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熊禄(?—公元前591年),春秋时期楚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施政得力,楚国国力迅速增强。他屡次击败北方强大的金国,并向周边小国投降。因此,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通过几个楚庄王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治国本领和成功之道,以供今天的人们思考和学习。
一、绝缨保贤
有一次,楚庄王在宫中设宴招待大臣将领。为了表现君臣和睦,楚庄王还命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劝群臣喝酒。到了黄昏,大家都醉了。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宫殿内所有的灯光都被吹灭了,大厅里顿时一片漆黑。
宠妃在宴会上试图劝她喝酒。黑暗中有人抓住她的袖子,肆意地戏弄她。爱妃虽然又羞又怒,却又喊不出来。她一时仓促,扭断了男人的帽子绳子。那人赶紧松手,冲吉趁机逃跑。
楚美人
心爱的妃子拿着腰带跑到楚庄王那里告状。只要她点上蜡烛一查,就能查出那个色狼。楚庄王不想为了一个女人而玷污大臣们的名声,便让大臣们喝醉了再点蜡烛。谁的冠缨不断,说明他还没有喝够。大臣们有的想讨好楚王,但有的实在是喝得太醉了,趁着天黑扯下了帽子。灯烛重新点燃后,几乎所有人的皇冠都被打破了,而懦弱的朝臣却无法发现。
三年后,晋、楚交战。一位楚国勇士不顾生死冲锋陷阵,为楚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庄王很欣赏他的勇气,但觉得他的德行一般,不知道这个武士为何如此拼命。经过询问,他才知道这个武士就是三年前猥亵他小妾的色狼。他感谢楚怀王包庇自己的错误,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因此发誓要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哪怕这意味着自己陷入困境。楚庄王恍然大悟,不但没有追究武士的罪行,反而还重赏了他。
影视剧中的楚庄王
二、思贤忘餐
楚庄王率军讨伐晋军。在胜利的路上,他路过申侯城。申侯为楚庄王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但到了中午,楚庄王仍然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沉思,不肯出来吃饭。申侯因得罪了楚庄王而感到不安,便亲自去请。
楚庄王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是你的错。我听说,如果一个国王有智慧,有贤人的帮助,他就可以成为国王;如果一个国王平庸,但如果有贤人的帮助,他就可以成为国王。” ,他可以成为霸主;如果他的智力不如他,而他的臣子没有他那么优秀,那么我的国家就会被摧毁,而我却找不到一个明智的人来帮助我。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无比的悲哀,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吃东西还不如不吃呢!”
楚庄王“思念贤臣,白天忘记吃饭”的消息很快就在楚国传开了。群臣无不尽心尽责,力争贤臣。与此同时,全国举荐贤人蔚然成风,几乎“贤人无存”。楚国日益富强。
影视剧中的楚庄王
三、贤尽其用
楚庄王即位后,无节制地狩猎。大臣们很不解,但楚庄王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只要发挥得好,对国家都是有利的。通过狩猎,他拜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勇士。敢用木棍打虎豹的人,勇气十足;敢战犀牛、斯博者,则强;分配猎物时只取其应有份额的人,具有绝对的道德品质。光谱。楚庄王用狩猎的方法,甄别了这三种人才,然后将他们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使他们充分发挥胆识,人尽其才。
四、争过获胜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前,晋文公按照先前的约定,“退居三宫”。事实上,楚庄王也做出了类似的举动。
晋国进攻楚国,楚庄王率军抵抗。楚军主动后退九十里,而晋军不但没有退却,反而一步步逼近。楚国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请战。楚庄王对大臣们说:“先王在时,晋国不敢轻易侵犯楚国,我即位后,晋国多次侵犯楚国,这是都是我的错,我怎么能同意这样做呢?”让医生们去冒险,轻松战斗怎么样?”
音乐剧《楚庄王》
群臣听后无不感动,纷纷跪在地上反思道:“先王在时,晋国不敢轻易侵略。我们当官后,晋国频繁侵略,都是我们的错。”作为部长。”楚庄王被群臣的忠诚感动得热泪盈眶,亲自扶起他们,感谢他们的帮助,称赞他们的勇敢。
晋国的探子探听到这一情况后,很快就将此事报告给了晋军统帅。晋军将领议论纷纷,认为楚王大臣争先自省,大王不耻问属下,上下团结,三军齐心协力。这样的国家将是无敌的。于是楚军还没做好反攻的准备,就赶紧撤兵回国了。
楚国都城
五、逆向思维
楚庄王计划攻打陈国,派遣间谍前往陈国侦察。间谍回到楚国后,向楚庄王报告了陈国的情况。城墙高耸,护城河深挖,库房里充满了金银财宝和兵器。他认为陈国实力强大,防守严密,是不可战胜的。运动。
但楚庄王认为陈国可以被征服。因为陈国只是一个小国,但是国库里却有那么多的金银珠宝,都是陈国君臣通过掠夺百姓的肥肉和膏油而得来的。陈国的城墙和护城河都是征用平民修建的,肯定是浪费了人力和金钱。陈国人民必定怨恨他们的国王和大臣。谁愿意为这样一个对人民毫无同情心的暴君献出自己的生命呢?
楚国分析了战局后,立即出兵攻打陈国。果然如楚庄王所料,陈国军民大部分不战而降,楚军轻松占领了陈国。
文史君说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人生和事业都极其成功。从他的话来看,“不唱歌,你就一鸣惊人;不飞,你就一飞冲天”。他的成功不仅来自他对成功的渴望,也来自他治理国家的能力。他重有德之人,爱才惜才,不计较小过失。他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像很多领导那样为了面子而指责别人。他不墨守成规,善于逆向思维,寻找机会。他成功的这些“秘诀”值得后人深思和学习。
参考文献
(春秋)左秋明:《左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
(战国)吕不韦编,陈其友主编:《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西汉)刘向灼、向宗录校对:《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
(作者:浩然文史·永生)
本文系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楚庄王“不出声,便一鸣惊人。他的成功学习是可以复制的,赶紧学起来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