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题,如何进行演讲?
范荣强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我们常说的,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来表达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欢迎,也可以表示见到故人很高兴。
如果我们以这句话作为演讲题目,应该怎样展开思路?或者说,演讲稿应该怎样写?
昨天我请一位网友就这句话进行即兴发言,结果她讲了几句就哑口无言了。
如何写演讲稿?你必须做三件事,或者掌握三项技能。
第一,学会分析。
分析是把研究和讨论的对象从一个整体分成多个部分并分别进行考察的认知活动。
就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来说,有很多地方可以分析。
首先要分析的是朋友。我们常说的“朋友”这个词,可以分为生死朋友、知己、挚友、普通朋友。也可以简单分为喜欢的朋友和不喜欢的朋友、有钱的朋友和没钱的朋友、有德的朋友和没德的朋友、有地位的朋友和没地位的朋友……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当这些朋友从远方赶来与我们见面时,我们都会很高兴吗?当然不会。
第二我们可以分析的是,远道而来的朋友到底想做什么?
人生四大悲哀之一,异乡遇故人——借钱。如果一个几十年不见的朋友从远方赶来向你借钱,你会高兴吗?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作者说自己一个二十年没见的高中同学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己从外地出差到某城市,想见见他。作者心想自己跟那位同学交情不深,工作又忙,就约他去公司食堂吃工作餐。没想到那位同学发了朋友圈,骂作者不讲义气,瞧不起别人。
第二,学会树立主题。
所谓话题,就是范荣强演讲钻石法则的核心,即根据观点提出问题。这个话题就是演讲要回答的一个或多个主要问题(疑问)。话题无非有三类:是什么——事实、为什么——理由、做什么——方法。
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为例,有以下话题:
观点:我不认为我会乐意见到所有远道而来的朋友。问题:我会不乐意见到哪些朋友?
观点:很高兴见到远方的老朋友。问题:我为什么这么高兴?
观点:有老朋友远道而来,很高兴相见。问题:怎样招待朋友呢?
你懂了吗?当我们把演讲当成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有更多的想法?设置话题的主要目的是将你的思想集中在某一点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三,学习结构。
演讲的时候一定要构建框架,用结构化的思维来组织语言。
很多人进行即兴演讲,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使得演讲非常混乱,缺乏逻辑和顺序。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使用钻石规则。
钻石法则=三段论+三点公式。即把演讲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主体又分为三点。
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为例,其语篇结构如下:
开篇:说明这句话的出处和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可以举例说明当远方的朋友来见你时,你感到多么高兴。表达你的观点——我特别希望远方的好朋友来见我。话题:我为什么这么高兴?
正文:分三部分回答。第一,我的朋友学识渊博,每次见到他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第二,我的朋友品德高尚,帮助了我很多,所以我想以一个好主人的身份报答他。第三,我很久没见到我的朋友了,我经常想念他。
结尾段:我会好好招待我的朋友。你可以简单说说如何招待。
最简单的结构是使用钻石法则回答一个话题,这样演讲会更短。当然,你也可以使用钻石法则回答多个话题,这样演讲会更长。
瞧,说话就是这么简单!
【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演讲稿怎么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