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与大家分享的歌曲《凉州词》是张继的代表作之一。《凉州词》 这是一首凉州(今武威市)乐府曲。唐代诗人多以此曲为诗词,描写西北边疆的风光和战争。比如王之涣的《黄河远在白云之上,万仞山上有孤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过玉门关》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的类型。
当然,张继的歌曲《凉州词》也是一首代表作。不过,与王之涣等人重点咏叹守边塞的悲情不同,这首诗更侧重于讽刺戍边将领长期失职的情况。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后,自八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吐蕃人占领了唐西北凉州等数十个州镇,长达半个多世纪。张籍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写下这首诗来批评戍边将领。
《凉州词》
枫林关水东流,六十年秋白草黄榆。
边境上的将领无不受到主的恩惠,没有人找到通往凉州的道路。
首先,诗的前两句“枫林关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张继主要描写了边疆地区荒凉荒凉的景象,并指出了边城被藏人占领了多久。意思是流经枫林关的江水向东流,六十年白草黄榆。安史之乱前,枫林关以西是唐朝与吐蕃的边界。但随着枫林关的陷落,这一带陷入了萧条。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六十秋”既不是虚构的词,也不是夸张的词,而是真实存在的词。从唐代宗元年(公元762年)四镇陷落,到唐穆宗四年(公元824年)诗人张继写下这首诗为止六十年来一直未能寻回。因此,张继对凉州沦陷六十年后所发生的边境灾难,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愤怒的谴责之词。
即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边将皆受主恩,无人不知拿凉州”。边城将士都接受了主公的恩惠和赏赐,却无人知道如何夺回凉州。寓意是镇守边关的将领肩负着朝廷的重任,享受着国家丰厚的俸禄,肩负着人民的厚望。六十年来,他们在吐蕃的铁蹄下仍然失去了土地。可见,根本原因是边境将领的腐败无能。
白居易《西凉伎》:“空营兵数十万,粮足暖衣,安逸度日。余人凉州断肠,诸将相视,无心。”接受他们。”包括元稹在《西凉伎》中也说:“一日燕朝反华,江河骤然荒凉,连城边将领也不羞于说此歌。”他们所拥有的东西与张继的《凉州词》的共同点是都指出了凉州的陷落。不收的原因是边境将领的腐败无能。
【凉州沦陷六十年后,张籍写下《斥边将将诗》,成为千古佳作。】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六十年了,那段历史永远铭刻在心,这首诗也成了时代的注脚,令人感慨万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籍的诗,真是一针见血,将边将的无能和百姓的苦难写得淋漓尽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来令人心痛,但同时也充满了希望,希望后人能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的教训不可忘,希望这首诗能够警醒世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将无能,百姓受苦,这首诗写出了时代的悲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堪称千古佳作,字字珠玑,句句警醒。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这首诗,才明白凉州沦陷的真相,让人深思。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是时代的呼声,也是对历史的反思。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籍用诗歌记录了历史,也留下了警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太震撼了,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塞诗总是能触动人心,这首诗更是感人至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州沦陷,令人痛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愤懑和无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首诗让我们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太经典了,字字珠玑,句句警醒。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十年后的反思,这首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籍用诗歌记录了历史,也表达了对边将的愤怒。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让人心酸,也让人深思。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首诗能够警醒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代的缩影。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是张籍对凉州沦陷的深切反思,也是对边将的严厉批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