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过后,就意味着春节真正的结束。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在家里的各个角落点起灯笼,因为他们相信灯笼可以驱走黑暗,给新的一年带来光明。不仅是家家户户,大街小巷也灯火通明,尤其是在市中心,这里更是灯火通明。
东风一夜吹走了万千花木,连星星也吹落如雨。宝马的雕花汽车让道路充满香气。凤笛吹响,玉壶亮光,鱼龙共舞一夜。
元宵节还因赏灯、聚会等活动而产生许多美好的故事。今天,我们分享十二首最美的元宵诗词,让古人的传奇画笔为您带来一个诗情画意的元宵节。
01
正月十五,大道上放灯笼,夜里南楼上吟诗。
杨广【隋】
法轮在虚空中转动,梵音从虚空中传来。
灯笼树上闪烁着万道光芒,七根树枝上绽放着火焰般的花朵。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花。
金地旗帜飘动,琉璃台钟声鸣响。
谁知道隋炀帝这个我们印象中嚣张跋扈的暴君,其实是一个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人。
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春江花月夜》,其中有两句:“黄昏江平,春花烂漫,月将去,星随潮来”。直接影响了张若虚那篇覆盖全唐的孤文。《春江花月夜》。
而他在元宵节期间写下的这首诗中,“树上万灯闪耀,火焰绽放七枝”的诗句,也成为后人描写元宵节时不得不使用的好诗句。
他把元宵节的月亮视为手中转动的法轮功轮。随着法轮功的轮子转动,他似乎听到天空中缓缓传来梵音。随后,她将目光从天空转向了大地。世界上所有的树木都挂上了美丽的灯笼和彩灯,让万千树木显得格外明亮。另一边,烟花冲天而起,就像万朵鲜花绽放,又像女神撒花。此时,天地间,天地间,灯火璀璨如一,热闹非凡。
读完一首诗,我们看到了繁华的元宵夜景,景色壮丽,灯火通明,天地都闪烁着欢乐的气氛,都闪烁着热闹的光彩。宫殿内外奢华无比,更加富丽堂皇。历史上那个灯火辉煌的元宵之夜生动地再现在我们眼前,令人难忘。
这首诗对除夕的描写细致而宏大,确实非一般人所能企及。难怪现代作家郑振铎说:“杨光虽然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个优秀的诗人。”
02
正月十五夜
苏薇薇【唐】
树花齐放,星桥铁锁开启。
暗尘随马,明月随人。
众乐者皆奏梅花,歌声皆落梅花。
金吾不禁夜宿,玉漏互不催。
武则天延续了贞观的盛大统治,这是贞观的遗产。
佳节正盛,花开月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也成为举国欢庆、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好日子。
《大唐新语》 据记载,这一天,京都洛阳都会燃灯。晚上没有像往常一样戒严,看灯的人山人海。富贵人家的车马喧闹,城中百姓载歌载舞,整个夜晚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数百名抄写员写诗记录了这首诗。苏薇薇、郭丽珍、崔野是当时的绝唱。流传下来最著名的诗无疑是苏巍巍的诗。
明亮的灯光散落在各处,反射着花园深处的明亮光芒,像娇嫩的花朵;整个城市抬起来,到处交通畅通,车流如水,马如龙,人呐喊,尘土飞扬。天上的圆月,将月光恰到好处地撒向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在灯光和月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的艺伎打扮得极其美丽。他们边走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
洛阳城的元宵节真是数不胜数。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但人们依然怀有无限的怀念,希望这个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而过。
03
上元夜诗六首·一
崔野【唐】
别急玉漏银壶,铁门金锁明开。
谁能围坐赏月?哪里可以听到光却看不到光?
崔野的这首诗与苏伟伟的《正月十五夜》同时写成,都是应召而写。
苏薇薇从正面写元宵节的热闹,而崔野则直接从侧面反映。
他并没有直接说这一夜是“火树银花齐开,星桥铁锁开”。而是从报道的角度描述了这个夜晚是多么的珍贵。
苏薇薇道:“金乌不能停夜,玉漏不相催。”虽然元宵节晚上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仍然准时报时;人们听了这话,都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生怕赶不上夜晚了。他们玩得很开心,于是心里道:“跳漏颤,别再催我了,别走那么快,今晚城门要开到天亮!”
吃完晚饭,新装扮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了家门。他们成群结队地邀请、叫喊、欢笑,涌出巷子,融入街道,融入喧闹的潮水。欢乐的人群。
他们兴高采烈地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五光十色的灯光,评说、玩耍、欣赏。我看的越多,我就越高兴,我玩的越多,我就越兴奋。
如此盛大的场合,还有谁能坐在家里呢? “见月谁闲?哪里听灯不看灯?”这两句不仅把风景迷人、逼人的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给人无限的回味余地。言不尽,意无穷。
04
正月十五晚上放灯笼
张祜【唐】
千门开锁,万灯点亮,正月中旬迁都帝都。
三百名仕女袖袖起舞,一时歌声响彻天空。
不光是苏薇薇,就连张虎也惊叹于唐朝过年的盛况。
唐德宗初期,平定诸侯诸邑的叛乱,强化自己的权威,坚持信任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预政治,颇为回潮。
元宵节这天,皇宫外,家家户户都出去逛夜市,街上挤满了庆祝元宵节的人们。人们来玩,玩完就回家。
唐宫里,万盏灯笼亮起,歌舞升腾,歌声缭绕云端。
灯笼璀璨,歌舞漫天,人间热闹非凡,恐怕连天上的神仙都羡慕不已!
05
长安正月十五
白居易【唐】
乘车喧闹的帝国,无意求胜。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千人欢,一人愁。
热闹之中,两个人却显得十分孤独。白居易就是其中之一。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大家都在庆祝。生病在家的白居易,听着长安街驶过的车队喧闹的声音,却无能为力。
过节期间生病确实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我们只能跨越时空祝愿他早日康复,争取赶上下一个热闹的佳节,让他能够与人民一起过节!
06
正月十五晚上,听说北京有灯笼,想去看看。
李商隐【唐】
帝都月光洒满,狭窄的大道上停满了香车宝车。
闲暇时繁华,羞于追同乡赛子古。
另一个不高兴的人是李商隐。
公元842年,李商隐任行省尚书。然而不到一年,母亲就病逝了,他不得不按照习俗,辞官回家守丧三年。
所以相比白居易来说,他还是幸运的,毕竟他没有生病。但他不如白居易。起码白居易能隔着门墙听到外面喧闹的锣鼓声,但他在乡下闲居,只能想象长安的明月光彩。
这种孝心也对李商隐的政治生涯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在家住了三年后,曾经非常仰慕他的前宰相李德裕突然失势了。回到长安后,李商隐很难找到政治朋友。
当然,也正是因为仕途的不如意,他才成为了空灵朦胧的西昆诗人。
07
胜岔子·除夕夜
欧阳修【宋】
去年元宵节,花市里灯火通明。
月光柳树顶,人黄昏相会。
今年元夜,月光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最适合邂逅。
这一天,花市里灯火通明如白昼,留在闺中的姑娘们可以观灯赏月,大胆地出去,遇见心爱的人。
灯火通明,一次约会,两个相爱的人。周围的环境,花市、彩灯,亮如白昼;明月、柳梢,都是爱情的见证。
余光中说,别人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诗里有“柳枝明月,黄昏人约”。多么浪漫啊!
在今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遇见你,是一生浪漫爱情的开始。
08
蓝宝石案·除夕夜
辛弃疾【宋】
东风一夜吹走了万千花木,连星星也吹落如雨。
宝马的雕花汽车让道路充满香气。
凤笛吹响,玉壶亮光,鱼龙共舞一夜。
飞蛾披上了雪柳金丝,笑声里藏着幽香。
众人寻找他千百遍,蓦然回首,他就在那里,在灯火阑珊处。
像除夕这样的好日子里的美丽风景,最适合帅哥美女。
未出闺阁的少女,身着极品裙裳,脸上涂着淡粉,身上饰有金雁花枝。她早早在裙子上喷了香,袖子里藏了一个香袋。夜幕降临,她笑着潜入灯海。可当大家都在享受狂欢的时候,她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阑珊处。
事实上,她不是在看烟花,她分明是在看人。
巧的是,没过多久,一位才子从远方而来。他来回看了千百次,仿佛也在寻找一个人。突然,他也注意到了这个地方,无意中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她。
有些人总是要等待才能遇见,而最渴望的不是回首时的惊喜。
元宵节期间,在漫天烟花中遇见心爱的人,是这个节日最动人的时刻。
09
蝶恋花·密州尚园
苏轼【宋】
钱塘三五夜灯火通明,月明如霜,照得人如画如画。
帐下吹起笙的香火,吐出麝香,马匹追随,没有一丝尘埃。
孤山小镇的人都老了!他会打鼓和吹笛子,但也加入了农桑社区。
火冷,灯淡,霜露,雪云朦胧地悬在原野。
公元1075年,39岁的苏轼被贬为密州知县。作为一个政坛失意者,这只是苏轼坎坷仕途中的一个短暂停留。
刚到密歇根的时候,恰逢元宵节,心里感到孤独。当我去街上看灯赏月时,我怀念过去,各种想法涌上心头。
他想起自己在杭州服役时庆祝的三个元宵节。那里“钱塘灯火三五夜,月明如霜,照得人如画”。游客们盛装打扮,载歌载舞,繁华之地的节日也充满了奢华。
但到了密州,却感觉“孤山城里的人都老了”。城里的人都老了。人们敲着鼓、吹着笛子沿街走着,最后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冷疏,霜露飘落,乌云密布大地,要下雪了。
看过杭州上苑的热闹,再看看密州上苑,他感到一片荒凉,这让他感到“孤独”、郁闷。直到云朵低垂,阴沉逼雪的时候,他才在苍凉中看到了一点“瑞雪丰收”的喜悦和希望。
同样是今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十年前他的第一任妻子王芙去世了。他再次将未表达的思念付诸文字,一口气写下了世界上最好的悼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10
三元夜诗·第三部分
朱淑珍【宋】
火树银花红得夺目,春风从天上吹来。
新欢开始烦恼,旧事梦里回想。
我希望自己能无忧无虑一阵子,还不如永远留在朦胧月色里。
赏灯喝醉要花很多时间,明年可能就不能相聚了。
元宵之夜,灯光、烟花绚烂,各种乐器奏响,琴声响彻长空,与春风嬉戏。
在朱淑珍看来,除夕夜的兴奋,比不上这些想要相见的男女心中的兴奋。
为了准备这次和心上人的见面,他们已经憋了很久了。他们只想在朦胧的月光下暂时相聚。怎样才能抽出时间赏灯喝酒呢?毕竟明年元宵节我们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因为很难再见面,所以我们总是要进行一次浪漫的约会。
想想这难得的邂逅,淡淡月光下的约会一定是纯粹而纯粹的。
11
京都的跨年夜
元好问【金代】
到处都是穿着长袍、化着五颜六色妆容的人们,孩子们在第六街上灯火辉煌。
我该怎么处理我的长袍?也是在游客的欢声笑语中。
如果说元宵节的晚上,少男少女心里都在偷偷地玩,那么孩子们的喜悦就写在脸上了。
正如老舍在书中所写:孩子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来放。即使不去街上调皮,在家也能玩声光。家里还有灯笼:走马灯,宫灯,各种颜色的纸灯笼,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铛,到了时候就叮当响。这一天大家一定要吃元宵!这确实是美好而幸福的日子。
一群孩子中的元好问,就是“白发花花的莫笑君”。他穿着简单的长袍,在游客欢声笑语的气氛中看灯猜谜。
但他真的真的幸福吗?并非如此。这一年(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完成了对金国的初步合围。此时的金朝还没有危机意识,繁荣的背后危机重重。
我该怎么处理我的长袍?也是在游客的欢声笑语中。一个晦涩的问题,包含着苦涩的自嘲和严厉的自责,也包含着对之前描述的场景的否认。
12
元宵节
唐寅【明代】
有灯无月,则不能娱乐人;有灯无月,则不能娱乐人。有月无灯,就不是春天。
人间春至人如玉,灯火明月如银。
满街都是珍珠翡翠,村姑在翩翩起舞,神仙在弹唱。
如果不展现自己的美丽,不张开嘴微笑,怎么能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呢?
唐伯虎和苏轼有一点很相似,那就是他的心态特别好。虽然他的仕途极不理想,一生贫困,但他却始终能保持一种随性而快乐的心态。他傲然如梅,淡雅如兰。
元宵节那天,他看着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灯,突然意识到:这一天的月亮和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只有明灯而没有明月,就没有欢乐;只有明灯,没有明月,就没有欢乐。如果只有明月而没有明灯,就没有春天。
伴随着月灯,春天将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春天一到,花团锦簇,美如玉,彩灯万紫千红。
街道上满是佩戴珠宝玉石踏春的乡村姑娘,与社会神明较量的小伙子们吹着笙笛,高亢嘹亮的歌声响彻大地。
如果此时你不放松眉头微笑,那你就真的对不起这样美好吉祥的日子了。
尽管他已经陷入贫困,但他的脸上仍然充满阳光。他确实就是传说中的唐伯虎。在失意的人生中,以坚忍、乐观的态度面对世间的荣辱。
【古诗里的除夕,树火银花,灯火阑珊,月上有柳枝,黄昏后人相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