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吸食能量棒”到色情人物,“烟草糖”到酒精冰淇淋
为什么未成年人身边有这么多不需要的产品?
漫画/高月
我们的见习记者丁一
记者周斌
日前,山东枣庄的王先生在清理四年级儿子的房间时,在枕头下发现了一根“鼻子能量棒”。放学后,学生们拿起一根“鼻子能量棒”,演示如何玩,——歪着头,将其放在鼻子下,吸了两次。 —— “我在电视上见过吸毒者这样吸毒!”
除了“吸鼻能量棒”之外,今年以来,王女士还向孩子们出售了很多让她无法接受甚至害怕的产品,其中就包括孩子们玩起来会形成刺状的胡萝卜刀。我“搜”到了它在我手中。酒精冰淇淋有很多酒精味,连小孩子都觉得很喜欢。 “为什么这么多容易与坏习惯联系在一起的产品总是针对儿童并且如此容易获得?”她问道。
这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担忧。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未成年人身边不可以携带“烟草糖”、含酒精的冰淇淋、暴力色情玩具、文具等负面倾向的产品。泛滥成灾,对儿童造成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涉及未成年人的产品应充分考虑儿童玩耍和使用行为的特殊性,设计上不应产生负面影响。必须引入特殊许可和强制认证,严格销售流程”监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产品引发不良行为
很多家长都担心
“我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我觉得孩子吸入的话对身体是有害的,而且对身体显然是有害的。”王先生拿起“鼻能量棒”检查了一下说。 「能量棒」没有列出任何成分,但深呼吸时,我能闻到一股薄荷般的香味,有点奇怪。我闻到了气味,惊慌失措。 ”
王先生的儿子小刘对他的“鼻能量棒”被没收感到不满。他告诉记者,他的同学都用“能量棒”。 “班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能量棒,没有的就被抛在后面了。其实味道很好闻,吸一吸可以提神。”
山东省济南市一家三级医院的主治医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鼻能量棒的主要成分是薄荷、精油等具有清凉、刺激作用的物质。它有毒、有害,而且容易“上瘾”。轻易塞入鼻孔不卫生,会导致细菌感染,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反复刺激鼻道会损伤鼻粘膜,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对身体有害,但有益健康。
“就如何使用‘吸食能量棒’而言,未成年人的防毒心理和毒品意识有可能会下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文峰说。
今年夏天,小刘不仅吸能量棒,还沉迷于含酒精的冰淇淋。王先生无法忍受浓烈的酒味,于是认真地与小刘先生交涉,要求她以后不要购买含有酒精的冰淇淋。不久前,小刘先生迷上了萝卜刀(一种塑料仿刀玩具),每天和小区里的朋友玩刺刀游戏,但王先生却被吓坏了,最后我们没收了5个萝卜刀。刘先生的各种类型。刀。
“家长们真的很担心,因为可能导致不良行为的食物和玩具总是出现在孩子身边,让孩子很难保持警惕。”
王先生的心情得到了许多接受采访的家长的认同。家住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孙先生说,他的家人路过一家文具店,给孩子买了一个芭比娃娃卷笔刀,他说这是插在铅笔里的。 “就好像……她的胸口被挖了一个洞,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不协调,让人不舒服。”她赶紧把卷笔刀还了回去。
许多受访家长表示,裸体的色情人物、所谓的“美少女”系列、“香烟上的糖果”和“酒瓶上的巧克力”可能会带来负面指导,孩子们反映经常发现这些产品。 “外盒、形状、颜色与香烟、酒瓶极为相似,而玩具‘牙签弩’的射击威力极高,甚至可以击穿可乐罐。”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他的卧室里抽烟。当我生气时,去前面阻止他,他说那是‘香烟糖’。孩子是从同学那里得到的。”虽然是糖果,但看上去很相似。”该家长说,“它和香烟一模一样,孩子们也做着和吸烟一样的事情,这显然是一种不好的激励。”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刺激而做出不良行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部副教授东阳山以含酒精冰淇淋为例,其外盒设计得像酒瓶。除了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外,如果引起未成年人的饮酒兴趣、饮酒,还可能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告法等法律。
“还有一把胡萝卜刀,正在售卖的宣传片里居然是有人用胡萝卜刀刺伤别人,这种行为绝对会制造出暴力的心理暗示,并且夸大了暴力。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可能会在未成年人的心中埋下暴力的种子。”杨先生说。山东说。
北京西城市学生家长张博(化名)表示,“孩子还没有辨别能力,只是觉得好玩。大人应该保护孩子,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学习环境” ……我们需要净化生活环境。”
接受采访的家长建议,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可能对未成年人有害的产品,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他们的孩子。 “这些产品非常成人化,孩子自然想要学习做大人,这就潜移默化地导致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一位家长“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说。
易于在线或离线使用
缺乏标准导致执行困难
这些产品如何到达儿童手中?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东西城、朝阳、济南、山东枣庄等地区的10多所小学发现,距离学校不远的食堂、文具店都有此类产品出售,百货商店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推荐这些产品。
例如,记者走访的几乎每家餐馆都出售胡萝卜刀。许多商店在店门口的显眼位置放置了各种胡萝卜刀,并贴有“拿出胡萝卜刀,一刀克敌”等广告语,不少学生驻足购买。
在北京西城一所小学外,一名小学生花几块钱买了一把胡萝卜刀,高兴地互相刺伤了同样持有胡萝卜刀的同学。 “因为我有自己的零用钱,所以我经常买小玩具和零食。基本上,学校附近的市售物品都可以买到。”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
“需要制定立法,从根本上遏制不法商家对未成年人利益无休无止的侵害。《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应增加有关向未成年人出售产品的相关规定,并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散布相关规定。 “我们也会考虑将两者整合”,同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杨山东说。
来源:法治日报
【从“鼻吸能量棒”到色情手办 不良导向商品何以充斥未成年人周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