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2023年日本十大考古新发现
预评价结果公布!
根据投票结果,
22个项目入围最终评审。
一件物品是从宣城市选出的!
2023年日本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围最终评审的项目
(按时间顺序,早上,晚上)
1 西藏格孜玛伦达洞窟遗址
2 山东省沂水市巴山遗址
3 四川省资阳市梦溪河遗址
4、河北省山义市石台遗址
5 福建省平潭可曲头遗址
6 河南省益阳市沭阳遗址
7 安徽省郎溪市木板山遗址
8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
9 河南省永城市王庄遗址
10 广东省英德岩山村遗址
11 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后城嘴石城遗址
河南省郑州市商都书院街12号公墓
13、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14 青海杜兰夏尔山克布遗址
15 四川省盐源市老龙头墓地
16 甘肃理县Quangping遗址
17 陕西省西安市C区秦始皇陵一号墓
18 重庆市五龙观一号墓
19 新疆克什莫尔寺庙遗址
20、山西省霍州市陈村瓷窑遗址
南海西北坡21号沉船遗址1号、2号
22 吉林省盘市红巨栗子遗址
Langgye Mubasan 遗址—— 概述
磨盘山遗址位于皖南第一大湖南一湖——东岸郎溪县飞利镇新发村。狼河流向场地北侧,发源于广德市东南部的皖南山脉,在太湖南部汇入水系,向西北流。流入南怡湖,流经水阳河,流入长江。因此,这里可以连通长江水系和太湖水系,处于古代文化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传播的重要地理节点(图1)。
图1 站点位置图
它是在20 世纪70 年代在广江进行发掘时发现的。 1981年、1985年、2003年、2008年进行了勘察和复勘,确定该遗址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2012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和2016年,南京大学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两次发掘。
2020年,这里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下游流域社会复杂性与中平原过程研究”核心支撑点,2022年被列为核心支撑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下游流域社会复杂性与中原过程研究”,“中原复杂性及其形成过程研究”。 2022年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长江下游地区文明模式——》。
第三次发掘于2023年进行。同年,“安徽省郎溪市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根据多年的数据研究和实地调查,此前已在狼河流域发现了多个相同的自然遗址(图2),目前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区域调查。
图2 周边先秦时期遗址分布
勘察结果发现,现存遗址区域分为东、西两部分,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图3)。
西侧面积约5.2万平方米,遗址以马家浜文化时期至春秋时期为主,有少量宋代墓葬,东侧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址以商周时期为主,南部还有明清遗址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
图3 遗址分布范围及面积
主要发现——
三次发掘均在遗址西侧中心进行,总发掘面积为1625平方米,其中500平方米将于2023年发掘。发现了从马家坂文化、嵩泽文化、良渚文化、千三阳文化、夏、殷、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积淀,还发现了嵩泽文化时期的土台墓地。
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42座,其中马家坂文化晚期墓葬9座,嵩泽文化墓葬320座,良渚文化墓葬5座,夏商西周文化墓葬5座。中国有三座坟墓。现存南宋初期民居遗址77处,多为马家坂文化晚期;灰坑163处,多为夏商时期。
图4 马家坂文化晚期民居遗存
图5 马家坂文化晚期墓葬
图6 松泽陵园墓葬分布
图7 松泽文化陵墓
出土文物极其丰富。净吊坠和陶瓷杯的比例贯穿始终非常高。此外,石器的种类较多,且大多有使用痕迹,表明与石器相关的木工活动较为发达,部分石器还表明种植园农业的存在。另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文物是仿生形文物,其中可见的动物形象包括神圣的水牛、猪、鱼、龟、海豚等动物;包括植物等。玉制品的种类很多,有重、黄、坠、管、小围脖、戒指、纽扣、蝴蝶形制品等。
出土文物
学术价值及意义——
磨盘山遗址是长江下游为数不多的历时近4000年、保存最完好的中心聚落之一,面积广阔,文化内涵丰富,代表性遗址明确。先秦时期发现于皖南地区。对于探索和了解该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和文明进程的复杂性、中原青铜时代的进程以及先秦社会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皖南多元统一中华文明的演变.
综合:宣城发布、文博中国、央视新闻
来源:帮助女孩帮助你AHTV
【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安徽考古与文化专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