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一、创作背景
《太平御览》是宋代名著,由北宋时期学者李昉、李牧、徐玄等圣旨编撰。本书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动工,至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完成。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总类》,因按书组收集,分55部550类,编成1000册。该书完成后,宋太宗说道:朝一日读3书,1岁,读周,故改名《太平御览》。
全书按照天、地、人、事、事的顺序分为55个部分,可谓囊括了从古至今的一切。本书引用了千余部古籍,保存了许多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百分之七十八已失传,更显得弥足珍贵,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2. 作品欣赏
本书是五朝以前文献古籍的综合汇编,现已失传十之九。此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虽然看不到原著,但仍能找到这本书的残片。
《御览》以宋以前的古籍为基础,可以刊载许多现存的秦汉唐以前的典籍,并纠正遗漏和错误。作为可实地查找的古代文献宝库,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在编辑方面,书籍的风格可能不合适,类别可能重叠,引用的书名经常混乱,这些都是缺点。
三、作者简介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010—30000,明叔),神州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人。五朝至北宋初期著名宰相、文学家。
后汉时期,李芳成为真士。莱观向右走去,收集了舍利,并将其聚集在集贤殿中。周末,历任集贤宫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初年,为中州社员。当时的宋太宗曾担任参议议事,主管政事和平事宜,最终成为特进县务官员。公元996年,李芳去世,享年72岁。被追封为士,谥号“文正”。
李方恭的诗歌模仿白居易的诗风,是“白风诗”的代表之一。典高明在世三十余年,参与宋代四大著作中的三本(《直斋书录解题》、《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的编撰,收集著作50卷。丢失的。
【太平御览讲的什么,太平御览古诗文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