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的美景已远去,山寺里的桃花也开始绽放。
长恨春无归处,不知何处去。
人间四月的美景已远去,山寺里的桃花也开始绽放。
四月,平原上的百花都已谢尽,而山上古寺里的桃花却刚刚绽放。
人间:指庐山脚下的平坦村庄。芳菲:盛开的花朵也可以指一般的花朵,指春天花草盛开的景色。枯:指花朵枯萎。山寺:指大林寺。施:只是;只是;现在。
我总是遗憾找不到春天可以归去的地方,也不知该向何处去。
我时常遗憾春天已逝去,无处可寻,却不知它已移至此处。
永远的遗憾:常常后悔。春天回来了:春天回来了。米:去找。我不知道:没想到,没想到。转:反转。其中:这座山中的寺庙里。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似乎都没有什么深奥、令人惊奇的地方。它只是利用了“山高水长,季节极晚”“与平原聚落不同”的风景和季节。记录和描述。但如果你仔细读起来,就会发现这首朴实自然的诗写得意境深邃,充满趣味。
诗首两句“人间四月香已尽,山寺桃花初开”。据记载,诗人登山时已在蒙峡。但没想到,在山上的古寺里,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景,——株桃花盛开。从下面这句“永恨春归无处可去”可知,诗人在未到之前,就已经怨恨春天的匆匆,感到愤怒和失望。所以当这意想不到的春天景色映入眼帘时,应该会让人感到如此的惊喜和欣喜。诗首句“香尽”与下句“花开”相互呼应。它们实际上是编年史和场景描述,但实际上是情感和思想的跳跃,从哀叹死亡的忧郁感,到惊讶、喜悦,甚至兴高采烈。而且,在第一句开头,诗人特意用了“人间”二字,意思是这次奇遇、这风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觉,那就是仿佛突然踏入了一个世界。人类世界的真实世界。真是仙境啊,人间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正是在这种感觉的触发下,诗人的想象力飞扬起来。 “我一直讨厌春天无处可去,也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诗人认为自己曾经珍惜、热爱春天,甚至怨恨春天离去的无情。谁知道他错怪了春天,结果春天还没有回来。就像一个和别人玩捉迷藏的孩子一样,偷偷地躲在这个地方。
这首诗用桃花代替了抽象的春景,使春景变得具体有形,形象优美。春景也拟人化了,把春景写得好像真的有腿,可以转身躲起来。不,它不只是有腿,它实际上还有顽皮和挑衅的性格。在这首短诗中,把大自然的春天景色描述得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形象生动。如果没有诗人对春天的无限怀念和热爱,没有童心,就不可能写出这首诗。这首小诗的美妙之处在于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优雅幽默,引人深思,惹人喜爱。可以说是唐代绝句诗中的又一瑰宝。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正值司马江州。唐朝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被封为尚书省司。不料,在数年的京官生涯中,因直言不讳得罪权贵,遭到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在《琵琶行》诗中抒发面对琵琶女“我们都是天下同落花之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情感或许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中,赋予了《大林寺桃花》游记诗以逆境而行的沧桑隐喻色彩。
参考: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出版社,1991:247-248
【2020年三年级统一版中国古诗词第18期《大林寺桃花》 阅读欣赏全解】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这期讲《大林寺桃花》的分析太棒了,终于明白这首诗的深意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级学习古诗词,这个讲解真的很适合孩子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三年级就能接触到唐诗,而且讲解得这么清晰易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讲《大林寺桃花》的分析,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内容很丰富,讲解也很详细,孩子学习古诗词再也不用愁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讲解非常棒,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美!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找到一个靠谱的古诗词学习资料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了!终于有合适的三年级古诗词学习资料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不错,内容很实用,讲解也很清晰,推荐给朋友们!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解很详细,孩子更容易理解,赞!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个讲解,简单易懂,孩子学起来很轻松!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讲解真的太赞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讲解很精彩,很有收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内容很丰富,讲解很清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老师的精彩讲解,受益匪浅!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资源太宝贵了,强烈推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找到一个适合三年级学习古诗词的资源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推荐给所有三年级学生和家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解很专业,很适合孩子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古诗词,就选这个!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