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也许没有比《游子吟》更优美、更广为流传的诗了。不过,我知道一首黄景仁的诗,叫《别老母》。全诗如《游子吟》一样优美动人,但读完却让人更加感到凄凉和悲伤。最后一句话广为流传。
《游子吟》是孟郊的杰作。这是一首六行短诗,千百年来感动了人们。即使今天读到,我仍然很感动。一句“走之前,恐怕会晚点回来”,让不少人落泪。一句“谁言一寸草,赏三缕春光”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确实是一部醇厚真挚的千古佳作。
相比之下,黄静仁的清歌《别老母》同样真诚,但更多的是辛酸的悲伤和无奈,还有发自内心的愧疚和呐喊。
黄景仁常年漂泊在外,寄居在别人的庇护下,常常过着清贫的生活。他虽然天赋极高,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久而久之,他难免会养成多愁善感的气质。这首《别老母》作于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当时,黄敬仁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做生意。一个雪夜,他告别了妻子和母亲,踏上了前往远方的旅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无限悲伤的诗。
告别母亲
清·黄敬仁
拉起窗帘,祭拜母亲河,我走到河边,担心自己的眼睛会流干泪水。
那是柴门一个悲惨的雪夜,这个时候没有孩子还不如没有孩子。
搴[qin]琴[wi]:指掀起门帘,出去,离开。
首句“拉帘拜母,上梁河”,点明了送别母亲的主题。提交人打开门帘,告诉母亲他要谋生了。这种告别是没有目的的,所以他只能用“和良”来指代他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离开,可见他的不舍。
第二句“白发愁眼泪干”紧接着第一句。诗人没有直接表达离开母亲时内心的痛苦,而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表达。他白发苍苍的母亲知道她的儿子要离开了。最后,她的脸上写满了悲伤,欲哭无泪。这种悲伤,全都体现在老母亲悲伤的脸上。她不敢耽误儿子的未来,但儿子的离开让她心痛不已。外面,儿子又到了受苦的时候了。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描述分离的感觉,但读后却让我们更加心痛。
第三句“柴门凄惨风雨雪夜”,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场面交融在一起,充满了浓郁的悲壮气氛。诗人很无奈,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出去打拼。一个“柴门”就够了。家庭的贫困,以及雪夜的离去,进一步体现了生活的无情和对生活的无法掌控。
所以最后,作者从心底感叹“这个时候还不如不要孩子”。这是诗人融合了愧疚、自责、痛苦的哀叹。是诗人的感情一步步加深,一层层积累,凝结到饱和状态的时候。爆发出来的情绪是痛苦的,而且很有感染力。这是对所有无助、无助、无助的母亲的深切同情,也是对世间不孝子的严厉谴责。养孩子没用,还不如不养孩子,该是多么心痛啊!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丰沛,真情深入骨髓,让人深受感动。虽然作者用的全是白描手法,但并没有让人感觉情感一点点直白。悲伤、无助、痛苦、感伤……离别之情都以恰如其分、痛苦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首《别老母》和《游子吟》一样优美,却比它更让人心碎。】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别老母》太戳心了,真的让人忍不住想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和《游子吟》比起来,这首《别老母》更能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的旋律太美了,歌词也很感人,听完之后眼眶湿润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听,也让人想起自己的父母,每次离开家都会想起他们。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别老母》简直是神作,太感动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听了,听着听着就想起自己离开家乡时妈妈的叮嘱,眼泪都快出来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的歌词真的很写实,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别老母》太有感染力了,让人忍不住想打电话回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真的让人想起小时候离开家时的场景,那种不舍和思念,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的意境太美了,让人仿佛看到了离别的场景,那种无奈和不舍,让人心碎。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老母》和《游子吟》一样都是经典,但《别老母》更能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太好听了,每次听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真的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老母》这首歌真的太棒了,歌词写的太好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听!比《游子吟》更能打动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简直是太戳心了,太让人感动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让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听了!听完之后好想回家看看父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听这首歌,都会想起离开家的那一刻,那种不舍和思念,让人难以忘怀。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歌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真是太感人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