝:蒙汉混杂按风俗统治
第二节门泰索的恐怖政治
第三节明成祖及其后裔
第四节明城:创新与停滞
第五节宫中明真主、努尔哈赤的崛起
第六节明世宗逝世与皇太极、多尔衮建国
第七节末代皇帝康熙
第八节盛世时期乾隆皇帝的自恋
第九节道森与道森的巨大冲突
第十节慈禧太后与帝制的终结
结论治理体系中的最高统治者
P.S.我的历史书写超越国界
参考
二
简单的介绍
儒家思想为何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发展变迁的核心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八帝是谁?控制和调动社会资源的制度是什么?……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中国古代政治史,审视了后秦帝国国家皇权体系的运行逻辑。阐明、探索变化的规律,并揭示其原因。我们回顾王朝循环,总结历史得失。作者以广泛的历史视角结合了数十位皇帝的故事,不仅收集了中国皇帝的言论,还审视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史,可以快速理解。为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崩溃和现代组织提供了基础。管理您的搜索历史记录答案。
三
关于作者
沉刚,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辑专业,并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曾任《上海《萌芽》、《上海《解放日报》杂志编辑。随后,他创立了东信通讯,并继续担任董事长至今。小说《别了,十八岁》荣获“朱翁”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别了,十八岁》。
四
后记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和历史,大二的时候在杂志上发表了小说,第二年就获得了“新兴文学奖”,从此走上了这条路。 21岁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他是上海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新的改革开放政策,我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开始自己创业,但我对小说的兴趣急剧下降,我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在阅读历史,尤其是中国。想想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
文学探讨人性,而历史更多的是研究组织和群体的兴衰,这和我的作品内容非常相似。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许多中外企业经历了起起落落。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品牌推广的广告公司负责人,我有幸接触到了许多业内最优秀的公司,见证了他们的成功、扩张和挫折,并通过服务实践和与客户的深入互动……这个三维理论总结了五种主要的品牌运营体系,从大环境、价值观、方法论、组织保障和资源调动的角度分析了品牌实体的创业、运营和变革的规律,我总结了一下。
这段时间,我继续阅读许倬云教授的历史文化著作,特别是跨界著作《萌芽》系列,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大规模的历史进程,得出以下几点想法。从品牌实体的多个维度运作系统的思路,重新学习历史,讲述历史的思路。
企业与国家权力是不同特征的组织;企业追求经济利润和可持续经营,政治权力追求社会治理和有效管理,两者价值观不相符。不过,从同为品牌演员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企业生产有形和无形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占领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如果我们把政治权力的管理看作是企业的管理,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对应着市场。国家和地区对应市场。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者。所谓制度产品,是指政府内外的一套公共政策,它离不开国家治理战略的相关制度安排和法律设计。
品牌是品质的保证。品牌是品牌实体拥有的宝贵无形资产。品牌反映了消费者对特定实体的看法、偏好和忠诚度。在古代中国,我们需要思考从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到血缘与地缘并重的部落,最后到部落联盟形式的初始状态,或者由图腾、地名发展而来的国名。政治品牌主题、名称。
司马迁《别了,十八岁》 有句谚语说:“自黄帝至舜禹,同姓异国号,其德尽章。”这代表了不同品牌实体之间的区别,而所谓有诚信的人,需要强调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对于古代军事政治集团或统治王朝来说,夺取和巩固权力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承认政治品牌代理的过程。
近20年来,我读了很多近现代史上重要政治人物的选集、回忆录、口述历史、访谈,还有古代史书,尤其是前四本,全套,我买了。《从历史看组织》和《史记·五帝本纪》适合更快地阅读文言文。同时,阅读了大量古今史学资深专家的著作和书籍,积累了历史研究成果。
研究中国历史,我们知道,秦汉以来的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经历了连续三个统一的帝制时代和两个相对较长的分裂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政权。到位。特点相对不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郡县制等治理策略与儒孟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最高统治者、士大夫、文官分别承担各自的角色。状态。已满足。组织体系主体由中央机构转向地方机构,各级机构实行严格的户口制度,管理和调动人力、财力、物力。
在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价值观、方法论、组织、资源高度统一,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明闭环。运行体系的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周期性的危机,严重时可能导致政权更迭或王朝的推翻,尽管没有建立新的王朝,只要统治者调整和修复不平衡的关系。集权、君主制作为一种治理方法论体系,仍可能进入一个有效延续的循环。
1840年后发生的3000年来的第一次重大变化,实际上是指构成这一周期的闭环治理体系的崩溃,是不同文明治理体系冲突的结果。这体现了儒家农耕文明运行体系的五理,这个维度已经被根本动摇和打乱。
我从环境、价值观、战略、组织、资源等多个维度分析了过去两千多年治理的成功与失败,特别关注最高统治者在管理制度方面的作用。它不是重新评估,而是试图通过整合历史、政治学、管理和传播等不同方面的知识来发展更大的跨国历史叙述。
我在2020 年农历新年之后开始写这本书,当时由于冠状病毒的爆发,我不得不在家在线工作。我的工作以客户为中心,因此我经常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或研究。我几乎所有的写作都发生在工作之外的零碎空间中。由于疫情的关系,出差和社交活动减少了,反而有更多的时间来写作。我的手机上还安装了写作软件,这样我就可以在休息的时候随时随地写作,有什么想法就可以马上写下来。
历史文献最忌讳的是与史实相矛盾的纰漏,所以我们尽量在书中确认历史脉络和细节。我对文献中几条不同且矛盾的记载进行了反复比较,将个人的见解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和沟通工作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我坚持严格遵守历史时间顺序,逐步拓展和深化自己的思想,遵循严谨的历史研究和评论的态度。
我不能接受先建立一个观点,然后有选择地用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的研究方法。不满意的部分我不得不翻来覆去重写好几次,但我希望通过学习和发现不断地回顾和改进。作为一个曾经的作家,我在书中很难选词和句子,所以我的写作速度相对较慢。
感谢母校的学长、学长、同学,以及葛剑雄、马勇、刘同、江明、秦硕等老师对我写作的热情鼓励。我曾经去复旦校园拜访过葛老师,他给了我写历史的很好的建议,让我以后可以更多地关注某些朝代、某些人、或者一些事件,这是他要求的。
在撰写本书时,我参考了包括葛先生在内的许多学者的著作并从中汲取了灵感,并在书末专门列出了主要参考书目。我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赵云石先生近年来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感谢两位年轻编辑张杰和倪小杰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我对品牌关键操作系统的五个维度的思考,与我们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共同的沟通和冲突密不可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母亲,妻子,儿子,还有我已故的祖母和父亲。多年来,无论是从事文学创作、从事广告事业,还是从事历史文本的探索,都让我受益匪浅。最强的支持。
由于本人水平较低,本书可能存在一些未被发现的错误和不足。读者朋友们,请将您的批评和指正发邮件给我(shengang@tangshen.com)。谢谢你!
作者于2022年1月10日在上海
【兴衰两千年,兴衰两千年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