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8月,2015年3月正式注册为非营利性机构。新月是一家致力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新月也是社会工作者最年轻的新兴社会组织,它的发展独具特色,不仅承担着社会工作组织所承担的共同使命,也见证了大学生创业公益的新方向,是一个秉持新生代力量的社会组织。新月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它紧跟时代脉搏,能把握群众最真实的需求,新月也有着深厚的根基,能传承使命,继续前行,为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碗米粉”的由来
2014年冬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迎来了大三的第二份实习。冬天的校门口依然是那么的热闹,他们像往常一样从组织上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在校门口遇见了也回来得很晚的同学,他们看上去都很疲惫。陈佳宇决定和他们一起去吃一碗米粉,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丝温暖。一碗米粉打开了很多话题。人们常说年轻人爱感伤,年轻人不懂忧愁的滋味,为了谱写新的文字,他们强行把自己的忧愁表达出来。然而,经过近一年的实习,他们开始对学习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这次实习经历让他们感觉到现实离自己的职业越来越远,初出茅庐的热情在日益机械化的工作过程中逐渐消失,这不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状态。于是三个不懂事的孩子决定改变现状。 他们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想法,自己创办一个社会组织。
蓦然回首 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吃完饭后,他们立即联系了专业的老师,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尚未毕业的他们来说,创办社会组织实在是太难了。老师表示了担忧,委婉地劝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做事。倔强的年轻人总有不撞墙不回头的决心。为了得到专业的指导,他们联系上了刚来学校,只教了他们几个月的许金凤老师,彼此并不太熟悉。在和许老师简单交谈后,许老师立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想法,并给了他们很多意见和建议。突如其来的“幸福”让这些孩子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前路漫漫,铁打如铁,但现在我们重新出发
为了在成立组织的过程中减少一些外界的阻碍,成立组织的策划不得不秘密进行。白天他们依然要回到各个组织实习,晚上回到学校后,几个人聚在一起商讨组织的策划。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什么都没有,他们在狭小的宿舍里编织着自己的梦想。有时候,为了尽快得到指导,陈嘉宇和小伙伴们瞒着实习组织,不吃午饭就赶到学校找徐老师商量。在徐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心悦”渐渐成型。
昨夜西风凋零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向天涯
2014年6月,“心悦”的发展还未明朗,正值毕业季的他们开始担心,毕业后连学校宿舍都住不上,为了继续追梦,他们被迫在远离嘉定市区的农村租房住。毕业后的一段时间,他们没有留在原单位就业,而是一边当临时工,一边规划“心悦”的未来。这期间,他们独自去了民政局,向社会局的李可沟通了自己创办民间组织的想法。李可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嘉定区很快就要创办公益实践园了,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申请入住。有了这个消息,“心悦”的成立又有了希望。
山色昏暗,景色
2014年8月,等待了半年的嘉定区社会组织公益实践园终于开园了。在嘉定区民政局的支持下,他们以孵化组织的身份入驻实践园,并获得免费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这个消息让陈嘉瑜和她的小伙伴们开心了许久,开始一步步把“心悦”从计划中的理想带到现实。
我的衣服越来越宽松了,但我绝不会后悔,为了她,我已经精疲力尽了。
进入实践园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没有项目,“心悦”名存实亡。于是他们找到嘉定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表达了办社会组织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中心张主任的支持,张主任积极帮他们联系资源。进园后的那段时间,没有项目,没有工作,生存几乎成了问题。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陈嘉宇和朋友们靠自己打零工维持生计。因为这段时间太过艰苦和窘迫,一个和他们一起创业的朋友退出了,“心悦”团队就只剩下陈嘉宇和朱倩然两人。随着朋友的退出,没有项目,资金也短缺,种种问题似乎就要压垮这个刚刚起步的组织。这段黎明前的黑暗并不短。 一段时间后,嘉定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张主任介绍,他们接手了商会的一个公益项目,每月补助只有1000多元,但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却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好事。2014年11月,新一轮公益创投项目招标启动。在区服务中心张主任的指导下,“心悦”终于有了自己的项目,包括“携手共进 共创效益”嘉定区社会组织专业扶持项目、“爱心传递”爱心接力站平台扩建项目、商会委托的“在沪闽企家庭关爱服务”项目等。有了项目,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随着项目的推进,“心悦”也得到了市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认可,“心悦”终于可以做群众最需要的公益事业了。
鸟儿歌唱是为了寻找朋友的声音。
2015年,中央决定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政策,地方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心悦”成为这项政策的首批受益者,于2015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上海心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了自己的公益征程。上海心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后,作为机构主任,陈嘉瑜始终秉承机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服务至上、创新发展”的宗旨,利用机构优势不断发展创新,提供让老百姓满意的服务,为公益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不知不觉,“心悦”已经成立快一年了。 “心月”从创办到现在,要感谢嘉定区民政局的支持,嘉定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指导,感谢公益界众多朋友的关注,感谢上海科技职业学院吴宇红、任野等多位老师的关心,以及后期陆飞洁等社工老师的帮助。当然,最要感谢的还是许金凤会长,她是“心月”的灵魂人物,也是陈嘉瑜最喜爱、最尊敬的“女神”。希望未来在许老师的带领下,“心月”能够发展成他们当初所期待的那样。鸟儿歌唱,寻找友谊。“心月”的未来还有很多困难,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公益之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旅程,需要更多的力量,一起助力!
第14社工 陈嘉瑜
【昨夜西风凋碧树 上海馨悦社工服务中心:陈佳宇与新兴社会组织的公益之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