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离别,烟花三月下扬州

更新:05-3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黄鹤楼送孟浩然

李白

烟花三月,故友告别黄鹤楼,赴扬州。

孤帆消失在蓝天下,唯有长江在天际流淌。

诗歌欣赏:

这首送别诗别有一番韵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甫出蜀川》中那种青春的送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行》中那种深情体贴的送别,可以说是一种充满诗意的送别。

李白和孟浩然初次相识,是在李白刚出蜀之时,年少得意,风流倜傥。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早已诗成名就,他给李白留下的印象,是山水醉人,自由自在,快意人生,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说:“爱孟公子,风雅天下知,少时弃官,晚年住松云间。”再说,这次分别,正是开元年间,天下太平,三月春意正浓,从黄鹤楼到扬州的路上,繁花似锦。而扬州呢?那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李白是那么浪漫、热爱旅行的人,所以这次送别是在一种非常浓郁的幻想和抒情诗意的氛围中进行的。李白的心里没有任何的悲伤和不快,相反,他觉得孟浩然这一趟过得很开心。他怀念扬州,怀念孟浩然,所以在送别的同时,他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心中无限的诗情画意随着江水荡漾开来。

“故人别黄鹤楼。”这句话,不仅是点明主题,也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相聚的地方。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各种与此地有关的诗意生活内容便被提起。而黄鹤楼本身呢?又说是仙人飞升天上去。这和李白想孟浩然这次欢天喜地去扬州的想法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欢快、令人遐想的气氛。

“烟花三月扬州”,在“三月”上加上“烟花”二字,使送别环境的诗意氛围格外浓郁。“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春末繁华地的迷人景色,而且透露出时代的气息。这句意境优美,文字优美,清人孙注称赞它是“千古美句”(《唐诗三百首》)。

“孤帆远在蓝天,唯见长江流过天际。”诗的最后两句看似在描写情景,却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在送朋友上船,船已开走了,但他还在江边目送着远去的帆。李白的目光注视着那帆,一直看着它渐渐模糊,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见他注视了多久。帆已消失,李白却仍抬头仰望,这时他注意到江面的春水正浩浩荡荡地流向远处的水天交界处。“唯见长江流过天际”就是眼前的情景,但谁能说这只是对情景的描写呢?这充满诗意的目光中,不正是李白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思念之情吗?诗人的跌宕起伏,不也正像那江面春水东流一样吗?

总之,这是两位诗人极富诗意的送别,而对李白来说,这也是一次充满怀念的送别,诗人用三月绚烂的风光、长江行船的广阔画面、目送孤帆远去的细节等表达得淋漓尽致。

来源:摘自俞平伯等编《唐诗欣赏词典》,上海词典出版社2013年8月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离别,烟花三月下扬州】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古文中的励志人生语录: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下一篇:这些名言警句,激励你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