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文书画俱精的全才,还是成语高产者

更新:05-3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诗书画皆能,多才多艺

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工程师和幽默家。

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了数千年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是一位多产的成语作家。

如果你不数数,你就不会知道

我发现很多成语都与他有关。

[成语解释] 原指画竹时,心中要有竹子的形象,后用来比喻做事前已下定决心。

文同,竹画

苏东坡的堂兄文同也是著名的画家,以画竹闻名。他画竹讲究经验,主张“心有定数”而不下笔。

苏轼曾写过一篇《温玉可画筼筜谷竹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画竹,先想竹,执笔细看,看其所欲,随即提笔追之,犹兔跃而起,鹰落而去,稍有迟疑,即无踪。”

【成语解释】河东,古代县名,比喻女子妒忌心强,爱吵闹。

苏轼《覆水帖》中提到“纪昌先生”

苏轼有一位好友叫陈季昌。陈季昌在龙丘的家宅名叫濯金池,宽敞华丽,家中养了一群歌女,每逢客人来,便以歌舞款待客人。但陈季昌的妻子刘氏性情暴躁,妒忌心强,每当陈季昌唱歌跳舞时,她便会吃醋,大喊大叫,用木棒击打墙壁,把陈季昌弄得十分尴尬。苏东坡曾作诗讽刺陈季昌:

龙丘先生也太可怜了,谈吐空虚,夜不能寐。

忽听河东传来一声狮子吼叫,我的手杖一下子从手中掉落,我不知所措。

河东是刘氏祖籍,寓意刘氏家族。“狮吼”一词出自佛教,意为“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洪迈写进《荣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惧怕妻子的男人被戏称为“姬昌刺”。

【成语含义】两人夜里在床上谈天说地。指亲人、朋友或兄弟久别后相聚。

“三苏”

韦应物有诗云:“怎知风雨夜,又要对床而眠。”苏辙曾写道:“我幼时随子瞻读书,一日不离左右。长大后,将要周游全国,读到韦应物诗,读到‘怎知风雨夜,又要对床而眠’,心里很感动,便相约早早出门,享受闲暇时光。”

王晨:雨中读书

苏轼与苏辙是兄弟,感情深厚。他们在一起时,总盼望着风雨之夜,能同枕而眠,谈天说地。后来,“雨中宿床”一词,被用来形容亲友兄弟的欢乐,或指闲适。苏轼在《送刘思成余姚》一诗中写道:“中和堂后有石楠树,我与你同枕而眠,听夜雨声。”

【成语含义】形容事物或事物非常有趣。

“像傻子一样”是一句常见的成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句成语。它出自苏东坡的《温玉客图玉龙谷竹图》:“玉客夫妇行于谷中,烤笋为晚饭。得信中诗,大笑不已,满桌大笑。”

【成语解释】雪泥:雪融化后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留下的脚印。比喻过去留下的痕迹。

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陕西途中,路过渑池(今河南境内)。其弟苏辙舍不得兄弟情谊,便作《忆渑池寄子瞻兄》一诗赠予他。苏轼又作《与子瞻忆渑池》一诗回赠。内容如下:

人生是怎样的?应该像飞翔的大雁,踏着雪泥。

偶尔在泥土上留下指纹,大雁就不分东南西北地飞去。

老僧已死,变成了新塔,残破的塔壁上已看不见昔日的碑文。

你还记得以前崎岖的路吗?路途遥远,人很累,驴子也在嘶鸣。

后人把前四句概括成“雪泥鸿爪”这个成语,比喻过去所留下的痕迹。

【成语含义】比别人优秀,指德才兼备或政绩卓著。

苏轼《从秦太虚诗韵》

北宋嘉祐年间,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卷子,以为是朋友的,便将第一名给了他,结果给了第二名。苏轼中了科举,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对他的才华印象深刻。在给大诗人梅尧臣的《赠梅圣予信》中,欧阳修称赞苏轼的诗:“我当让位给他,让他出人头地。”

【成语解释】明日:指重阳节后的那段日子;黄花:菊花。本指重阳节后逐渐凋谢的菊花,用来比喻过时或毫无意义的事物。后来常用来比喻失去了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失去了时效性的事物。

重阳节赏菊,是我国民间习俗之一。古代文人墨客常于此日聚首赏花、吟诗作文。苏东坡也写有相关诗句,其中一首便是《重九日随王公韵》。

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写道:“相聚之时,不必急匆匆归去,明日菊花黄,蝴蝶悲哀。”意思是:既然相聚了,就不必急匆匆归去,不如趁着重阳节菊花盛开的时候去赏花。因为如果等到“明日”,重阳节已经过去,不但人看得无趣,飞舞的蝴蝶看到过时的菊花也会伤心。

朱绍宗《菊花飞蝶图》

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作为一个固定词组(成语),用来表达某事“逾期”了。

【成语含义】指不适合时代需要的事物。也指不符合世间习俗的事物。

苏轼《北行书》

一天,苏轼吃完饭散步,拍着肚子问侍女:“你们说说,里面是什么?”一个侍女回答:“都是文章。”苏轼不同意。另一个侍女回答:“满腹智慧。”苏轼也认为不妥。他的妃子朝云回答:“书生的肚子不妥。”苏轼笑着称赞:“懂我的人,只有朝云。”

【成语含义】指善于描写风景的诗,使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也比喻诗的意境很美。

王维《雪江岸》

唐代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诗与画上,更体现在通过作品将诗与画在艺术上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色。

苏轼在《东坡跋莫谔《蓝田烟雨》》中写道:“赏莫谔的诗,诗中有画;看莫谔的画,画中有诗。”

【成语含义】形容文风豪迈激昂。

苏轼带着随行人员出去郊游,他欣赏悬崖上的金鸡菊,随行人员则在旁边唱起苏轼的歌词。

苏轼问他们,他的歌词和柳永的歌词有什么区别,他的信徒说:刘太医的歌词“杨柳岸晨风残月”只能由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唱出来,而你的歌词“大江东去”却必须由一个关西大汉拿着铁板唱出来。

[成语含义] 潮水退去,水底的岩石就露出来了。本指自然现象,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终于大白。

乔仲昌《赤壁后记》(部分)

“水落石出真谛”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真谛。”

【成语含义】用来指随时的需要,而不是预定的时间。

马和之《赤壁后记》

“不时之需”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吾有一壶酒,久藏于心,待君偶尔所需。”

【成语解释】意思是说,天下万物,各得其所。

仇英《赤壁》(局部)

“物各有主”出自苏轼《赤壁序》:“天地间,物各有主。非我者,吾不取一隅。唯江风清,山月明,耳听为声,眼见为色……”

【成语解释】竭:用完,用完。用不完,用得完。形容事物极其丰富。

吴元直《赤壁》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出自苏轼《赤壁赋》:“唯江上清风,山中明月,耳闻为声,目见为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取之不尽的宝物,是你我共享的。”

【成语解释】微风轻轻吹过,水面不起一丝波纹。

傅抱石的《赤壁》

“清风徐来,水波不荡漾”出自苏轼的《赤壁序》:“壬戌秋季七月十五日,苏子与宾客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荡漾。他举杯与宾客对酌,吟诵明月诗,歌咏艳丽妇人……”

【成语解释】大意是: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比喻世事无常,人生短暂。这是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珍贵,珍惜当下。

“人生若梦”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忆旧》:“人生若梦一场,江上明月当斟一杯酒。”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颇有大彻大悟、超越尘世的味道。

[成语意思] 比喻粗俗不堪。

吴镇《墨竹册页》

“俗气无可救药”出自​​苏轼《于谦和尚鲁君亭》诗:“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瘦者可养肥,俗气无可救药。”比喻一个人如果俗了,就没救了。

[成语含义] 形容人穿得很华丽。

“浓妆艳抹”出自苏轼《饮湖先晴后雨》:“若将西湖比西施,淡妆浓妆皆宜。”指淡雅与浓艳两种不同的妆容,也形容园林山水所呈现的绚丽与静谧两种景象。

【成语含义】比喻世事瞬息万变,如春夜大梦般容易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春梦无痕”出自苏轼《与潘、郭二人出郊寻春》诗:“人如秋雁,送来消息;物如春梦,无痕踪影。”

【成语含义】本意是长寿,后来成为生日祝福语。

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有三老相聚,人问其岁数,一人道:‘海水为桑田,我置一筹,积十屋。’”这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三个老者争相夸耀自己的长寿。后来,“海屋筹添”便用来比喻年龄的增长,也常用于祝寿。

【成语解释】厌:无聊,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觉得厌烦。意思是说一首诗或一本书写得非常好,读多少遍也不会觉得厌烦。

“读百遍不厌”出自苏轼的《送安顿西游记》:“书不厌其烦,细读深思便知。”

【成语解释】二巴:指十六岁;佳人:美丽的女子。十五、六岁的美丽女子。

“二十八佳人”出自苏轼《李灵侠座上花》诗:“二十八佳人骑着佳马,在渭城唱着万盏美酒的歌”。

【成语解释】无有:在哪呢,怎么会是呢。无:虚幻,不存在。化为乌有。指彻底消失或归于虚无。

苏轼《江上书》

“烟消云散”出自苏轼的《张知府送来六壶酒,信到了酒还没到,特作小诗问他》一诗:“谁想青州六官,烟消云散了。”

【成语解释】燕: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欢:唐玄宗的皇贵妃杨玉环。用来形容女子体态各异,各有千秋。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仇英《汉宫春晓》(局部)

“浣飞燕寿”出自苏轼《孙申老问莫妙亭诗》:“杜灵评书,重薄刚硬,吾不以为然。短长肥瘦各有风采,谁敢恨玉浣飞燕?”

【成语含义】山水如画,形容自然景色美得如同画一般。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山水如画”出自苏轼的《年如娇•赤壁怀古》:“山水如画,一朝英雄多多。”

【成语含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意思是说某物非常难得。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

苏轼《官书》

“绝无唯一”出自苏轼的《上疏》:“改过自新而不谏,从善自善而不谏,尧、舜、禹、汤之所为,秦汉以来,未有之事。”

[成语含义] 比喻极其稀有、珍贵的食物。

苏轼《黄州寒食诗》

“龙肝凤髓”出自苏轼《江瑶柱传》:“佐餐佳肴,滋味醇厚,龙肝凤髓莫能与之比。”

[成语含义] 比喻事情的真相或人的本性。

张大千的《庐山观瀑图》将《西林壁》诗融入画中。

“庐山真面目”出自苏轼的《西林壁上》诗:“侧是岭,近是峰,远近高低不同,吾身在其中,不见庐山真面目。”

庐山因周武王时伟人匡肃居住的茅屋而得名。它三面环水,十分雄伟,水清风明,风景秀丽。它濒临江河,山上云雾缭绕,难以看清其真貌。

[成语含义] 比喻名声小而无用或利润极小。

“螺蛳角空誉,蝇头微利”出自苏轼《满庭芳》:“螺蛳角空誉,蝇头微利,忙啥呢?”

【成语解释】忍:坚韧不拔;拔:动摇,改变。形容信念坚定,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百折不挠。

“坚忍”一词出自苏轼的《晁错说》:“古之有大事者,不独有奇才,且有坚忍不拔之志。”

【成语含义】比喻很难做到的事居然真的做了,值得珍惜。

苏轼《阳羡跋》

“可遇不可求”一语出自苏轼的《荀子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三者,世人谓之可遇而不可求。”

[成语含义] 自以为聪明的人,最终可能会因自己的聪明而耽误或受到伤害。

苏轼《今书》

“聪明反被聪明误”出自苏轼的《东坡续写·洗子》:“人皆养子聪明,我却被自己的聪明误骗了一辈子。”

苏轼写《洗子​​》一诗,是针对洗子这件事情而作的。当时作者虽然才华横溢,聪明过人,但受了不少挫折,所以心里很是怨恨。这首诗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苦闷和不满。

以上文字来自公众号【五百一书画网】,感谢!

【苏轼:诗文书画俱精的全才,还是成语高产者】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古诗浮云与游子下一句是什么??李白送友人全诗赏析 下一篇:谷城县人民法院宋泽宇:廉洁自律小故事蕴含反腐倡廉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