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网1月18日电据海峡资本报报道,潺潺流花江畔,一棵名为“加天桥”的千年榕树向天空伸展枝条,明月点亮。像这样拱起来。根像云一样生长。老榕树旁,有一座红墙斑驳的古刹————香积寺,雄踞江岸,雄伟的乌龙江在其不远处流过。古寺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看万水千山万水明月,仰望千里万里晴空。”马苏。这副对联取自古人名言:“千江有水,千江有月,万里天无云。”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百余条内河贯穿全城,千百年来滋养着沿河的树木、桥梁和人民。繁荣的村庄、生机勃勃的商业、郁郁葱葱的榕树……都曾经选择与河流共存。
这次对水系的彻底改造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事业,让福州市不仅重现了绿水环绕的雄伟城市景观,而且还以其众多的古桥、古榕树、内河网络建造了古民居。
未来,海都日报将与福州市城乡发展局、福州市水务集团、福州市规划研究设计研究院合作推出系列报道。
用足迹丈量内河,寻找古城“活的历史”,窥探老东方威尼斯,唤醒古城记忆。
安泰河
“红灯笼过斜桥,回首头晕飞斗。画楼里人还醒,堤岸明月光。”这是一首著名的诗。曾巩.《夜过利涉门》,宋代文学家、福州刺史,谈当时繁荣的安泰河。
安代河是福州人熟悉的一条内河,西起白马河,东至琼洞河,流经福州老城区中心。全长一公里,连接三坊七路、朱子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它是有乐市的护城河,至今仍作为该市重要的水上交通路线发挥着作用。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观音桥始终与福州人民同在。
观音桥位置:从鼓楼区天生社区旁白坝路习水关公园入口进入,沿河步行约180米即可找到。
彩虹桥原名《榕城考古略》,因桥旁供奉着观音像,故名观音桥。该桥始建于1477年(明成化十三年),此后多次改建、修缮、加固。观音桥是罗城护城河内原有的保护桥之一,为单孔石拱桥,桥面上有15块石板横叠。桥面两侧各有六块石护栏板。西侧中央护栏刻有“观音桥”三个大字,东侧护栏刻有“明成化丁酉(1477年)所建”。
穿过观音桥继续向西,属于安代河的最西端,因有观音桥而被称为观音河。文沼河流经这里,在西水门与安代河汇合,注入白马河。说起文草,还有它名字的由来。过去,该地区是福州的垃圾倾倒区,城市垃圾通过内河水网运往城外乡村。
久而久之,河岸上垃圾堆积如山,因福州话“垃圾”是“抛粪”,所以又被称为“抛粪山”。清代中叶,随着沿河环境的改善,房屋数量的增加,人们认为这个名字不雅观,所以用“文草”一词,与“粪”同音,旁边的那条河改成了“文草”,我给它起名叫“草”。这堆垃圾被命名为“文干川”。 ”
墙上的树子榕树
白马川
宾德桥
地点:台江区房洲里,美仑浩阳丽都社区旁
宾德桥位于白马江南部,被誉为白马江第一桥。该桥始建于明代,清光绪丙顺年(1896年)重修。其历史悠久,石雕精美,是古代石桥的重要典范。
据说,宾德桥是由Mbang工商会、平协会筹集资金重建的,并被命名为“宾德桥”,以表彰平协会在桥梁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
该桥也确认了白马川作为我国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的地位。其中,斌指的是穆家山,她指的是集体组织。桥东端北侧有“十八将军祠”,供奉着护桥的十八位琉球将军的雕像,表明这条河是一条清澈的溪流。历史上,它与琉球王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宾德桥横跨方洲街河,有二墩、三孔、桥拱,方便桥下划船。
古桥密码
宾德桥是一座结合拱梁的桥梁。圆拱适合大型船舶进出闽江,两侧平梁桥既可以让水流过,又可以让小型船舶通过。这座桥全国唯一,罕见。
白马桥
地点:南赞山西南200米,宜州派出所旁
大桥所在的益州,自古以来就是福州木材市场的主要集散地。大桥东侧是上杭街和下杭路,是福州商业银行集中的地方,也是福州大部分木材交易集团的所在地。位于这里。我住。这座桥是清朝末年由福州木邦工商会集资修建的。福建省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过去,闽江流域各州的木材都是通过闽江运来的,“木排”在福州被冲上岸,集中从福州销往全国各地。当时,福州、汉口、安东并称为我国三大木材市场。
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日军对福州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这是日军侵占福州的历史见证之一。
昔日,白马古桥是宜州通往上下港商圈的主要通道。
大道河
沙河大桥
地点:近夏航路、雅吉路
又名小桥,原为浮桥,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改浮桥为石墩,后又改为石墩。它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如今仅存拱桥本身的遗迹。
闽江南北两岸各有一座小桥,名叫满洲桥(现解放桥)和江南桥(中举桥),晚上走在桥上,可以看到万盏渔灯摇曳。明代时被列为南台十景之一,其中之一被称为“渔火三桥”。这座桥是一座曾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奇迹的“薄拱桥”。如今,沙河大桥原址已竖立沙河大桥牌坊,作为纪念。
沙河的得名与福州古代地形变迁密切相关,自宋代以来,岷江沉积形成烟台沙洲,逐渐闭合,合而为一。福建有句俗话:“人太沙河生相”,据说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沙河事件”,四个人醒了。相继。我崇拜首相。
林浦川
临浦大桥
地点:仓山区城门镇临浦村
这座桥俗称三门桥,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今仅存桥身。桥面由四块石板组成,桥面由四块石板组成。上面是正在修建的马相公祠。那和两棵老榕树从东到西环绕着它。
古桥密码
福州的老桥很多都是石梁桥,桥梁的结构最符合福州河流的地质条件,因为不稳定,所以是一座实心桥。石梁桥的重型桥墩也常常需要施加压力。
此外,福建省花岗岩储量丰富,取材方便。
太干河
伊达河是一条有着近1000年历史的古河,连接上游的琼洞江,下游的荣州江、大马江、光明港。它曾是琉球王国贡船停靠的港口城市,是与中琉关系相关的重要史迹之一。
位于河边的南园——号,相传是清初庚南王的花园府邸,为诸侯制造兵器的工厂就位于河岸边。它被命名为达提滚河。
川口馒头桥
地点:铁江公园
原为清代时位于福州市东南——水门水署外的一个河口渡口,是昔日福州重要的交通要道。相传,由于渡口狭窄,人货多,事故多发,津津永泉寺住持土平决定修建一座桥,并将工程交给了寺院的住持,清根。成远筹集了2000多包白银修建了这座桥,当时江南的王根马也资助修建了这座桥。人们为了纪念因病修桥的僧人清现,将这座桥命名为万寿桥。这座桥一般被称为“Komanju桥”,以区别于闽江干流上的“Manju桥”(现解放桥)。
河口的满洲桥周围都是大榕树,站在桥上满眼都是绿意。
如今,商圈包括东街口商圈、万宝洲商圈、大河商圈,但有一个传说,明清时期,琉球商人云集河口一带,贡船曾来此。对于福建来说,他们的土地繁荣昌盛,曾经是这座城市皇冠上的明珠。民国时期,川口商等福州商人为抵制洋货,在附近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请使用国货”,并命名为“路”。据报道,这座石碑已被移至南蒙多的扶轮社。
茶桥
地点:台江市四合院街西侧,近上下港历史文化区入口
过去,上下港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依托闽江和三街河,而三街河可以说是闽江水流入城市的门户。
桑溪江两端汇入岷江;涨潮时,岷江南端由辛吉江流向大道江再流向桑溪江,西端由岷江流向岷江。三眼河三通桥位于三河——三眼河,因位于大道河与新仔河交汇处而得名。该桥始建于清嘉庆丙寅年(1806年)。过去三桥呈东西走向,2000年左右,随着院区整修,三桥搬迁,改为南北走向。
古桥密码
山路桥是一个船形的桥墩,两端都有水点。这种桥墩在福州老桥中很常见。主要集中在河流的快速冲刷作用下,可以减少桥梁的阻力。通过使桥墩更靠近水流,可以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影响。
路通桥是一座石拱桥,有两个桥墩,三个门,两端有11级石阶,结构精巧独特,是福州老桥所特有的。
三吉河
公庵桥
地点:台江区下航路星河巷19号附近
此桥始建于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自清代以来,兴安桥一直是仓前山过江进城的唯一陆路交通手段。那时,这一带的桅杆如森林,船只如蚂蚁,道路上永远有汽车,道路与凉亭相连。谁能想到,如今平静的科安桥两岸,曾经聚集着商贾?
如今安静祥和的兴安桥两岸,曾经熙熙攘攘,商贾云集。
琼东川
水布高尾桥
地点: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旁
这座桥建于清康熙年间。相传刘凤庆住在高桥西乡,他的儿子进京赶考时,在榕树下许愿,如果考中了,就在河上架一座桥。高中毕业后,刘工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修建了一座桥,并将其命名为“高升桥”。 ”,民间又称刘公桥。
高升桥东西走向,东连刘寨,西连高桥巷,东连高升阁。石板梁桥,二墩,三孔,船形桥墩。桥由12块长石板组成,桥面由54块石板组成。南护栏板中央刻“刘公桥”,北护栏板中央刻“高升桥”。
高升桥长24.4米,宽3.5米,虽然不长,但很独特。
【福州必吃美食攻略,福州这边有什么好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