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受到这首诗的影响,下午女儿突然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今天是9月3号”,又加上了“可怜的3号之夜”,好像生怕我们不一样。知道。九月的一天。 ”
是的,我们都很熟悉白居易的《暮江吟》。
夕阳的光洒在水面上,一半的江水沙沙作响,一半的江水呈红色。
可惜九月初三夜,露如珠,月如弓。
白居易的诗连老妪都能读懂。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并没有深入阅读他的大部分诗歌。
我对这首诗产生了兴趣,是因为后来读到了明代天才杨慎对这首诗的评价。这首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后来我才知道,清代天才王士祯也评论过这首诗,说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旋律也优美。这是我从未详细经历过的。
于是,9月3日晚上,我亲自尝试了一下。白居易的诗大多是几个景物的组合,先描写景物,然后抒发情感,但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纯粹是描写景物。
首先我必须声明,这首诗确实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夕阳的光芒铺满水面,夕阳西下时,光芒贴近地面。这里最好的动词是“铺开”二字,给人一种平静、柔和的印象,但水面上的夕阳却格外动感,给人一种光线洒落在广阔区域的感觉。一半的河流是红色的,被夕阳照射的水面是红色的,没有被阳光照射的地方要么是深色的,要么是绿色的。这两句话不仅是诗,还可以融入画中,读完诗后,我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幅非常生动具体的画面。
这句话显然是指9月3日那个可怜的夜晚。这就像四行诗中过多的句子。除了时间之外,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过,据专家分析,这句话大有深意。意义。首先,我们强调“9月3日,中秋节之夜”的时间性,但这里也有默会。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时间是辰时,也就是这一天的傍晚。那时,月亮与太阳一起落下。此时,太阳和月亮出现在天空中。同时,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一起闪耀。
露如珠,月如弓。9月3日露珠出现时,一定是冷露。草尖上的露珠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月亮像弓一样挂在空中。上面和下面的风景都是禁止的,读者无需解释也能感受到露水散发出的淡淡寒意。
很简单的28个字,内容却很丰富,从远到近,从天到地,从河流到大地,从温暖的地方到寒冷的地方,而且画面也非常漂亮。最奇妙的是,这首诗是安静的,那安静是一种清爽的平静,这首诗是那么的温暖,读完之后,感觉就像从嘴里冒出白雾一样。
这首诗是白居易应聘做官时所作。远离喧嚣的朝廷,白居易感到身心自然轻松。因为有天然山水,才有可能写出如此诗情画意的作品。当我读到这首诗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静谧而遥远”四个字,只有在如此优雅的夜景下,心灵才能真正释放身体的束缚,到达无边的世界。完毕。
写之前我看了看窗外。空中倒映着路灯和车灯,地面上偶尔有人和车移动。空气中不断传来轰鸣声。整个天空都显得漆黑一片。据说支撑地球的盖子是一个黑洞,可以吸收所有从地面伸出的元素。
这是一个我无法进入的世界,所以我并不羡慕诗中的美丽风景,但我想和我的女儿一起度过一个诗的夜晚,尽管看似喧闹的氛围,她仍在学校努力学习。这也是世界的美好之处。
九月初三晚上,我们通宵读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诗意,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什么季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