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患的是同样的癌症,为什么有的人能痊愈,有的人却没有?
陕西省子长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丽介绍了以下两个病例。
其中一名患者是一名56 岁的女性,最终完全康复;另一名患者是一名年轻的母亲,她在去世前几个月才发现患有胃癌。
56岁的王先生平时没有胃肠道症状,但在体检时意外发现早期胃癌。
幸运的是,由于这是一种早期癌症,内窥镜切除术可以完全治愈它,而不需要手术、放射治疗或化疗。
图片来源:依图网
然而,30岁的李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在整个怀孕期间持续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因此她认为这只是“妊娠反应”,决定不做胃镜检查或相关针对性检查。它是。
即使产后,腹胀、不适、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没有消退,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她已是胃癌晚期。
患者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经多次治疗仍死亡。更可悲的是,她还很年轻,结婚还不到两年,孩子才几个月大。
即使是同一个胃癌,为什么结果却如此不同呢?
任何人都可以区分这两个病例,但关键是——是否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表示,“我国90%的胃癌患者被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机会。” 。
胃癌被称为“隐性死因”,早期胃癌很容易与普通胃炎或胃病混淆,患者可能得不到及时治疗。
如果及早发现,实际上很有可能治愈。
图片来源:依图网
数据显示,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对于晚期胃癌,即使进行手术和综合治疗,总体5年生存率也只有40-50%左右。
不到10%的癌症是晚期,患者及其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成本是天文数字,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生命和金钱的损失。
那么,如果你不幸得了癌症,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并抓住宝贵的“救命机会”呢?以下几点尤其重要!
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被公认为“金标准”,因为胃部的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只能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发现。
高危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该定期接受胃镜检查,而不是等待“预警信号”出现。
哪些人群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号文指出,40岁以上人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进行筛查。
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如西北地区(陕西省、宁夏市、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或其他胃癌前病变病史。
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其他胃癌高危因素包括吃过咸的食物和泡菜、吸烟、大量饮酒。
图片来源:依图网
此外,无论您多么年轻、多么健康,如果您出现以下任何相关症状,都应该接受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有四个警告信号,如果忽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1.持续胃胀、消化不良、上腹部胀痛
胃癌使胃的蠕动功能降低,会导致消化不良,饭后有异常饱胀感,即使吃很少的饭也有不明原因的饱胀感,这是早期胃癌最常见的症状。
2.呕吐、食欲不振、胃灼热
同样,胃动力减弱可能会伴有食欲不振、打嗝,有时还会出现胃酸反流、胃灼热,甚至呕吐,尤其是饭后。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触发因素,口服药物无效。
3. 不明原因的疲劳、体重减轻或进行性贫血
大多数疾病都会消耗人体的能量,而且病情越严重,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这使您更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快速减轻,并伴有疲劳和虚弱。
例如,如果你在一个月内突然瘦了5公斤,即使你不是刻意减肥,你也应该意识到这可能预示着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
4.大便明显变黑
如果您的粪便呈焦油黑色且有光泽,或者您的粪便潜血呈阳性,这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占早期胃癌的50% 至65%。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风险
目前,已知胃癌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具有特定的基因突变)、感染因素(携带幽门螺杆菌)、饮食因素(过多摄入咸味熏制食品)和生活习惯因素(饮酒、吸烟)。这样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幽门螺杆菌。
图片来源:依图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福连教授曾表示:“没有一种细菌能像Hp一样引起如此多的临床疾病。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容易感染Hp。”
《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人胃癌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中国人患胃癌的主要风险,约80%为非贲门型胃癌;60%以上为贲门型胃癌癌症就是由此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的致癌原理是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简而言之,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并逐渐发展为胃癌。
图片来源:依图网
当然,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就会患上胃癌,但是你患癌症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所以请谨慎对待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我是这么认为的。
预防措施:幽门螺杆菌主要是从口到口、从粪便到口传播,所以吃饭时使用共用筷子和勺子,注意手卫生,吃饭前和上厕所后要洗手。
(一切以健康为重)
【胃癌初期能治愈好吗,胃癌来临前的4大征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