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争是哪一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俄罗斯内战。长达五年的战争,双方损失了近千万兵力。如此巨额的损失不仅显示了军事行动的激烈程度,也证明了军事艺术(主要是战略领域)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彼此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都采取了极端的形式,在许多战斗中将训练有素、实际上毫无准备的军队投入战场,开始不进行任何战斗。尝试完成一些考虑不周的任务。为此,一战双方都采取战略进攻作为打破阵地战僵局的手段。在本文中,我想对双方在这方面的战略攻势进行客观评价。
首先我们来说说胜利的红军。战略进攻作为红军战略作战的主要手段,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在1920年11月弗兰格尔战败之前的31个月的战斗中,红军进行了25个月的进攻行动。红军从一开始就深知进攻作战的优势。到了1919年,战略攻击变成了同时或连续的前线和大规模部队的攻击行动,这些部队与地方舰队、游击队和叛军联合行动,按照红军最高统帅部的统一意图。所以。
一般来说,红军的战略进攻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粉碎对方的主要集团军,守住战略、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区等。在内战的不同阶段,同时参与战略进攻的战线数量是不同的。比如,从1918年秋冬到1919年冬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红军在五个方面军同时进行进攻作战,到了1920年夏天又同时进攻两个方面军, 1920 年秋仅对一条战线进行了进攻。在大多数情况下,红军的战略进攻极大地改变了军事和政治局势。
红军骑兵进攻
总的来说,由于当时形势的限制以及红军本身兵力和武器的缺乏,按照苏联的意见,红军的主要战略进攻行动只有8次,参加的部队是从15到44是一个师。人口7万到15万,大炮260到900门,机枪1100到3800挺(笔者不禁感叹二十多年后下一代发起的战略攻势的规模。详情(这里) ,见我的文章——二战苏军进攻作战回顾),大多数情况下,红军的军事力量和武器对敌人来说并不具有任何优势。
在战略攻击中,红军通常会对正面攻击区总宽度的20%至50%进行大规模攻击,但在这种情况下,兵力和武器的密集使用也不断增加。 1918年和1919年初,主要攻击方向一般集中在20%步兵和骑兵、10%机枪和15%火炮,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后来到45%步兵和骑兵~70%,达到40%火炮。 -80%机枪和火炮。
根据当时的情况,红军攻击集团通常包括最具战斗力的集团军、军、师、装甲部队和航空兵部队。同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特别注重使用大量骑兵。在1919-1920年的几次战略进攻中,骑兵部队成为进攻集团的中流砥柱。
1919 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红军
红军战略进攻的目标非常明确,除了注重歼灭敌对武装团体外,还强调夺取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因为如果失去了这些地区和城市,你的国家就无法生存,你的军队就无法战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歼灭高尔察克的战斗中,红军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夺取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但在进攻邓尼金的战斗中,红军却攻占了顿巴斯、罗斯托夫和新罗。对此也很谨慎。占领锡斯克等城市的问题。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八次战略进攻行动。
东线进攻时间为1918年9月5日至1919年2月28日。红军共投入兵力7.5万人,火炮260门,机枪1130挺。敌军7万人,大炮220门,机枪720挺。攻击宽度约为2000公里,攻击深度为150至900公里,持续时间为177天。
1919 年3 月至6 月东线作战
东线反攻发生于1919年4月28日至6月20日。红军共投入兵力12.35万人,火炮450门,机枪2000挺。敌军人数13.2万人,大炮320门,机枪1400挺。攻击宽度为1500公里。袭击深度为350-450公里,持续了54天。红军南方集团军群(辖第1、第4、第5、突厥斯坦集团军)连续实施3次进攻行动(布格鲁斯兰攻势、别勒贝攻势、乌法攻势),北方集团军群(辖下实施行动)第2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第3集团军)进行了一场进攻战役(朝伊热夫斯克和格拉佐夫方向)。结果,高尔察克军队主力(汉朝将军任仁率领的西军)遭受重创,剩余部队被赶到乌拉尔山麓。
东线进攻时间为1919年6月21日至1920年1月7日。红军投入兵力13万人,火炮500门,机枪2450挺。敌军人数12.9万人,大炮320门,机枪1230挺。攻击深度为1800米,攻击深度为3500公里,持续时间为201天。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彻底歼灭高尔察克军队,夺取乌拉尔山脉。红军的总攻包括数次集团军大规模进攻战役(护堤攻势、叶卡捷琳堡攻势、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攻势、鄂木斯克攻势、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攻势)和数次地面部队作战(即兹拉托乌斯特战役、车里雅宾斯克战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战役) 。随后向伊尔库茨克方向的进攻是由该集团军之一独立第五集团军独立实施的。此次战役红军的进攻总纵深达3500公里,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附近。
东线进攻行动
1919年11月10日至18日南线反击战中,红军出动兵力11.55万人,火炮500门,机枪1950挺。敌军人数69500人,大炮260门,机枪790挺。攻击宽度为750公里。袭击深度70-160公里,持续39天。此次行动分两次集团军群战斗进行。一场是战线中部的奥廖尔库尔斯克战役(涉及第13、14军和一个突击集团),另一场是左侧的沃罗涅日战役。 - 卡斯托里亚战役(第13集团军、第8集团军和第1骑兵军的一部分)。结果,敌人损失惨重,形成了全面进攻的局面。
1919年11月19日至1920年1月10日对南方和东南战线的总攻中,红军共投入兵力14.4万人、火炮890门、机枪3800门;红军投入兵力16.55万人、大炮800门、机枪3300挺。攻击宽度为1500公里,攻击深度为350-550公里,持续时间为53天。红军连续打了一系列不同规模的战役:一次正面战役(哈尔科夫战役),两次集团军群战役(顿巴斯战役和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战役),以及一些集团军群战役。集团军被击败,剩余部队撤退。到北高加索地区。
1920年1月17日至4月7日进行的北高加索战役中,红军出兵70300人、火炮590门、机枪2730门,而敌军兵力为58600人、火炮440门。和1,070挺机枪。距离800公里,攻击深度330-360公里,历时72天。这次行动的目的是消灭顿河和北高加索地区的邓尼金军队。红军在季霍列茨克—叶卡捷琳达尔—新罗西斯克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数个集团军的进攻行动,以及其他方向的数个集团军的独立进攻行动,但最终邓尼金的集团军并没有输掉。
1920年3月,白卫军乘船逃往克里米亚。
西部、西南方面军于1920年5月23日至8月25日进攻,红军出动兵力12.64万人、大炮700门、机枪3370门,敌军13.55万人、大炮750门、机枪3280门。距离800公里,攻击深度300-600公里,持续时间104天。红军前进300-600公里到达华沙、卢布林和利沃夫附近,但在维斯瓦河上的波兰反击中损失惨重,撤退到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利沃德-托夫斯克防线。
1920年10月28日至11月17日,南方方面军发起进攻。红军共投入兵力143100人,火炮530门,机枪2660挺。敌军人数38100人,大炮210门,机枪1660挺。攻击范围达350公里。攻击深度为180-350公里,持续时间为21天。这是红军唯一一次占据完全优势的战略进攻行动,结果完全占领了克里米亚,弗兰格尔俘获了前黑海舰队的部分残舰,并将其“转移”到突尼斯的比塞大。已完成。
南线北塔夫里亚反击
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红军能够长期夺取并保持战略主动权。它以不断增加的力量攻击敌人,几乎没有长时间的休息,使敌人无法加强中间防御地区。此外,红军在这些行动中还进行了前线集团战斗,包括在南部和东南方面军对邓尼金军队的总攻击,以及在西部和西南方面军对波兰军队的攻击。当然,这不能与未来相比,而是可以与卫国战争中各方面军群的进攻战斗相媲美。
战争中,进攻的红军根据战役目的、兵力武器对比、作战地区性质、兵力部署、战线的宽度和纵深等,采取向心攻击和包围攻击的方式。攻击,或者分体攻击。例如,1919年夏,东线对敌进行了一次胜利而又深入的攻势,而在1919年秋和1920年初春对邓尼金的全面进攻中,红军也是如此.结果,白军的战略防线被撕裂,作为突击主力的红军强大的骑兵迅速突破缺口,取得全线胜利。当然,红军还广泛采用了分次进攻(二到四次甚至更多次进攻)的方法,目的是一一孤立和消灭独立的敌集团。
1918年红军首次进驻莫斯科
当然,红军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例如,1918年秋,东线计划进行围攻行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快速攻击群和相应的兵力和武器,行动失败。 1920年秋,南线也未能合围敌人,由于前线各军协同不力,第4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不得不突破敌人的坚固防御,而骑兵第1集团军和无法及时参与。部队已深入敌后,我们齐心协力,战斗到底。
另外,由于红军兵力和武器不足,第一次进攻的威力和突然性明显降低,使得敌方可以从非侵略地区调集兵力,拖延了战斗时间,增加了战斗难度。增加了。这个问题在1919年红军南线反攻和1920年北高加索战役中都出现过。
1920年的红军炮兵
我们再来看看白军的战略进攻。与红军一样,白军也非常注重战略进攻,一般旨在消灭各个战区的红军部队,夺取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与红军相比,白军的战略进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红军小得多。白军的主要战略进攻行动有以下四次。
1919年3月至4月,高尔察克军队的纵深为180至360公里。白军出动14.3万人、大炮210门、机枪1330挺;红军出动10.14万人、大炮334门、机枪1882挺。红军第1、第2、第3、第5集团军接连损失,被迫放弃乌法、萨马拉、伊热夫斯克、阿克托别斯克等地,而白军俘虏5.6万人,俘虏5.6万人,声称损失200人大炮。 13门装甲列车。
1919年的白卫骑兵
1919年9月至10月,高尔察克军队纵深90至120公里,白军兵力为57500人,火炮239门,机枪766挺),红军第5军苦苦挣扎,最终渡过托博尔河并撤退。防御。
1919年6月至10月,邓尼金的部队深入水深50至200公里。白军虽然在进攻之初取得了胜利,但由于集团军之间缺乏协调,军事储备不足,最终未能实现歼灭当地红军的预期计划。红军第8、第13、第14军接连损失,其中察里津、库尔斯克、沃罗涅日等军。白军声称红军俘获了10万人、48门火炮、730挺机枪和5辆装甲列车。
1919 年6 月邓尼金的袭击
1920年9月至10月,纵深70至180公里的弗兰格尔军带领白军击败红军第6、第13集团军,先后占领亚历山德罗夫斯克、马里乌波尔、尼科波尔,红军声称损失超过只是。四万人,被俘一万余人。
平心而论,白军在准备战略进攻时,对于主攻方向的选择还是非常重视的。一般来说,红军部队的选择方向是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推进到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或影响红军战略防线稳定的战区。
在进攻方面,白军的主要手段是突破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防御,然后向向心方向扩大胜利,最后包围歼灭对方集团军。但由于兵力和武器的缺乏,以及缺乏协调,白军在战争期间未能完成围攻。他们还采用分段防守、正面进攻等方法。为了取得奇袭,白军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部队和武器的机动性。
1920 年10 月14 日,红军在卡霍夫卡缴获的英国白卫军MK IV 坦克
综上所述,红军和白军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遭受突破防御的问题。两军都为苏联纵深打击理论提供了许多正面和反面的例子。未来。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认识到,突围之道就是将兵力和武器集中到进攻方向,迅速打开敌方防御布置的缺口,并将缺口向侧翼和纵深延伸。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扩大胜利取决于你从纵深组建部队、使用预备队和部署快速部队的熟练程度。这些是未来深度攻击的基本基础。
【二战苏联进攻路线,苏联二战战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