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已过,谷雨尚未到来。和煦的春风吹动池中的泉水,淅淅沥沥的小雨唤醒了柳树。就连“清明大雨,路上行人魂都死”的冷寂,也抵挡不住“青杨烟外寒晓,红上春喧”的生机。杏枝”。
于是春天的校园里,小巧玲珑的二月兰花,娇嫩的粉红樱花,耀眼的杜鹃花,鲜艳如红云的山茶花,随处可见。它们色彩斑斓,美丽极了,我从黑白教学楼的窗户里瞥见了纯净美丽的风景。白色的金合欢花真是令人惊叹。原来,槐花已经开了。
金合欢花从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盛开。南北花期可能略有不同,但大体相似。所谓名花,大多“只能远观,不能玩”。然而相思花既赏心悦目、心满意足,又有着自己淡泊、平易近人的气质。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带着三个孩子去郊游,借口“奥木毛线”(注:一种可食用植物,“毛线”),到了田野、草坡、浅滩。线程”是方言。)。然而,我常常一早上都被花鸟虫鱼分散了注意力,口袋里装满了不知名的花草,饿了才回家。不幸的是,她家的门锁着,我们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爬上她家的木门,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又小心翼翼地跳下去。一回头,就看到桌子上放着姨妈早上准备的蒸好的槐花。我们这些小饕餮吃着香喷喷的蒸槐花,心满意足。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味的事情了。
我的一些儿时玩伴现在已经为人母或继续学业,还有一些已经步入职场。但每当提起“隔门吃相思花”的轶事,他们总是会心一笑。相思花已成为我们之间友谊的纽带。
吃金合欢花不仅仅是童年的记忆。每年春天,合欢花一开,妈妈就会叫爸爸用钩子和竹竿绑起来,把合欢花从高高的枝条上拉下来,然后摘下一束束花,放在盆里,把它们洗干净。稍微控制一下水,然后撒一层面粉拌匀,上锅蒸。当你能闻到洋槐花的甜味和蒸面粉的香味时,就可以取出来了。这是蒸合欢花的第一步,“蒸”。
第二步是“炒”。锅里放少许菜籽油,一口气倒入蒸好的合欢花,小火煮五分钟左右,撒上盐倒入提前准备好的蒜末和蒜苗,最后滴几滴磨细的芝麻油。一盘甜甜香浓的合欢花蒸好了,接下来就是吃一整个春天的芬芳了。
我妈妈知道我喜欢吃金合欢花。即使我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她也会把刚采摘的洋槐花存放在冰箱里。当她打电话给我时,她多次向我炫耀今年的金合欢花有多新鲜以及我父亲的情况如何。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盘等等,最后再三叮嘱我放假回来。所以每次清明节过后五一之前,看到南方校园里早早绽放的相思花,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和站在厨房里看妈妈围着围裙做饭的情景。金合欢花。肚子里肆无忌惮的饕餮,眼前遥不可及的合欢花,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如箭还乡的思乡之情。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相思花的味道,那一定是“清欢”。当你吃腻了各种精心准备的美食时,你更想念天然香甜的山珍海味。快节奏的城市里不乏昂贵的美食,但我却格外怀念清新脱俗的田园风光。
【世界的味道是纯粹的快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