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春山居图》
[2]《汉宫春晓图》
[3]《千里江山图》
[4]《韩熙载夜宴图》
[5]《虢国夫人游春图》
[6]《步辇图》
[7]《洛神赋图》
[8]《百骏图》
[9]《清明上河图》
[10]《五牛图》
[1]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庄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纸本画,是世代相传的中国十大画作之一。画家黄公望与其弟郑川(吴永世)共同绘制,于1350年完成。作者几经易手,被“焚埋画”分成两部分后去世。残山现藏浙江省博物馆[1] 下半卷:《五壮士》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水排列疏密恰到好处,墨色浓淡相间。干、湿,变化很大。富春山宅画的内容约80%是桐庐富春江风景,20%是富阳山水。 [3]
富春山庄祖被称为“Rangakan”[4],已被指定为国宝。 2011年6月,两件作品首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时展出。
《富春山庄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纸本画,是世代相传的中国十大画作之一。画家黄公望与其弟郑川(吴永世)共同绘制,于1350年完成。作者几经易手,被“焚埋画”分成两部分后去世。残山现藏浙江省博物馆[1] 下半卷:《五壮士》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水排列疏密恰到好处,墨色浓淡相间。干、湿,变化很大。富春山宅画的内容约80%是桐庐富春江风景,20%是富阳山水。 [3]
富春山庄祖被称为“Rangakan”[4],已被指定为国宝。 2011年6月,两件作品首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时展出。
[2]《汉宫春晓图》
明秋英《汉宫春晓图》以卷轴的形式描述了早春宫中的日常琐事。包括打扮、浇水、折枝、插花、饲养动物、歌舞、弹唱、围火、嬉戏等。下棋、看书、斗草、照镜子、观察画作、图像、玩婴儿、送饭、挥扇、妃子、妃子、太子、太监、画家、画画,共115个人,我穿的衣服鲜艳不同的颜色。无论是闲的还是忙的,都显示出画家具有极高的观察力和出色的写实功力。剧中人物全部身着唐朝服饰,故事名为《汉宫》,是当时宫殿的通称。
[3]《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又名《宋王希孟千里江山》,是宋代王希孟的书画作品。此画长51.5厘米,宽1191.5厘米,帛印,色青。据书末蔡京后记,为王希孟所作,藏于宫中。博物馆。作品采用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山峦、浩瀚的江河湖泊,描绘了山峦、坡地、水体、凉亭、亭台、茅草屋、水车长桥、钓鱼、泛舟等。被布置和装饰。旅行等飞鸟等物体的细腻描绘营造出活泼的气氛。亚麻帷幔与斧劈的结合,表达了山峦、叶脉、色彩浓淡的肌理变化,营造出多种氛围。均匀透明,绿色中夹杂着赭石,充满多样性与和谐。作品意境雄伟、壮丽,充分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宏伟。
[4]《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是中国世代相传的十大名画之一。描绘南唐大太监韩熙载府中宴会的长卷。分为五个部分:听琴声、击鼓看舞、看王五山的龙舞、休息换衣服、吹奏清爽的铜管乐队、最后大家解散。为了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怀疑,韩熙载对自己的声音和相貌保密,每晚举行盛大的宴会,与宾客尽情娱乐。这张照片描绘了汉服晚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精准流畅,做工细腻灵动,表现力丰富。设色淡雅,层次分明,别有韵味。据记载,周文柱还写有“:010—30000”,两者都是元代已有的,今仅存旧本。还有一件唐寅复制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5]《韩熙载夜宴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的典型环境。那里,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郭国夫人及其家人正盛装出行。和“这条路令人失望。”郭夫人春游图,绢本设色,长51.8厘米,宽148厘米。画中描绘的八人、一匹马、一名少女,共九人的队伍,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安逸、轻松、活力。画中描绘的是行列,人马的疏密,以少胜多。全画共有九个人骑马。前三者分别是仆人、婢女、奶妈。第一个是郭州的女人。从马匹的鬃毛来看,只有两匹马经过精心修剪。一个是领头的马,打扮成男人,另一个是带着孩子的侍女。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工笔人物画派创始人张旋的代表作之一。
[6]《虢国夫人游春图》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严立本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故宫博物院世代相传的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作品设色淡雅绚丽,线条流畅圆润,构图散落,为唐代绘画的代表作。具有宝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盛赞唐文明,派使者鲁东山来长安求职。《步辇图》 此画描绘了陆东山会见唐太宗的情景。现存的绘画被认为是宋代的复制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彩绘,长38.5厘米,宽129.6厘米。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颜立本的作品,反映了吐蕃(今西藏)国王松赞干布下嫁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这是汉藏兄弟友好关系历史的见证。
[7]《步辇图》
《洛神赋图》是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绘制的作品。最动人的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遇,洛神却被迫离开的场景。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 《洛神赋》自古以来有许多画家所画,宋代的临摹品也有不少,都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临摹品。故宫博物院所藏两本书的人物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风景的构图。场景较为简单,风格上更多地表达了六朝时期的特色。卷首是曹植一行人欣赏洛水之滨,象征着曹植苦恋的美丽洛水女神出现在平静的水面上。画中水流远去,罗晋情绪饱满,似来又去。
[8]《洛神赋图》
《百骏图》是中国世代相传的十大名画之一,是意大利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画中共有100匹马,有站、跑、跪、卧等不同姿势。可谓是万马皆弯。 画面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几个牧羊人驾驭着一整群马,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其他生物的和谐关系。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展现了欧洲明暗绘画的特点,马的立体感很强,笔触细腻,注重表现动物皮毛的质感。
[9]《百骏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古都涪泾的风景。丝绸,浅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像和谐的音乐一样,忠实地再现了900年前边良市的都市生活。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长卷轴。张择端成功地描绘了清明节期间富靖市及郊区各社会阶层的生活场景。主要症状是工人和平民。对人物、建筑、车辆、树木、水流相互关系的处理独具匠心,统一感强,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0]《清明上河图》
《汉黄《五牛图》是中国世代相传的十大名画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唐代纸绢画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绘画。堪称“国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 麻纸,长20.8厘米,宽139.8厘米,无作者印章,有赵构、赵孟俯、孙宏、向元汴、红力、金农等14位作者题词。该画描绘了五头造型各异的牛,由于其画风古朴,艺术功力高超,是表现唐代牛画最高水平的作品,被誉为“中国顶级”之一。跻身十大杰作之列。五头牛的眼睛明亮而富有表情,生动地表现了牛听话、顽固的本性。我们重点表现牛的眼睛和眼窝周围的皱纹,并仔细描绘了五头牛眼窝周围的睫毛,强调每头牛的个性。大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观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五头牛不仅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不同的内心世界。这些是五头牛的拟人化表现。
(作者:水部)
(来源:今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及作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