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谈南京!南京!拍摄:一波三折,只为真实传播历史

更新:06-09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探访当天,剧组正在拍摄一场涉及大量群众演员的戏。

陆川导演给拍摄《南京!南京!》的群众演员讲解剧本

我只是想传播那段历史的真相。

新京报:《南京!南京!》的筹备过程一波三折,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陆川(博客):说实话,当时是在等待立项的那段时间。当时有三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要同时上映,电影局权衡利弊很正常。我和剧组成员都在忐忑地等待。就算题材能通过,也需要时间让投资方入局,剧本也需要修改。这些所谓的波折对我来说很正常。对于年轻导演来说,有片子拍是件好事。

新京报:拍摄《南京!南京!》这样大规模的历史题材,你是有意挑战难度的,还是内心深处有想要拍这部电影的愿望?

陆川:确实是一个愿望。《可可西里》拍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就有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摄影师曹禺听我这么说,很惊讶,没想到三年后真的在拍。我相信缘分,希望电影能把生活表现到极致。

新京报: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民众来说非常熟悉,大家对它的看法也比较统一,这是否显得压缩了你的创作空间?

陆川:我相信中国人对那段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但可能不全面。一些史料刚刚被发现,我们这些致力于此事的人可以读读这些资料。另外,《南京!南京!》着力梳理那段历史的各个环节,从起因、发展到最后惨案的爆发。我拍这个题材,重要的是让中国人反思自己。大屠杀是现实,不要总抱怨别人打败了我们,更不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被打败。

新京报:屠杀中的暴力、血腥场面似乎无法避免,您如何面对它们?

陆川:作为导演,我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至于最后放到电影里怎么样、怎么剪辑,我还在考虑,但是拍摄的时候一定要用最真实的方式去表达。

新京报:目前,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反日情绪在网络上十分高涨,您是否担心《南京!南京!》的上映会激起这些情绪?

陆川:民族主义、反日情绪有理性的,也有盲目的,后者当然需要警惕。我在筹备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些东西,我更关心的是让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更多了解南京大屠杀。从全球范围来看,只有张纯如系统地揭露了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国际观众的关注。《可可西里》在40个国家放映,让我感受到了电影在传播文化方面的力量。我希望把1937年12月中旬发生在南京的事实,通过电影这个媒介,传播到世界各地。

票房看重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新京报:您拍摄的《可可西里》带有纪录片的感觉,还宣布《南京!南京!》将以黑白片拍摄,您更喜欢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吗?

陆川:我觉得每一部电影都需要真实,无论是情感还是场景、人物,我只想尽量贴近真实。是不是纪录片风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营造观影现场的真实感。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有很多。其实《可可西里》我们多用定焦镜头,而真正的纪录片更多是手持拍摄。所以现场的真实感,并不一定需要“手提肩扛”才能跟上。希望《南京!南京!》能拖着你一起看,让你看电影时不打瞌睡、不走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好了。

新京报:黑白拍摄会不会影响票房和成本回收?

陆川:票房要看电影本身的质量。斯皮尔伯格拍了很多赚钱的电影之后,要说服投资人拍《辛德勒名单》,投资人也抱着一定会亏钱的心态。没想到这部电影赚的钱比谁都多,奠定了导演和制片公司在电影史上的崇高地位。斯皮尔伯格也坦言这是他的巅峰。从这个角度看,《辛德勒名单》也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商业就等于影响力。不能说黑白片就不是商业片。对我们来说,就是拍一部有影响力的电影,贴近现实,逼迫自己去感受所有的真实。我坚信中国观众很期待这部电影,我也非常期待。

新京报:《南京!南京!》也有较多定点镜头吗?

陆川:这部电影用了很多手持镜头,不是常见的晃动镜头,它带着一种人情味。我经常开玩笑说摄影师曹禺是演戏团的一员,因为他经常扛着摄影机,在演员中间走来走去“表演”,必要时,让摄影师像观众的眼睛一样,经历灾难。

新京报:之前有拍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美国人拍的纪录片《南京》也在今年上半年上映,您不怕观众抱怨您在重复、比较吗?

陆川:历史确实不会改变,但关于清朝的电视剧每年都有一百多部,普通人不会觉得太重复。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讲故事的方式和角度。应该说纪录片《南京》很好,但就像4×100米接力赛,他们跑完了第一圈,剩下的三圈留给我们。

演技并非选演员的首要标准

新京报:《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但范伟的小品形象却深入人心,高圆圆(博客)、秦岚(博客)都是偶像型美女,她们的形象会不会影响影片的严肃性?

陆川:他们是偶像演员吗?其实你跟他们互动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普通人。选择这些演员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年轻。我在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时候,很惊讶地发现,参与屠杀的日军都是年轻人,遇难者也大多是年轻人。所以,这是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电影。这部电影选择演员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演技是次要的。

新京报:另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拉贝》,讲述的是一个外国人的故事,您这次的演出重点会是什么?

陆川:约翰·拉贝是我非常尊敬的人,但作为中国创作者,我绝对不能把南京大屠杀归咎于一个外国人拯救了20万中国人。南京大屠杀中,那些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那些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他们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南京。此外,大屠杀实施者的人性如何走向黑暗和扭曲,也是影片关注的重点。

我们一直在说日本人杀了我们三十万,但很少有人想过,是什么样的国家打败了我们。70年前的日本比70年前的中国繁荣得多,借鉴了西方文化,改革了民主制度,军事力量强大得多,做好了战争准备。一个国家战败,屠杀和强奸都是副产品。站在弱者的角度哭诉是没有意义的,对方也不会听你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反思我们为什么失败,以及我们未来是否有可能再次失败。

新京报:这次选了好多日本演员,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陆川:我们去日本好几次,我自己去了,见了60多个演员,但那60个人最后没定下来。我们希望来的演员,有的来不了,他们有顾虑,受到威胁,有的制片公司、经纪公司不让他们来。我觉得来的日本演员都是英雄,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一个演日本水手的孩子,到中国的第一天看完剧本,就用英文给我写了一封长信,痛哭流涕,说他快崩溃了,不敢想象他的祖先干过这些事,但又不得不相信是真的,强奸妇女、屠杀平民,他不知道该怎么演。当然,日本演员很专业,他们在表演中的激情给了中国演员很大的刺激,让中国演员都投入120%的精力去应对。本文由本报记者杨琳撰写。本文由本报记者郭彦兵拍摄。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本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专属于新浪网使用,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陆川谈南京!南京!拍摄:一波三折,只为真实传播历史】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上一篇:草/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及注释:解读离离原上草的诗意世界 下一篇:读古文观止,悟人生哲理,创警句发头条抖音西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