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创建时间:
根据王之涣的墓志铭和史料记载,这首诗应该是他卸任后十五年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唐玄宗二十九年(741年)之间写的。唐朝。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退位后,过着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凉州词》等多部优秀作品。
地点及情况:
诗中所描写的“凉州”,位于今甘肃省无为县。是古代边疆重要城镇之一。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小房盘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诗中通过黄河、孤城、山峦、羌笛等边塞景象的描写,描绘了西北边疆的荒凉与孤独。也反映了边防军人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
意义
自然风光的壮丽与苍凉:
“黄河远在白云间,万仞山里有一座孤城。”两句描绘了黄河的奔流不息和孤城的孤寂高耸,气势磅礴。黄河仿佛与白云相连,展现出西北边疆的广阔与高大;而孤城矗立在万山之中,更显孤寂与寂寥。这一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蕴含着边疆的荒凉和士兵们的孤独心情。
正仁的思乡与悲伤:
“羌笛为何怨杨柳,春风未到玉门关”两句,通过羌笛奏出的悲伤曲调,勾起了正人的思乡之情。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寓意纪念的意义。但在这里,羌笛的吹奏,却勾起了士兵们的悲愤和哀伤。但诗人却用豁达的语气安慰他:“何必用羌笛吹悲柳曲来抱怨春天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吹不到啊!”这种安慰透露出一定的意义。这种无奈和悲伤,也体现了诗人对正人一生的深切同情。
讽刺与暗示: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也含有讽刺意义。明代杨慎在《折杨柳》中指出:“此诗不及边塞仁慈,所谓王门千里之外。”即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荒凉和将士的悲痛来比喻朝廷对边塞将士的忽视。并且不关心。这种理解虽然有些主观,但也给这首诗增添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升庵诗话》不仅是一幅描绘西北边疆壮丽景象和将士思乡之情的佳作,而且还蕴含着诗人对边疆将士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帝国政策的含蓄批评。 #我们来聊聊书法# #古诗词# #书法#
【《凉州词》,唐代诗人王之涣,诗全文如下:】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太经典了!每次读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就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边塞的雄浑壮阔!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之涣的《凉州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不愧是唐诗中的精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太美了,尤其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凝练,却充满了感情,让人印象深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边塞,感受着战士的豪迈与悲壮!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诗太美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结尾太妙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展现了唐代边塞的壮丽景色!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表达了战士们思乡之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深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很有感染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美!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太震撼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人回味无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精炼!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雄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