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更新:04-0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翻译:江南的清明节,细雨纷纷,路上的旅人无不绝望。

注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4月5日左右。 按照旧俗,这一天要进行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皇宫将这一天定为秋千节。 坤宁宫及各后宫均安装秋千,妃子们进行秋千表演。 一个又一个:有很多描述。 绝望断魂:形容一种深切悲伤的感觉,仿佛灵魂即将与肉体分离。 破碎的灵魂:看起来痛苦而沮丧。

赏析:这句话寓情于景,融会贯通。 描写清明时节的春雨,突出了春雨朦胧的意境。 出门在外的人更能感受到心情的荒凉和迷茫。

古文道APP客户端

原来的

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下大雨,路上的行人有种快死的感觉。

餐馆在哪里? 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翻译和注释

翻译

江南的清明节,细雨纷纷,路上的旅人个个神色悲伤,愁眉苦脸。

询问当地人哪里可以买到饮料来缓解他们的忧虑。 牧童只是指着杏花深处的村庄。

评论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4月5日左右。 按照旧俗,这一天要进行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廷将这一天视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

欣赏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 诗人杜牧走在路上,遇到了雨。 清明虽然是春暖花开、春花烂漫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时节,常常引发“恶劣天气”。 早在梁代,就有人记载,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经常有“狂风大雨”。 清明节如果下雨,也称为“火雨”。 诗人就遇到了这样的一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宋初年的《万花谷》,被认为是唐诗。 后见于师编的《唐宋千贤诗选》、明拓明谢枋德的《千家诗》、清康熙的《唐诗御选》等。 《江南通志》记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杏花村饮酒。 杏花村诗中即指此。

简要分析

《清明》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主要写清明春雨所见。 首先交代场景、环境、气氛; 其次,通过描写人物来表达他们迷茫、困惑的心境; 然后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态的方法; 最后的问题、答案和行动是整篇文章的亮点。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没有任何典故,词句朴素自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音节和谐完美,场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有趣。

杜牧

杜牧(公元803年——约852年),字木之,又名范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被称为“小杜”,以区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因晚年居住南长安樊川别墅,被后人称为“杜樊川”,并着有《樊川文集》。 ► 527 首诗 ► 348 句名言

【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小学生必读小古文,适合三至六年级的同学学习 下一篇:2021英雄故事:改变山区女孩命运的公益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